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合集)(第13页)

本文共计411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 由于课件制作者在制作课件时都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或是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所以课件教学要求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符合要求的教学情境。

  4)一般课件制作者在制作课件时,都是以教学大纲或者是课本的章节安排为纲领的,因此大多数课件在制作过程中都是以教科书章节安排为内容,符合常规教学。

  1.2 课件的局限性

  联系课件的制作过程和制作要求,不难看出课件是教学中内容与方法、策略与思路的有机组合,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体现。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形式来说,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效果的反应、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的体现,还是在教学环节的互动、知识的表示等多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优势。但由于实际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有不同的教学结果和不同的学生响应结果出现,而对于同样的课件,当使用者有所不同时,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经验和教学习惯也会各不相同,教学对象也向多元化发展,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课件在辅助教学过程中的局限性。

  1)固定性和封闭性。课件式教学具有的固定性和封闭性是由课件的具体制作过程决定的。由于课件制作是以大纲或教材为依据的,以章节为制作单元的,所以课件固化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能呈现的方式和顺序的机械化和呆板。因此,“教案式”的课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件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教学的需求了。

  2) 由于传统的课件在制作过程中是按照都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策略制作的,一般都是以章节为基本单元制作的,所以具有整体性。但是这种整体性又限制了传统的课件在必要的时候不能够被灵活的拆分,所以在重新整合使用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这就导致了不同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重复制作同一章节相同内容的课件,从而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而不能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作深入的`研究。

  3) 由于课件在制作过程中针对性很强,一般都只是针对某种教材的某个章节制作的,所以传统课件具有特定性,它只适用于在制作课件时所依据参考的相关内容,所以就导致传统课件很难做到资源共享。

  4)传统课件的互动性应该有所提高,以达到更加人性化的水平。传统课件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一味被动地观看课件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因而学习效率不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获取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2 积件概述

  积件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高度,是对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经过深入地研究和思考之后,总结提出的新方法。积件思想并不像概念上所说的那样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组合平台在技术上进行简单的数学叠加,而是对多媒体教学全过程的高度概括,是积件库与积件组合平台的有机结合。基于积件的辅助教学系统可以提供教师自主制作积件式课件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实际教学情境,制作出满足学生需要,符合国家规范,提高教学效果的积件式课件。

  2.1积件思想的特点

  积件思想以其“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将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组合平台进行有机融合,在这种组合中,可以表现出制作者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独到的教学方法。积件的特点:注重人的主体性,基元性与可积性,可积性,技术标准规范性,开放性与自繁殖性,易用性和通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与教材版本无关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等。

  2.2积件思想的理论依据

  积件思想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辩证哲学,积件所具有的基元性和可积性正是易经八卦的核心的体现。积件素材以“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思想贯穿于整个积件发展的始终。这体现了基本规则与无穷变幻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积件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保障。积件思想突破传统课件机械化、简单化的封闭思想。它用发展、联系、全面的哲学观点看待问题。将结构、分布看似散乱的积件素材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情境为线索联系起来。

  2.3积件思想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积件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海量的存储设备的发展与进步解决了积件库存储积件资源素材不足的难题。网络联系起所有使用积件平台的用户,所用用户都可以通过积件式网络教学平台存储、下载、使用积件资源,积件库的扩充,使积件的开放性与自繁殖性成为可能。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更深层次的发展,为积件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