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舞蹈论文 > 正文

高校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分析

24 次下载 2 页 258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校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分析

  高校体育课程是一门锻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其中课程所涉及的体育舞蹈教学则是新兴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不仅是锻炼学生体质,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性和合作性的交往活动,由此尝试着将合作学习模式导入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这种方法也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合作意识进而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校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分析

  摘要: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了中国的艺术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对各个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及时吸收以及改进传统思想观念从而使教学模式得到创新。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应用,并且希望能对高校的舞蹈教学起到借鉴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要素

  1.1对个人学习任务要明确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在一个小组中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各行其是的状况,教师在把学生合理划分后,需明确小组各成员的任务。所以说,只有小组各成员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知道应承担的学习任务责任,才能够出色的完成最终学习任务。而相对的,舞蹈老师在进行各任务的划分时,要注意关于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各任务的分配要合理。老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分配其适合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但能够促使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有利于整个小组学习任务的成功完成。其次,老师应随时随机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任务抽查,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既能督促个别懒惰学生学习,又可以随时查看各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

  1.2加强提高学生社会技能的意识

  为了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被分配进相应的小组后,他们需要和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学习,相互交流、讨论等,而为了提高小组完成的效率,就需要舞蹈老师提高学生的社会技能,社会技能是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并驾齐驱的另一种必备能力。如若只是具备关于舞蹈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今后所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所以为了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更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技能。舞蹈老师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时,也要根据小组内各成员的特点来培养其相应的社会技能,从而能够让他们能够展现并发挥各自的特长,来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合作学习,最后完成学习任务。

  1.3采取学生互评的`学习模式

  在过去的舞蹈教学中,大多说都是老师单一的在课堂上教,并评价学生的表现,而这种学习模式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又增加了学生互评的学习模式,这样各小组成员可以彼此交流评价,舞蹈老师不仅能了解各学生真实的情况,还能够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互评中难免出现因情感因素或怠慢了事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舞蹈老师应该提前正确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自己承担的责任,从而正视对他人的评价。

  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2.1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舞蹈老师在结合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任务时,不仅要教学生关于舞蹈的基础知识,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舞蹈老师可以一边按照自己的特长,来编进一些特色化的内容,一边选取一些比较综合的有代表性的教材,从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伟人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相比于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舞蹈技能,合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同学之间加强合作交流,互相分享学习方法,最后实现共赢,取得胜利。而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也离不开舞蹈老师的作用,舞蹈老师需要正确引导教育学生,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学生及时沟通,加强师生合作关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