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第9页)

217 次下载 19 页 3266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具备明确的工程意识(实践、协作、管理、信息、市场经济、竞争、创新等)。

  三、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怎样使学生学以致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毕业设计这一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一是指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具备工程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二是引导学生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投入社会的思想准备,完成从学生过渡为从事工程师工作的自我心理准备。

  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

  1.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能否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采取“公布选题,双向选择”的做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可鼓励学生到科研能力强的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与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以提高其设计兴趣,激发其创新精神,增强其适应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

  2.定期开展毕业设计专题讲座,增强工程意识。

  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可定期举办相关专题讲座,讲解设计技巧和工程项目设计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贯彻和了解新规范内容和建筑前沿新知识,如《结构设计一般原则》、《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等。

  主讲的有教师以及企业、设计单位的相关专家,目的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纠正错误。

  实践证明,这些讲座的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学生的欢迎,可明显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

  3.采用“双导师制”,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工程素质。

  学生要在毕业设计期间较好地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达到可实施的施工图要求,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关键还需要有工程设计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

  这些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又是优秀的工程师。

  鉴于此,学校可从校外企业聘请高水平的工程师与校内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使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

  4.树立标准意识,加强对规范条文和标准的理解和运用。

  现行设计标准和规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进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设计标准。

  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现行规范、标准,就必须将土木工程的建设标准、规范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毕业设计中去,许多教材或参考书虽对规范的条文加以解释或用例题示范,但都不足以代替规范原文。

  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要养成从规范或标准中找设计依据的习惯,重视阅读规范原文和有关的条文说明,这样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掌握规范和标准,并学会运用。

  5.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根据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设有建筑结构组、结构施工组等。

  每组有8~10名组员,每组都有固定教室,并指定1名学生担任组长,全面协助指导老师与学生间的工作。

  做设计期间,组员之间有问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以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力。

  答辩时互相鼓励,支持,并帮助其他组员挂图、取图、拍照,充分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小组成员之间既增加了友谊与了解,加深了信任,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对于学生工作之后尽快进入角色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受到较全面的工程训练。

  指导教师应加强在毕业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其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各种有关的专业标准、规范和图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