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8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组织模拟实训是《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关键环节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往,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多都是学生在毕业时到外面的企业进行实习来锻炼的。通过我多年的会计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我发现下到企业的实习,结果往往是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因为:
1.接受实习的单位的经济管理和会计管理方面的记录有很强的法律严密性和一定的保密性。
2.学生除了书本知识外,既无生产经验又无社会经验,在实习过程中,事事要实习单位人员带教,影响企业正常业务。
3.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较弱、主动性不强、实习效果不佳,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由于上述原因,大量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实践能力,为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实际工作,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解决学生实践问题,我感觉到在教学中一定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大实习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中职校的实际,我认为应该建立财会模拟实习室,安排财会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实习。通过会计模拟实验的训练,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开展会计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中职校要想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技能会计人才,我认为必须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热情,创造美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同学们对专业、职业、行业的认知。首先,每年有必要在职业学校中举办会计技能竞赛,创造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学习交流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展示学生专业风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财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次,通过比赛能够将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之中,检验了教学成果;通过比赛使得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建议比赛能与职业技能鉴定和用人单位相结合,对符合定级条件的由劳动部门当场予以确认,直接发给等级证书或劳动技能鉴定证书。邀请用人单位派员参加观摩有利于他们发现人才实现与企业的对接。通过比赛,能够检验财会专业学生的实用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财会知识的兴趣和努力学习的激情,有利于提升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素质。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拼搏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职业教育贯彻“以技能为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性强的就业岗位群,不论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比赛的设计都要围绕一线岗位人才需求来开展。综上所述,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理论与实训并重,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习者尽可能快地“入门”。把握好实践教学环节能增强学习者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解和消化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从而达到深化理性认识、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