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合集)(第12页)
本文共计411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讲授法与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些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知识吸收较慢,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缺乏信心。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应用讲授法与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需要从最基础的点进行教学,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应用到讲授法,对学生进行众多理论和概念的讲解。通过教师的深入讲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补充,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帮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引导学生去发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
二、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措施
1.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设备在众多学科教学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也需要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屏幕进行远程监控,了解学生学习和操作的实际情况。还需要注重的是,多媒体设备可以帮助教师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学习的良好平台,为保障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有层次地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校会通过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考核。所以,教师需要有层次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比如,在高一计算机网络一节示范课上,教学目标是:认识并了解计算机网络作用分类和组成,依此提出了四个问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什么?(3)计算机网络怎么分类?(4)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组成部分?这就是给学生提出的四个层次,而后用大半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从教师做好的网络课件中分别单击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分类网络的组成等超级链接,通过屏幕呈现与书本一致的概念性的答案来完成。因为学生的学习个性不同,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依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作业。并且对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检验,当学生达到一定标准后,再适当提升练习作业的难度。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想要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评价体系中需要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够加强学生对自我的反思,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氛围。教师评价可以使得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变化,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更为良好地促进个性化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融合,保障教学成效。
个性化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融合,可以满足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为保障课程教学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找寻促进个性化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融合的有效措施,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9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学生要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多媒体课件的产生是教学效果和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对于传统的课件,其对教学内容、知识的表达以及呈现方式有一定的固化作用。相对于传统的课件模式,积件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克服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思路封闭、形式固定等弊端,真正实现了以不变的积件式课件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形式的“搭积木”的教学模式。该文研究了一种积件式教学资源平台,完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共享,从而可以制作出适应各种课堂教学需求的积件式课件,达到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1 课件的特点及局限性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在各种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第一代产物——课件,为目前人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的大大的便利,课件的产生是人们对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深刻认识。
1.1课件的基本特点
1)课件是课件制作者的教学习惯与教学理念、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与教学任务的具体表现形式,反应了课件制作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
2) 从课件的制作过程来看,课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性质:整体性、固定性、特定性、封闭性和便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