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舞蹈论文 > 正文

舞蹈力学之美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54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通过学习而不断接近那个永不可及的至美的理想。

  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谬:舞蹈动作表达的是四肢运动的趣味和理想,为什么这种理想会处于四肢运动而成为客观,永恒的?这正如人们制造了上帝又把他推上云霄一样,古典审美理想实质就是从变化流失的,具体现象中把握住恒定的东西,创造成脱离实际因果链的艺术幻象,是人的心灵得到宁静和安慰,这也正是尼采所说的造型与梦幻的精神――日神精神。

  在芭蕾演出中,四肢运动所表现的内在的生命力经过训练而升华和外化,从而转化了造型的力量。

  由于这个原因,观赏古典芭蕾时总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芭蕾舞演员的跳跃,不像体操那样给人以力的爆发弹射的感觉倒有点儿像失重的精灵在飞翔。

  这正是古典趣味所追求的灵肉和自由,永恒境界。

  永恒的东西总归是空灵而不可捉摸的。

  四肢运动本身就是力的作用的结果,即使静态造型也是力的平衡状态。

  力的样式是空间轨迹的根据,是造型的另一面。

  但在芭蕾中,由于注重造型而使力的样式服从于表现造型的需要。

  例如由大跳(Grand-jete)落地成迎风展翅(Aralespue),动作连贯而稳定,于是一个很强的前冲力被轻盈的足尖单腿立的姿势消除了,令人感觉似乎不存在多大的前冲力和重力,人是飘落下来的。

  尼金斯基则用坚挺折节的动作强调了运动轨迹背后的力的机械性,但他似乎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

  尽管后来的各种现代流派层出不穷,芭蕾舞坛至今还可看到传统的古典――浪漫主义趣味的强大影响。

  体育舞蹈中力学原理的运用【2】

  摘 要:体育舞蹈项目是通过舞者身体进行力度、幅度、速度和姿态造型的变化展现人体美和运动的自然美,正因为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使人们主要集中关注于其艺术表现,而忽视了运动的力学本质。

  本文运用现代科学原理,就体育舞蹈运动结构及运动方式,从动力学和静力学两个方面加以研究,揭示体育舞蹈运动的力学基础,以及对体育舞蹈运动规律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这将对完善体育舞蹈动作技术,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舞蹈;静力学;动力学

  体育舞蹈中静态的或者动态的各种动作,几乎全部可以用静力学和动力学的知识加以研究。

  舞者眼中的力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二种:真实的力和感觉出的力。

  这里所说的“感觉出的力”是指:当舞伴的移动被自己察觉到时,自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舞伴将会沿着惯性方向运动,此时,自己仿佛被舞伴施加了一种无形的力,这种力是一种感觉出来的也许将会发生的,但此刻并不真实存在。

  “真实的力”可以根据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推理、表达和分析。

  其中牛顿三定律所阐述的力学现象,随时随地地发生在舞者的舞蹈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用力学用语解释动作要领,将会使学生准确领会老师意图,会使学生舞蹈水平提高的更快。

  一.静力学三种类型在体育舞蹈中的分析及应用

  人体有厚度,且人体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引用力学上对人体重心的定义,就会提出使舞者的重心在哪里这个问题。

  实际训练中只要知道,人体重心一定在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上,这个直线一定能稳定地将人体支撑住,形象地说,当一只手稳稳地将你托起时,你的重心一定在这只手的正上方。

  还有就是重力,人体重力在训练时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变的常量,不会随舞者的意愿增加或减少。

  但是舞者可以将人体作为聚集在人体重心那一点。

  重心移动是一项既简单而又复杂的技术,因为它受到力学定律的影响,可以说包含三种不同的力学常识。

  (一)重力 当人体重力通过两脚传递到地面时,人体总重力根据重心的位置被两脚分别负担一部分。

  改变人体重心在两脚问的位置(尽管总重量没有变)两脚各自负担的重量会发生变化,重心靠近哪只脚,哪只脚就会感觉重力的增加,移动重心就是向地面发力的一种方式。

  例如:伦巴舞的左右伸展步要求外脚向地面发力的同时拧转,这个发力就是由于身体重心外移导致外脚向地面发出一个较强的力,通过拧转又将身体重心移回同时带回外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