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创作中民族性的体现的研究论文
13 次下载 2 页 1857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少儿舞蹈创作中民族性的体现的研究论文
少儿舞蹈是少儿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创作了许多具有儿童特色的,受孩子们欢迎的舞蹈作品用以教育儿童,陶冶情操。但是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成人与儿童的心理存在着成人化、技巧化的倾向。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必须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的熟悉,以及对少儿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的深入了解,必须用“童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舞蹈的艺术眼光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
以湖南省益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周丽群老师为例。观看了她的很多舞蹈作品,查阅了一些关于她的文章以后发现,周丽群少儿舞蹈作品有许多其他少儿舞蹈所没有的亮点,可以说它独具一格,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本人就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风格方面来看,她的舞蹈作品创作无论是从选材、音乐还是舞蹈表现形式上都具有时代的风格特点,并始终“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基础上去进行创作。我想这应该是她的舞蹈作品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希望通过我对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风格的.一些简要分析与研究,让更多舞蹈创作者了解她的舞蹈。力求在创作思想上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生活的意识和生活的特征。通过更多优秀少儿舞蹈作品的创作来充分体现民族的新文化、新生活和新特色。
一、舞蹈创作的生活化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少儿舞蹈创作亦当如此。创作者不走入孩子们的生活,不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是创作不出好的舞蹈作品的。少儿舞蹈创作与成人舞蹈创作有所不同,成人舞蹈是编给成人看的,少儿舞蹈则是成人创作出来给孩子们看的,同时也让大人们了解孩子们的“世界”。从事少儿舞蹈创作的编导早已告别了童年,他们早已习惯了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因此我们的成人编导们必须要“返老还童”,用孩子们的眼光看世界。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这就是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的一大特色。来源于生活,而更好的感悟与诠释着生活。她用自己细腻的内心去观察与了解孩子们的世界,体会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并从一个个优秀的作品中传递着孩子们的快乐与忧愁,让更多的人来用心的倾听孩子们得声音与关注他们,也让更多的人重拾那份童心与单纯的快乐。与其说是舞蹈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快乐,还不如说是孩子们给周丽群带来了快乐,让她有更大的勇气与决心将这份快乐一直传递下去,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因此,少儿舞蹈创作要深入少儿生活,寻找童心,关键还需要创作者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心灵要与之共鸣”。要做到眼见心动。舞蹈创作者不仅要“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尤其是少儿舞蹈创作,相对于成人舞蹈的创作他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与孩子们做朋友,交友谊,我们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少儿舞蹈素材。
二、舞蹈作品的个性化
个性化是事物区别于同类事物的显著标杆。它像一面旗帜,深深映入人们的脑海,形成一种模式性记忆。而舞蹈作品的个性化主要取决于创作者,她是作品的塑造者,赋予了作品全新的艺术生命力。周丽群是土生土长的益阳人。从小受益阳文化的熏陶,再加上早期有下乡收集与整理过益阳地方音乐文化与民间舞蹈,这成为了她在以后的少儿作品创作中的一个基点舞蹈元素。尤其是益阳的花鼓戏。从益阳的地花鼓这么一个有特色的地方戏曲中,充分吸取养分,在舞蹈的创编中周丽群在有意与无意识之间都会用上益阳花鼓戏中的元素,有熟悉周丽群舞蹈创作的同仁们只要一听音乐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是其舞蹈作品。像作品《长辫子》中,动作则汲取了不少湖南地花鼓风摆柳中的舞蹈元素。不难看出,周丽群的不少作品中都带有湖南花鼓戏的“味道”。无论从节奏上、动律上、舞蹈动作上,还是在音乐的风格上,都会找到一些“影子”。这些“影子”也就成为了周丽群舞蹈作品的“标志”与“记号”,从而也就形成了她的舞蹈风格。这样的舞蹈地域特色使得周丽群的少儿舞蹈又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生活气息,而易被人们接受。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的写作意义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