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通用9篇)(第12页)

本文共计222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关键词]疼痛管理教育;培训;急诊科;创伤性;护士;知识;态度

  影响创伤意指由机械性因素破坏机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或造成功能障碍等现象。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创伤患者的第一站,是控制患者疼痛、促进康复的重要部门。但有关资料统计发现,70%~85%进出急诊科的创伤性患者疼痛程度并未有明显好转迹象[2]。另外据国内外研究显示,急诊科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缺乏与医护人员的疼痛评估偏低、疼痛知识缺乏、镇痛态度消极以及急诊工作时间紧迫、镇痛政策缺乏等有关,护士作为接触患者次数最频繁的人员,也是为创伤患者采取镇痛措施的具体实施者[3]。基于此,该院对急诊科65名护士积极开展疼痛知识教育培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职注册护士,并在急诊科上岗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排除临床进修护士或实习护生),研究开展前对所有初步入选的护士进行预调查,最终纳入该研究的护士共有65名,均为女性护士,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3.5±6.2)岁,护士学历:中专12名,大专38名,本科及以上15名;护士职称:护士24名,护师25名,主管护师14名,副主任护师2名;所有护理人员工作年限1~22年,平均时间(16.5±4.2)年。于2015年1月起对入选的65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教育培训,并将培训结果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评价方法:根据Hunt所制订的疼痛控制态度量表及相关止痛药物包括用药反应的基础上,制订护士对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问卷调查表。表中共有20项条目,其中10项测定的是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余10项测定的是护士对疼痛治疗的态度。构建疼痛管理培训计划:由医院护理部主任、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深入探讨创伤性疼痛管理理念,同时邀请麻醉科主任共同参与镇痛的相关措施研讨中,构建疼痛管理的培训内容。管理培训内容:疼痛管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创伤性疼痛的基础知识,如创伤、疼痛概念,创伤病理生理机制,创伤对患者可能造成影响以及相关并发症等。②疼痛的评估方法,主要训练护士在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及脸谱法进行疼痛评估时的具体方法,并掌握评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③掌握目前常用镇痛药物的使用方法、适应证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用药副作用时如何应对也包括在内。④非药物性镇痛方法,要求每位护理人员至少掌握2种以上,如协助患者改变体位、按摩病变部位缓解疼痛;或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达到降低疼痛的目的。⑤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提供正确的安抚方式,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建立信任、坚固的护患友好关系。培训途径:可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护理学专家及麻醉疼痛学专业负责培训、考核,培训途径可通过专题讲座进行,同时可穿插多媒体画面、视频播放、小组自由讨论等形式,来加深护理人员对疼痛教育知识的了解。另外科室每周对接收的病人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增强护理人员疼痛知识的综合应用,力求达到学以致用。讲座结束后可对参加培训的护士发放创伤性疼痛教育知识的相关资料,有利于强化并巩固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急诊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教育知识培训前后对疼痛知识答对条目数情况;观察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待病人疼痛的态度;观察护理人员负责接诊并进行清创手术患者的VAS评分、心理状况(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答对条目数情况

  培训后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答对条目数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疼痛的态度

  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疼痛态度较培训前有明显改善(P<0.05)。

  2.3培训前后患者的接受治疗时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