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关系(第2页)
本文共计32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定势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
定势思维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另一方面,思维者力求扩充已有经验、观念认识的应用范围,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扩散。因此,定势思维又成为推动思维展开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定势思维可以成为类比、归纳、联想等发现手段的基础。
4.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可以相互转化
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而非对立。它们总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定势思维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转化为创造思维。每一次转化都使二者同时进入一个新的更高水平阶段,如此进行,人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5.定势思维对形成创造思维的消极作用
在强调定势思维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消极作用,错觉定势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学生总是习惯于搬用已有的经验,被动记忆、机械模仿、生搬硬套,表现出思维的依赖性、呆板性,这些均是产生错觉定势思维的温床。如用6根火柴搭成4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每边都是一根火柴那么长。学生解决此问题感到棘手,怎么摆弄也摆不出4个三角形,其原因正是“平面错觉定势”的影响。
三、几个应该重视的问题
1.要重视定势思维自身形成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建立符合数学思维自身要求的具有哲学方法意义的定势思维。这种定势不仅是数学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定势思维的作用不在于定势思维本身,而在于定势思维如何形成。例如,概念的教学,如果就概念讲概念,草率地把概念硬灌给学生,那么只能形成僵硬的概念定势;如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实际事例和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抓住事物的本质,那么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就是积极的、活跃的“概念定势”,形成适合定势思维。上述两种教法,均是建立“概念定势”,究其过程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加以重视。
2.要淡化所谓的“解题规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配备适量及适当的习题进行训练是必要的,但是过分地强调并不基本的解题技巧、方法和观点,突出所谓的“解题规律”是不科学的,无疑会使学生形成呆板思维。更有甚者,在学生未能理解的情况下,让他们死记一些解题的诀窍、程序或口诀,这是造成错觉定势思维的重要原因。有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将几何题分成几种类型,让学生死记硬背其规律,应付考试,效果不错,得到了部分家长的“称赞”,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这种错误做法,这也是题海战术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教学方法尽管在某些场合可以暂时取得良好的成绩(分数),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难怪爱因斯坦曾说过:“现在的教学方法扼杀了人们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在学校里,甚至觉得自己象头野兽一样,被人用鞭子强迫着吃食!”这种状况确实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这不是在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思维能力,而是在“铸造”机器人。
3.正确处理好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之间的关系
创造是定势的突破,同时又是定势的产物,并非某些文章中所归纳的,定势思维是制造错误的发源地。消除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的关键在于克服错觉定势思维,发展适合定势思维。众多文章过多渲染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无形中给中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某些不良影响。如有的教师只重视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不重视打好基础,导致学生成绩严重两极分化;有的脱离《大纲》和课本的要求,违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追求“高难度、高技巧、妙方法”,造成多数学生如入迷雾,不知所措,非但没有形成创造能力,而且必须学的知识也没能掌握。因此,创造思维的训练要有度,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性、连贯性和贯力性,合理处理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之间的关系。促进定势思维的形成——突破——形成的良性循环,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赵兴中《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6月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