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浅析《礼记;学记》的教育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第4页)

13 次下载 4 页 598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教师方面,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学记》说“择师不可不慎也”,就充分说明古人对于教师各方面素养的重视。当然,当前绝大多数教师的素质是值得信赖的,但确实也有少数教师缺乏基本的素养。《学记》中所提到的毫无敬业精神的表现在当前的教师队伍中不无存在;还有一些教师学术弄虚作假,大行学术贪腐之道;更有甚者,利用头衔和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等,极度败坏了教师的形象。因此,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应当真正树立并坚守这个“太阳下面最光辉的职业”所带来的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潜心于教书育人。而在教育管理方面,既必须努力完善教育行政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教师做好服务工作,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人一线的教学与科研中去;同时也要强化行政监管机制,加大对于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整肃教师队伍,提升整体形象。这可以说是建构师生和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三)、学生方面,高校师生关系的问题不仅与教师有关,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在其中也有维护二者和谐关系的责任和义务。就正如《学记》中所言,老师应当“善教”、“善喻”,态度温和含蓄,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也应当明白:尊敬老师是学生的本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而确立远大理想,勤学、善学,不仅仅是为自己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也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于广大的大学生来讲,追求独立、自由与平等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懂得自己有尊重包括教师在内的他人的劳动成果和人格的义务。《孟子·离娄下》就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礼记·曲礼》中也强调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所以,惟有在双边进行良性互动,彼此“亦师亦友”、“亦生亦友”的情况下,师生和谐关系的建构与维护才真正有可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