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可持续发展性(第3页)
本文共计631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国外与分享经济对接的社会化媒体有脸谱账号,LinkedIn账号、谷歌账号、学校edu账号及身份证账号验证等,其背后是一整套的信用体系,国内与分享经济对接的社会化媒体有新浪微博、微信、腾讯微博等,但其背后的制约力度还是无法媲美直接绑定信用体系,仍需突破改进。
三、分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一)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分享经济的实践者Benita Matofska女士曾评论道:“在分享经济中,法律的制定机制是民主的、公开的、公平参与的。规则、政策、法律和标准通过民主的系统制定。这个民主的系统最大程度上鼓励各个阶层的参与者参与民主政治。法律和行政政策支持并鼓励居民间、企业间的分享行为,如汽车分享、P2P借贷以及各种形式的资源分享。法律、政策、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保险、信任、社会评分、声誉资产为基础的庞大体系”。而在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下,民主系统决策分享经济保障基础还有待考量,法律和监管落后于业务发展,如何争取官方力量的政策法规倾斜成为必经之道。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传播的S形曲线”是指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呈现“S”形曲线,开头人数少,扩散过程很慢,但当人数增加到居民的10%~25%时会突然增快呈曲线上升。分享经济着实是互联网思维下借力“分享”创新的新模式,虽然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注定是曲折的。日前北京按照《北京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北京市汽车租赁经营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用于租赁的车辆应当由汽车租赁经营者所有,且经过车辆备案才可提供专车服务,“私家车”只有通过车辆备案才算洗清“黑车”之名。在中国作为新事物的分享经济,要迈向“S”形发展曲线,仍需突破重重,一旦突破,就能实现更长尾的供给。
(二)养成“分享”消费习惯
艾瑞咨询认为:“完全的分享经济是建立在高度发展成熟的经济社会体系之上的经济形态,有两点要求:一是处于分享经济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道德素养或经过良好的‘分享’习惯的培养;二是人类通过信息系统已经建立了可靠、可追溯的数据闭环,并借助跨行业的数据互通,构建了强大的信用体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基于有效数据而实现基于理性的相互信任。”
德国汉诺威信息与通讯技术博览会负责人弗兰克·玻尔施曼说:“当分享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生产和消费方式时,‘使用’将代替‘占有’,‘消费者’将变成‘使用者’或‘分享者’。”在巴黎伦敦两地举办的LeWeb大会的联合创始人企业家卢瓦克·勒·默尔曾说:“我喜欢将他们成为数字嬉皮。拥有一辆车并不算酷,借来一辆车才算时髦。”在千禧一代的价值观中‘占有’不再是唯一的价值准则,互联网思维中的‘分享’则逐渐崭露头角,并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社区邻里关系、追求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巨大市场中,分享经济有着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挖掘真实市场需求
分享经济的发展初期,以“租赁”服务为特点的方式方法确实在一定意义上动摇了酒店、汽车以及出租车服务等传统行业的经济地位,但是从长远来看,分享经济这种P2P的新模式究竟将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行业,尚不明晰。分享经济现在面临的威胁来自四面八方,传统行业的联合抗议封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渐行渐远,税务机关对初创企业收入部分的虎视眈眈,分享经济现处于势单力薄的境况。
“有求有应”的最佳收场并非那么容易,对这类服务的真实市场估计也存在争议。Airbnb的一位租房房东表示来到她家里的租客主要是国际旅行者,他们希望获得一种真正的、而非观光客的经历。他们希望知道在旧金山生活是何种感觉,喜欢坐着巴士观光,他们最希望的是住宿比传统酒店便宜。Priceonomics的一项研究表示,在美国大多数主要城市里,Airbnb的公寓价格平均要比酒店便宜21%,庞大的吸引力会让越来越多的房主开始乐意在线出租自己的房子,这意味着租客们需要在海量的租房信息中筛选自己心仪的房子,当Airbnb培养了种子用户和种子房东后,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口碑营销也成为可持续性挖掘真实市场需求的一种方法。但对其他利用同样原理照搬照抄的跟风企业来讲,比如经营园艺工具和自行车出租业务是否具有能力简化繁复的交易过程成为用户选择分享经济的首要因素,因为传统租赁业务已经将最简便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分享经济的优势要如何体现”这一问 题成为挖掘真实市场需求的拦路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