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精]高中化学论文(第21页)

本文共计365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五、课外实验中延伸绿色化学观教育

  化学课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走出课堂,并将课堂内容进行深化,进而能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可以多利用课外实践进行绿色化学观的丰富,在灵活多样的化学内容引入的情况下,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将绿色化学内容设计为专题介绍,在进行“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将其看成独立的章节提炼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为学生介绍有关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更要以课堂活动的形式为学生介绍各类不同的污染形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理解,分析污染出现原因,并给出问题解决方案,让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绿色化学观。又如,在讲授有关硫酸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硫酸的用途进行简单的了解,然后从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角度探寻工厂对使用后的硫酸进行处理的方式是否妥当。

  六、结束语

  环境问题是当前人们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绿色化学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研究的课题。中学阶段开展的化学教学渗透教学,能让学生认知绿色化学在化学科学技术方面担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晓乐.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22-23.

  [2]周丽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1):11-12.

高中化学论文15

  [摘要]根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带来的实际效果,提出在实施本教学法时应关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1-0095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问题教学法最早是由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即在课堂上,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由教师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同时向学生展示教师自己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并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1.明确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问题

  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应该根据目标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发展状况来进行设置。例如,在进行“纯净物”的教学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并了解游离态是指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是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教师给出单质、化合物、纯净物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当学生给出否定答案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个预设性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说明;当学生给出肯定答案时,教师应及时对这个形成性问题做出反应,通过具体例子来进行说明,如举出石墨、金刚石、C60这三种物质虽然都由碳元素组成,但它们属于三种不同的.单质,单独存在时是纯净物,但彼此混合时,属于混合物。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从知识层面得到巩固提高,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积极引导与肯定,创设良好的问题解决环境

  应用问题教学法时,要注意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即是否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外部因素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与肯定。因此,化学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创设和谐自由、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错误时不能妄加批评,要引导学生探寻正确的结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