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物理实验论文15篇(推荐)(第12页)

本文共计325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 将物理实验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将网络实验制作成动画和视频呈现到大学生的眼前, 使实验变得形象, 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接收实验知识。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理解物理实验的原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中研究的对象比较多, 有些事物通过实验很难看出来, 在实验过程中无法观看到物理机制和物理现象, 有的实验对象理论上比较抽象, 通过实验只能观察到一些宏观的现象, 不能观察到细微的物理发生的过程, 例如电子自旋共振等与原子有关的物理实验。在物理实验中不仅有些研究的对象难以观察到物理现象, 物理实验室的仪器有些结构也比较复杂, 很难观察到, 在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物理实验中时,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仪器的内部结构呈现出来, 将仪器的工作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仪器, 这与教师讲解相比更加直观, 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 使实验效果更加理想[3]。

  3 结语

  目前, “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构建“互联网+”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将“互联网+”应用到大学物理实验中, 改变了大学物理实验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物理实验更具有个性化, 教学高效化, 时间、空间灵活化, 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管理物理实验, 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 推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互联网+”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 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互联网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网络物理实验室, 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物理实验,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合英, 陈宜保, 孙文博, 等.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xx (8) :141-144.

  [2]熊智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 20xx (10) :116-117.

  [3]王墨林, 罗乐.“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xx (12) :140-144.

  [4]肖立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探究[J].大学物理实验, 20xx (6) :114-116.

  [5]张凤琴, 林晓珑, 张铁强.依托优秀教学团队构建创新素质培育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J].大学物理, 20xx (4) :41-43.

物理实验论文 10

  一、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课外动手

  对初中生来说,要自主进行课外的物理实验,并通过实验来探索其中的物理原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从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在课外从模仿教师的演示实验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再逐步深入,实现学生自己能设计并动手做课外实验.例如,在学习“气体压强”时,笔者在课堂上用一块光滑的薄塑料片,将一个装满水的齐口杯的杯口盖住,然后迅速倒转杯子,可以看到塑料薄片紧紧地贴着杯口,没有掉下来,水也没有流出来.学生看到后都觉得不可思议,笔者就鼓励他们说“同学们,你们也可以做到,不信就回家试试,现在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来找出它的秘密.”这样很好的引入了课堂,又激起了学生做课外实验的动力.又比如,在学习“浮力”时,笔者在台上摆着一个大烧杯,倒入半杯水,然后将一个鸡蛋放进去,鸡蛋沉在杯底.接着,慢慢加入食盐,轻轻的搅拌,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学生看到后都有种想亲自试试的冲动,笔者引导他们说“这个实验大家回去都可以做,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液体,或者放其他物体进去,看看有什么变化”.这样的课外实验工具很容易找,步骤也很简单,但是却包含了许多课内知识,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更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合理设置课外实验

  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实验更多是为了给学生展示某一个物理现象,以此来引入课堂或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课外实验则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物理的乐趣和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增加对物理学科的认同感.所以课外实验要注重探究性和趣味性.另外,无论是课堂实验还是课外实验,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服务的,所以在设置课外实验时不能脱离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要紧密地和所学的内容相结合,保证学生做课外实验时能从中汲取知识.所以,要注重课外实验的知识内涵,要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实验中.例如,在课本上的“活动”栏目中,介绍了许多小实验,这些都是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的实验,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做这些实验,比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做“手影”的实验,并让学生思考怎么区分平行光源和点光源,怎么控制影子的大小,在实验中感受光的直线传播;又如,在学习“流体压强”时,让学生对着相互靠近的两张纸中间吹气,看能不能把纸吹开,学生会发现越使劲吹,纸片贴得越紧,就像被什么“压”在一起;再如,对“浮力”的探究中,课本上有一种实验的方法,但在课外实验时,笔者让学生用矿泉水瓶和塑料软管动手做一只“潜艇”,来探究排开水的体积和浮力的关系等.这些课外实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反应,纷纷着手尝试,笔者在学生做完课外实验后,都会和他们一起总结实验中用到什么原理,有什么改进的方法,通过这些讨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更进一步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