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康复医学概论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9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张全明等将98例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76例)和对照组(22例)进行临床观察,针刺组取四神针、颖三针、脑三针、智三针、舌三针、风池、哑门为主;对照组口服脑复新0.1~0.29,Y一氨酪酸0.25一0.29,每日3次;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2mL,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59.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汤氏头针,由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老中医汤颂延创立,与其他头针取穴不同的头针体系。汤氏头针将人的头部意象为一个整体,以百会为界,将头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为仰式人体,后半部为伏式人体,其上、下肢随身自由垂下。取穴: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腰骸区、上肢阴阳区、下肢阴阳区等。头针标准化方案,历橘华采用了头针的'标准化方案,选顶中线、顶旁一线、顶颖前斜线、额中线。

  (2)体针:督脉为主:张虹叫主取百会、风府、大椎、身柱、脊中、腰阳关、风池。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督脉,可振奋一身之阳,促进生长发育;督脉络肾入脑,刺督脉可补髓益脑,改善患者智力;另外,督脉行贯头、颈背、腰骸,为人体之柱,刺之可强筋壮骨,纠正运动异常。夹脊穴为主:张小莉等主取夹脊穴、十七椎、长强穴治疗小)乙脑瘫,认为夹脊穴途径长,路经肌肉多,深浅层方向均有,每穴相伴发出脊神经支亦多,主治范围广泛;其它:邱泽亮体针选取颈项部的风池、风府、大椎、肩井;腰臀部的肝俞、肾俞、秩边、环跳、殷门为主穴,配合四肢部的阳经穴位4一10个,滋其精髓、濡其筋脉。

  3.其它方法

  其它方法如

  (1)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发挥了经穴刺激与药物双重作用。药物常选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或维生素B12,取穴与常规穴相同。

  (2)推拿方法:推拿按摩直按刺激肌肉和神经组织,恢复肌组织弹性、改善骨和关节的活动性和稳定性,降低肌组织张力,恢复肌力平衡,按摩疗法改善经络功能活动,调节卫气营血,驱邪扶正,防止肌体畸形出现。此外,尚有灸法、耳针、三棱针、皮肤针、穴位埋线以及多种方法结合等。主取头针四项及手三针、手智针、八邪。头针四项包括脑三针、颖三针、智三针、四神针,是靳瑞教授在研究针灸治疗脑病20余年的基础上所创的一组特定取穴方法,主要治疗脑瘫、中风、自闭、多动等脑源性疾病。头针四项的基本原理在于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补益肝肾、振奋督阳。《内经》言:“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视头部为灵机出入之要道,故在针灸治疗脑瘫时,必取头针四项再辅以辨证配穴,充分体现规范化治疗与个体性治疗的结合,目的是将机体内一切修复的、代偿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促进脑瘫儿的脑功能康复。“四神针”位于巅顶,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肌经所过区域,有经络入脑,刺之可以调整脑腑经气,治疗大脑病变所致的精神、神志疾病;“智三针”位于前额,额叶与智能及情感有关,故针之能治疗神志、智力方面疾患;“脑三针”位于小脑部位,对参与协调躯体的平衡机能及技巧性随意动作有影响;“颗三针”位于颗部,相当于大脑颗叶,与感受性语言及记忆机能有关,针刺该部对肢体运动障碍有明显疗效。“手三针”为治疗上肢运动障碍的重要组穴,其中曲池、合谷是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上的经穴,外关内通手厥阴经,与阳维脉相交会。“手智针”为心包和心经的穴位,能养心安神,化癖通络,主治儿童多动、失眠、癫痈,对手腕手掌麻痹或者活动障碍均有作用。“八邪”属于经外奇穴,位于手背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临床取穴方便,具有较强的调和局部气血,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使经脉得以濡养,运行流畅,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随证取穴,从整体入手,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全面改善患儿运动能力、认知功能、言语功能以及社会适应性等。

  3总结

  中医在治疗CP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针灸、穴位注射、推拿按摩、辨证用药是临床治疗CP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头针为主综合治疗CP疗效显著。中医认为CP与脑、督脉、肾、脾有直接关系,故取穴以头针和体针之阳明经穴、膀肤经穴和督脉为主。

  从所查阅的文献资料统计,穴位选用最多的有头部运动区、感觉区、听觉区、语言区,经络多选手足三阳经、督脉、足太阴经等,如百会、风池、哑门、肩鹃、内外关、足三里、环跳、三阴交,结合穴位注射、推拿等治疗,使全身气血融会贯通,改善内络血疲的病理状态,改善微循环,激发神经细胞的应激机能,恢复脑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