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舞蹈论文(第6页)
200 次下载 25 页 4335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三、编创幼儿舞蹈能力的培养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编创舞蹈的能力,以满足学生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对编创幼儿舞蹈的需求。进行幼儿舞蹈的创新,首先,要求学生对幼儿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掌握。幼儿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接受舞蹈能力也会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记忆、模仿、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心理特点进行编创舞蹈。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轮流进行创编作业练习,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纠错、互相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用自己的舞蹈语言表达所学到的动作,进而学会思考、有意识地进行舞蹈组合创编。最后,注重锻炼学生对于生活细致观察的能力,因为在今后的幼儿教学工作中,要认真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在幼儿表达不同情绪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其中得到灵感,从而编创出能反映幼儿生活的舞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要从语言表达、示范动作以及编创舞蹈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是教学的前提,动作的示范是教学的桥梁,舞蹈的编创是教学的升华。相信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突出幼儿舞蹈的特点,使学生学有所长,就一定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学前教育优秀人才。
学前教育舞蹈论文(第6页)6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及问题
加强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旨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执教能力,为提高幼儿的舞蹈艺术兴趣,激发舞蹈学习动机,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加深其对舞蹈艺术的感知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综合分析目前在教学中主要存在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理念需要更新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理念在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其积极主动参与舞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幼儿舞蹈知识素养和技能方面都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舞蹈教学理念笼罩下的课堂成为学生机械模仿的“自由天地”,这逐渐使舞蹈教学成为动作的拼凑、衔接与集合,舞蹈所体现的内在美没有充分展现。教师应该更新舞蹈教学理念,突出“以认为本”的现代化舞蹈教学理念。
(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灵活性
就教学方法而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不注重将多样化的舞蹈教学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致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明显。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属于“师承式”教学,但随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方式极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探索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方法。譬如,舞蹈动作训练时发挥音乐的提示作用、引入多媒体视频教学等。
(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配置不合理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我国未来的幼儿舞蹈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幼儿舞蹈教学专业人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将幼儿舞蹈教育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分清内容主次,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应科学处理专业舞蹈与幼儿舞蹈知识的内容分配比重,基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科学、清晰化的教学内容。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的配置存在不合理之处,无论是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材内容的处理或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堂教学内容方面,都浮现出一些问题不利于整个学前教育教学任务的实现。因此,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配置尤为重要。
(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受传统舞蹈教学评价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学习评价时,往往只将评价停留在对舞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查与检测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的舞蹈操作、舞蹈编排和舞蹈创新能力的考查,这种单一的舞蹈教学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使教学评价缺乏公正性与科学性,极大降低了学生对于舞蹈实践教学技能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为了促使舞蹈教学评价的公正、公平、科学,弥补目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忧心舞蹈评价弊端,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评价体系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