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康复医学生毕业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63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 疗效评定

  患者出院前再次进行言语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临床疗效分为有效、无变化和恶化。

  2.4 统计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3 结果

  心理护理组中好转14例,无变化9例,恶化1例。一般护理组好转5例,无变化15例,恶化3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4 讨论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一般认为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失语比脑外伤后失语恢复快〔2〕。由于脑卒中的部位不同,患者的心理变化表现大不相同。本文资料显示出的患者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有别于卒中后偏瘫病人〔7〕,说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心理因素有其特殊性。失语患者丧失了人体的主要情感交流能力,自导性低下,恐惧也是很严重的。运动性失语患者因突然不会说话,通常表现为不适应角色,心情急躁;而感觉性失语患者由于不能正常的接受语言,通常表现为苦闷。失语病人由于语言交流缺陷,容易生气,并且多数呈现为生自己的气。除言语障碍范围外,病前教育程度、言语的依赖性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

  中枢性言语障碍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现行治疗的积极作用确是肯定的〔6,8〕。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失语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因素是多源性的,除了发病年龄、受教育程度及病变部位、性质以外,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后者恰是进行康复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本组资料显示,心理护理对失语症患者的言语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文献〔9〕,我们提出以下心理护理措施:①区别失语症患者正常的和异常的心理反应;②由于脑卒中失语症状的复杂性,不能设计统一的心理护理模式,只能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灵活制订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③通过引导放松,解除病人顾虑,给予心理上关怀和支持,对病人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给予鼓励和帮助;④由于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心理治疗难以集体进行,除了医护工作外也应对家属进行教育,使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变,同情安慰病人,同时承担部分训练和辅导任务。由于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差异及药物治疗方法及病例数的限制,本文研究结果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