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探析孟子的论辩方法论文(第9页)

50 次下载 9 页 1469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五亩之宅,树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些铺排的话语,挟带着强烈充沛的激情、排山倒海的气势压向对方,势不可挡,极富鼓动性和感梁力,从而圆满地结束了这次谈辩,取得了彻底胜利。又如《滕文公下》有一章在批驳了景春以公孙衍、张仪为大丈夫的言论后,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气势强盛、喷薄有力、高亢激越、酣畅淋漓的正面阐述,显然得力于其铺陈、排比之术。还有 “庄暴见孟子章”(《梁惠王下》)为阐明其“与民同乐”的观点,“许行章” (《滕文公上》)为论证其“劳心治人”之学说等等,都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气盛辞壮,造成势如长江大河汹涌澎氵、滔滔不绝的雄伟壮观。

  综上所述,善于论辩是《孟子》最大最鲜明的艺术特点,孟子善于回避和转换话题,善于求同靠拢,欲擒故纵,善于巧设圈套,引人入彀,迂回包抄,套其隐秘,善于以小喻大,因势利导,偷梁换柱,随机应变,善于发问反诘,也善于铺排壮势,他“知言养气”,“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公孙丑上》),对问对答辩颇有研究,每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 ,进退有术,纵控有节,部署合宜,问对得法,充分显示出绝妙高超的论辩艺术。尽管孟子个别地方的比附、诡辩存在牵强附会、强词夺理的现象,但总的说来,他是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是纵横辩坛、所向无敌的常胜将军,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他留下的论辩艺术遗产,值得我们很好地发掘、继承、学习、借鉴。探究《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在今天对于我们宣传科学真理、批判歪理邪说,以至于掌握论辩技巧 、指导学生论辩等,也不无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惠仁.孟子——我国古代辩对散文的开元者[J].四川师院学报.1980(3).

  [2][5] (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3] (宋)苏洵.苏评孟子,卷一[M].明刊本.

  [4] (宋)陈马癸.文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6] 傅道彬.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7] (明)李贽.四书评[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

  [8] 林纾.左孟庄骚精华录[M].民国坊刻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