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精]高中化学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65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对于化学反应原理基本理论教学导入可建立思维中间站的方式。

  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概念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导入法。“组织者”可以是一段材料、一个模型、一个定律、一个实验等等,主要是于学习材料出现之前呈现,以学习者通俗易懂的或已经接受的面貌出现。显然,它是新旧知识的桥梁,是一种思维中间站,这样可让学生缩短思维跨度,分解学习难点,形成正确的知识迁移。

  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以江西卫视“传奇”栏目“谁是纵火真凶”事件作为导入材料,让学生的思路跟随“破案”的过程,建立思维中间站,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到课堂“氧——还反应”原理的学习。

  课时:共价键的形成

  列举现象:有一块菜地,在甲家房后,但在乙家房前,甲说此地属于甲,乙说应属于乙,彼此争论,没有结果。后来协商。两家达成共识,让甲在此地种青菜,乙在青菜空行种芝麻,这样这块菜地既属于甲又属于乙,即共同拥有。

  课时: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因素——有效碰撞

  列举NBA篮球赛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例子,我问了两个问题:比赛中哪一区域队员最集中?姚明受伤的主要区域在哪里? 类似还可以用水池进出红黑水来说明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部分特征;用乘电梯再往上走的例子来导入电离平衡移动原理教学等。采用学生熟知的情境,建立一个思维中间站,不仅活跃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认识的差距,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三)元素化合物内容教学导入应注重人文化,生活化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从卷帙纷繁,浩如烟海的中国古文化中,采撷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诗文佳句,史实典故,用于课堂,使其知识性和人文性“交相辉印”,可激励学生在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化学知识宝库里不断追寻,使学生在逸趣横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既有利于丰富和提高学生素质,又有利于他们健康良好的发展。

  课时:乙醇的性质及制备

  讲述我国悠久的酿酒历史,列举相关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课时:乙醇与乙酸酯化应

  引用诗词“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列举生活实例,如:煎鱼时为何又放酒,又放醋?

  课时:PH值和酸碱指示剂

  引用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鲜花色彩的斑斓,是因为花瓣细胞液中多种有机色素,在酸碱度的不同时颜色就千变万化。

  这些诗句的引用,会给学生带来生动形象的美的感受,进而进入化学层面来进行学习和探究,带入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的意境,从而感受到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热爱生命,涵养性情。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脚印”焰火,气势恢宏,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而2010年广州亚运会水上焰火令人称绝,这些都是“焰色反应”课时很好的导入课件。同年,“神七升空”,举国欢腾,太空中宇航员的呼吸,返回舱的归来,又是《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极好的导入素材。

  20xx年底省教育厅专家组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听了我执教的《铁及其化合物》一节课。课上我把购买的速力菲补血药,含铁酱油作为导入材料展示,获得了专家们一致的肯定,认为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新教材,符合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一节课有了好的开端,那么接下来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教无定法”,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方式必然丰富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或策略,其贯彻实施新课程教改理念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就用我们的激情,把握时间,去拉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序幕吧!

  参考文献

  1、丁文楚化学教学中的育人艺术,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6)30-31

  2、胡裕树方光焘与中国语言学北京文化大学出版2003150-160

  3、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