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站EPC项目管理论文
本文共计26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国际电站EPC项目管理论文
近年来,由于电站领域的迅速进步,国内各电站企业承接了很多个国内外的EPC项目,保证了企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但是,EPC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就国际电站EPC项目管理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在设计审查、设备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体制的推行,国内电力基础建设领域以及设备制造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整个电站领域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尽管有关部门已经重视起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重组国有电力企业从而实现更优的资源配置,进一步避免恶性竞争,努力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依然需要更广阔的市场来消耗过剩的产能,因此更多的国内电力基建企业走向世界,获得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国内的电站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必须不断地做出改变,提升EPC项目的管理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国际电站EPC项目管理的特点、基本情况及相关措施进行了阐述。
1 EPC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状况概述
1.1 EPC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和以往的DBB模式拥有不小的差别,EPC模式在主体设计方案完全确定的前提下,承包商依据设计环节及实施情况做出分析,开始对已完成的部分工程项目进行监管,此外,开展相应的采购工作。当选取EPC模式的时候,在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及施工环节,承包商均可以实行总承包,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各个环节之间的矛盾,从而减少项目花费,缩短工程工期。20世纪80年代,EPC模式逐渐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开始盛行,这一管理模式除了在目标管理中具备任何模式无法企及的优势外,控制管理风险的有效性也更强。所以,为世界上不少工程集团采用,尤其是很多大型、复杂的工程。尽管EPC项目管理模式具有非常多其他模式所不具有的管理特点及优势,然而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应当注意某些内容,像充分体现承包商自身的固体集成管理的优势,实现设计、采购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将某些优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进而实现安全管理、低成本、高速等管理目标,最终实现电站企业的利润上升。
1.2 EPC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
EPC项目通常具有下列几项基本特征,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可以得到有效的实现:第一,业主无需花费过多的精力,他们只需要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及施工、管理等有关工作交付于承包商来执行,只关注总体的目标管理即可;第二,业主只同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在合同全部签订完毕后,工程的总承包商需要把设计、采购等服务内容交给分包商去执行。作为工程项目的分包商,它们一切工作都应由总承包商负责。除此之外,业主必须把EPC模式固有的管理风险,尽可能转移到承包商身上,同时工程项目的承包商应依照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承担某些意外风险,这个时候总承包商便会有很大的机会获利。再次,EPC项目的承包界限具有一些派生模式,例如:身为设计的承包需要由多方面进行设计。需要补充说明的一项是,其工作核心应当托付于仪器整套公司。
2 国际电站EPC项目管理的相关建议
2.1 设计审查
中国以及中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选取的都是欧美的设计公司,和我国设计公司的设计理念不同,西方设计公司更加关注图纸信息的传递,设计的深度通常比国内的设计院更高一些,它们对于现场情况的考虑更为精细、周全,设计当中涵盖的信息量更大。尽管如此,由于现场情况的复杂多变,仍旧会出现专业接口不连贯、情况估计不全面等问题,施工管理环节中亦会发生专业接口冲突的状况,这就需要设计前进行图纸的会审,借助此环节来更清晰地找出图纸及方案的不足,紧接着反映给设计管理部分进行图纸的更新升级,目的是避免由于图纸设计原因带来的工程工期滞后问题。在管理阶段发现的设计问题通常需要进行变更,任何同图纸不相符的工程项目均应及时记录,由设计方统一进行重新编制。另外,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相关内容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