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舞蹈论文 > 正文

舞蹈力学之美论文(第3页)

17 次下载 4 页 549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提升反力 当人体某个部分迅速向上升起时,就产生了向上的加速度,要获得这个加速度,支撑部分(一般是大腿)就必须向上发力。

  当然,向上发力就会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会使支撑在地上的脚向地面施加压力,而这个压力就是提升反力。

  例如:作牛仔舞的基本移动步3‘哒’4的‘哒’时,男士左脚向地面发力会产生将身体胸以下部分瞬间向上抬起的效果,与此同时男士左脚会感觉向地面发出很大的力,这种发力显然不同于重力转移的发力。

  (三)支反力 停止身体快速移动的力,体快速移动垂直向下或者横移)后迅速停止时的瞬间,如果没有舞伴的帮助,只能靠脚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身体移动停止。

  此时发力腿会向地面发出很大的力量,并迅速传递到身体停止身体移动。

  例如:恰恰舞中基本步的向前第2拍‘切克’,男士左腿向前超直顶住全身,在跨部摆动缓冲后瞬间推动全身向后快速移动。

  这短短的过程中,尽管身体重心保持在(教材规定)两脚之间,但是由于全身惯性作用和地面摩擦的作用,使左腿会感到承受了大大超过重力的支反力,此时,按照老师的通常说法:男士“腿部超直向地面发力”。

  尽管三力的作用和目的不同,但是教师往往却把它们笼统地叫作向地面发力。

  为了使舞者容易理解老师所说的力学道理,同时又符合舞者的感觉,课下自己练习时,应能够分别把上述三种力区别开来,分别称为:重力、提升反力、支反力。

  能够明白向地面发力的道理,就不难理解诸如“向地面发力以便保持身体稳定”这些话的含义了。

  二,动力学在舞蹈中的分析与运用

  (一) 老师时常说起的“引带”,围绕着引带关系经常听到舞伴们无休止的争吵。

  但愿下面;从动力学的角度对身体引带力的分析,能够减少舞伴之间的争吵。

  动量守恒定理:男士的冲量转化为男士的动量一定有S = F×t = m男×V男。

  一旦将此动量传递给女士必有如下关系

  m男×V男始- m男×V男末=m女×V女末- m女×V女始

  如果能量转换前女士速度为0,转换后男士速度为0,则上式变为

  m男×V男始=m女×V女末

  V女末=(m女/m男)×V女末

  一般m男比m女大,所以能量转换后女士的速度高于男士的初始速度。

  (二)引带能量转换的三种类型

  类型一,男士主动转换。

  即男士发出S = F×t = m男×V男始冲量在瞬间(不会大于0.1秒)传递给女士并且使女士获得(m女/m男)×V女末动量。

  一般是刚刚配合的男女士引带使用的方式。

  类型二,女士主动转换。

  即女士发出S = F×t冲量在瞬间(不会大于0.1秒)传递给男士,通过男士的反作用力使得女士自己获得(m女/m男)×V女末 的动量,典型例子是强力转,女士处在反关节位,重心向外倾作出舒展造型,本应在男士引带帮助下强力自旋归位,但由于女士背对男士,男士此时发出各种大幅度的“感觉到的力(内力)”也无济于事,女士统统感觉不到。

  此时,女士应当采用“主动转换”方式自己发力回旋,男士只要绷紧肌肉(绷紧肌肉从力学角度分析就是增大男士惯性矩),等待女士的发力即可,站在这个角度说,男士引带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女士要“会用”男士的引带。

  类型三,男士和女士同时完成能量转换。

  这种转换能够顺利完成的保证是:男女士具有极为默契的发力动作。

  男士和女士同时开始共同完成能量转换。

  这是高水平运动员才有可能达到的引带配合手段。

  转换按照动量守恒定理有如下关系:

  m男×V男始- m男×V男末=m女×V女末- m女×V女始

  引带完成后,男女士同时具备自己所需要的速度和运动方向。

  典型例子莫过于“相互转,北京舞者通常称其为“双飞”。

  如果从力学上分析,这就是瞬间引导力的第三类男士和女士同时完成能量转换的方式。

  三.体育舞蹈的所有技术动作都是内力和外力协调整体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体育舞蹈中的力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舞者自身的肌力(即内力)在起主导作用,如伦巴、恰恰中肩部、髋部、手臂摆动等等都是在内力的作用下实现的;二,是舞者通过舞鞋向地板施压,继而获得地板的反作用力,使身体的幅度和运动的速度相应地增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