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优秀】(第11页)
本文共计428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环境湿度影响。以水泥的强度实验为例,其实验室内的温度应稳定在 20 ℃左右,相对湿度应该在 50%以上;而养护箱的温度也应稳定在 20 ℃左右,湿度保持在 90%以上。
3)如没有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在条件不足的实验中,水泥强度就会产生变化,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会导致水泥强度过高;若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则会导致水泥强度不足,那么实验结果的误差也会相对增加。
2、加荷速度的影响如果加荷速度过快,试件的变形将会比荷载速度变化满,因此所测定的强度值将会比实际值偏高。但如果加荷速度太慢,那么所测定的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小。所以,加荷速度不能随意设定,必须根据材料的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设定。
3、试件尺寸及精度尺寸精度就是实际尺寸的精度标准。高精度的尺寸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因此,试块的尺寸精度将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为了提高检测标准的规范化水平,应对标准试件的相关尺寸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标准试块的检测试验提供指导。
4、检测误差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再加上材料的的因素、机械设备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检测结果难免出现误差。检测误差分为平行检测误差和对比性误差。同一个样品分成几部分采取同样的方式并且运用同一个仪器上所出现的误差就是平行检测误差。同一材料、同一样品在不同的仪器上进行检测也会出现误差,这就是所谓的再现性误差或对比检测误差。
五、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措施
1、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
1)仔细阅读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工程材料有关的文件,熟悉文件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的规定和要求。
2)认真查阅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特性与适用范围,必要时对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选择向业主提供合理建议。
3)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可靠的供货厂家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而且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2、加强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进场后的材料质量控制。对建筑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主要指的是材料的库存。施工单位要在完成建筑材料的审批合格后,将材料存放进施工现场。在材料库存时,要根据建筑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厂家、编号等进行分别堆放和登记,每类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以便于工作人员存取。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要进行专门的存放,同时还要安排专人进行材料的管理,以避免出现使用上的混乱。
3、完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
1)建立健全检测网络系统,使检测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上传到系统当中,可以为相关的单位所查询使用。
2)对于检测的信息内容要完善,比如说项目编号、委托单位和监理单位等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为以后的查询调用提供依据。
3)对于样品收样和报告发放要进行系统的管理,建立子系统,使每个项目的信息都能够完整准确的显示。
4、试验误差的控制试验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可是有个别试验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在作钢筋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这是不正确的,这样就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差,但这是工作人员所能控制的,并不属于试验误差。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较规定的试件断后伸长率要低,与标准规定相违背。试验要求必须准确,以减少误差。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基本单元,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加强建筑工程的原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其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并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水平,并保证所检测材料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08)
[2] 赵巍。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探析[J].科技资讯,20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