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精)风险管理论文15篇

【 字体:

(精)风险管理论文15篇

(精)风险管理论文15篇

  现如今,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险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风险管理论文15篇

风险管理论文1

  摘 要:风险管理的回报 英国市场监管安排上一年将风险管理失利事例罚款进步超越7倍且在曩昔的10年里,澳大利亚的监管安排不断进步其关于公司风险结构的管理规范。 上一年,英国金融市场做法监管局就风险管理缺少及缺少恰当操控征收罚款2.92亿英镑,比较20xx年的3800

  关键词:风险管理的论文

  风险管理的回报

  英国市场监管安排上一年将风险管理失利事例罚款进步超越7倍——且在曩昔的10年里,澳大利亚的监管安排不断进步其关于公司风险结构的管理规范。

  上一年,英国金融市场做法监管局就风险管理缺少及缺少恰当操控征收罚款2.92亿英镑,比较20xx年的3800万英镑上涨77%。

  皇家内部审计师协会(CIIA)一份陈述显现,其间最大的处罚之一是对于英国第二大银行巴克莱银行,该银行因企图操作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被罚款约6000万英镑。

  “金融危机和比方经过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和利率交换不当出售的丑闻都表明晰单薄的操控很简单致使不恰当的商业做法,极点状况下,乃至让潜在的犯罪做法被疏忽。”英国皇家内部审计师协会首席履行官伊恩·彼得斯说。

  认识遵循

  运营风险管理的失利被公认为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首要因素之一,直到如今,仍可以感受到其带来的影响。

  这种失利给安排和社区形成的财政和名誉危害表如今很多方面。

  英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BP)恰是其间的代表之一,21世纪初一系列的灾祸终究致使20xx年4月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爆破的发作。气体爆破形成11名钻井工人丧生,49亿桶石油泄漏,形成不可估量的环境损坏。美国政府查询发现不良的风险管理是灾祸发作的因素之一。

  现在BP仍在清理烂摊子—环境和经济方面—一起致力于重建其商业和品德名誉。

  比较10年前,如今风险更明显地取得安排的思想者和实践者的高度注重。与其说由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倒不如说是文明疑问:所以,它需求来自高层和董事会的切身领导。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把风险管理,连同杰出的本钱管理,一同作为安排审慎管理的根本。

  “推重风险管理的文明答应大家提出疑问并揭露通明地陈述状况。”风险与合规参谋、曾任澳洲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国家合规事务部主任的彼得·怀尼提如此表明。

  风险管理需求与完成事务方针同步进行,而非视作避免欠好的事情。怀尼提说,“当你处于风险已知的环境中,风险发作之时接到陈述,且不存在隐藏信息,这么你更有也许确保事务运营的顺畅。”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陈述称,具有较强的风险文明的安排存在着某些共性。

  首要,安排供认风险的存在,与股东乃至监管者进行内部评论,当然只要自傲的管理者能做到这些。第二,他们鼓舞通明。“最佳的文明会活跃寻求信息和评论风险,将发现潜在疑问作为每自己的职责。”最终,具有强风险文明的安排确保了对风险的尊敬心情。”

  KPMG风险咨询主管合伙人迈克·里奇亦附和,假如公司想建立强大的风险管理文明,需求在最上层确定基调。

  “首席履行官、首席财政官和首席风险官都需求令人信服地、从战略层面、揭露地表态支撑有用风险管理。”里奇说,“当高层议论它的时分,大家便知道他们是仔细的。”

  比方,假如首席履行官是风险委员会的一员,则需求参加会议。“在安排中,假如风险管理呈现失利,通常也会看到高管不行注重的现象。”里奇说。的确,风险管理请求高管有必要参加平时活动并实在许诺。

  至关首要的是,风险管理履行委员会可以就风险提出一般性定见,里奇指出,可以经过风险情景剖析以及权衡“黑天鹅”事件对公司战略带来的影响。

  但关于平时运营的风险,事务部分的司理及其部属更善于辨认。“他们是唯一可以预判他们特定事务环节也许发作啥的人。”他说。

  一起,在该层面上,风险决议计划时,也许由于管理者的成见发作重大疑问。

  自己成见会影响工作中的决议计划。悉尼大学教授、加州大学商业立异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丹·罗威洛着重,即便最具有社会经验的人有时也会由于内部成见做出过错决议计划,一个多见的过错便是过火夸大项目成功的也许性和忽略它失利带来的坏处。高管们需求认识到,乃至经验丰富、才能杰出的司理也也许判别失误。一个规范的决议计划进程,而非单个天才成员,才是达到杰出战略的要害。

  相同,荷兰银行一向雇佣心理学家以查询做法和文明如何影响金融安排的.体现。银行认为风险通常体如今公司决议计划进程傍边。

  这个观念得到一个中期项目(项目周期为20xx-2014年)陈述的支撑—平衡可继续的决议计划并不老是显而易见的。陈述罗列“不充分的风险认识、团体达观心态、管理层操纵和职工依从、对一致、退让与和谐的激烈追求”等依据,指出一些决议计划并不契合公司的战略方针。

  建立结构

  罗威洛指出,很多中层管理者存在一些根深柢固的成见,致使公司失掉很多时机。

  奖赏机制通常致使项目司理“躲避风险、不肯忍受不确定性,乃至抛弃一些潜在收益远远大于潜在丢失的项目”。

  风险讨厌心情阻碍立异,影响赢利,形成很多公司躲避风险的首要因素便是忧虑丢失。

  “恰当的风险躲避水平取决于出资的巨细,”罗威洛说,“首席履行官就规划较大、共同的出资项目做出决议计划时通常选择躲避风险,而非过火自傲—当然他们也的确应当如此,由于一旦失利也许为公司带来无穷的财政丢失。比较之下,中层主管在中小规划出资决议计划之时应当坚持对风险的中立心情。此等规划项目的出资决议计划即便失利也不会使公司堕入财政窘境—而躲避风险将摧残生长和立异的也许。”

  里奇说,奖赏机制的建立需求确保职工因有用管理风险被奖赏,因无视风险管理而被赏罚。

  “假如呈现过错,那些当即自动应对、参加其间并摆上台面处理的人应当被认可并奖赏,而非由于担任的事务也许出错而被赏罚。”他说,“风险管理老练的一个特征便是安排自动供认状况出错的现实,并具有处理这些疑问的才能。”

  管理层需求供认并面临风险,以赢得职工的尊敬。“风险部分的应战之一是不一定配备安排中才能最强的人。这有点像停车场,”里奇说,“一个合格、老练、被认可的风险部分应当可以处理而非消沉应对风险。你期望他们经过合作来辨认、剖析和处理风险。”

  这相同适用于内部检举。澳洲会计师公会专业规范和管理方针参谋伊娃·查瑞杜表明,安排傍边通常不鼓舞职工向外界发表风险。

  她说,很多安排的文明便是不议论坏音讯。

  “当大家向上陈述时,他们倾向陈述好的音讯,”查瑞杜说,“这么的职工会被视为不忠乃至要挟安排发展。但是风趣的是,这些检举者的动机大多是想维护安排并阻挠不品德做法的发作。”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指出,每个公司都需求一个《内部风险偏好声明》。风险管理部分需求配备有实力、经验丰富的职工,取得董事会的支撑且具有很强的指令履行才能。

  风险结构则需求强有力的风险管理,这也是监管安排赋予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首席履行官的首要职责。

  监管安排表明,董事会设定的规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司文明和管理。

  光说不练

  本年早先的一项查询显现,风险管理在大多数公司的推动不行敏捷。

  毕马威发现全球被查询的近1100名C级高管傍边,只要66%的公司常常或继续将风险管理融入战略规划傍边。高管们表明,他们本身非常注重风险管理疑问,但查询显现很多公司并没有付诸行动。

  不到五分之一的被查询公司具有正式的风险偏好声明。KPMG认为,没有风险偏好阐明,很难调整风险。

  约42%的受访者表明缺少技术是集成或结合公司风险操控部分的首要妨碍,而43%的受访者表明风险管理和薪酬之间的相关性恰当单薄。

  受访公司表明,他们的最大风险来自于方针压力和监管环境的改变,约60%的金融服务公司把该风险视为首要疑问。

风险管理论文2

  摘要:

  工程咨询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项目开展前决策和项目实施运营管理具有重要地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按照风险管理一般流程,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风险因素和因对措施两方面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其风险管理展开了一定深度的策略分析。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思考。

  关键词: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1、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成为建筑行业的公示。这样促成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工程咨询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竞争,加大了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风险。因此,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活动从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的关键,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社会需求、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改革重要方向。在现代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中,企业如何针对自身产品单一、资金问题等进行险管理工作是决定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影响建筑工程市场科学发展的关键。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的繁荣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造成了咨询企业的市场竞争加剧。邱林在阐述了工程造价咨询执业风险含义的基础上,归纳了工程造价咨询执业风险的种类,最终探讨了风险防范和规避措施[1];张术祝等人在分析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对策和重点[2];李茜以工程咨询企业的合同风险管理为切入点,结合案例进行了合同风险识别与评估[3]。因此,本文在总结了工程造价咨询存在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2、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风险含义

  工程造价咨询风险是指,与工程造价咨询相关的所有单位,由于工程造价咨询产生的影响而承受损失的可能性。而本文所谈论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风险主要是针对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提供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或企业)所可能承受的损失,是指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提供工程造价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导致咨询服务的成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过大,使企业承受经济和企业名誉等诸多方面的损失。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风险管理,不仅对咨询企业有较大影响,而且对工程实体以及其他工程参建单位有重大影响。比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出具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咨询报告出现重大错误,则工程项目从项目立项时就有巨大问题,极易导致项目从开始就失败,对国民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工程咨询另一个主要工作就是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PPP实施方案等咨询成果,如果工程咨询企业无法科学管理企业内部风险,无法科学、准确地出具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PPP实施方案等咨询成果,极易造成PPP项目无法落地,对于地方政府决策和发展、私人资本方等造成巨大损失。

  3、工程造价企业咨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在企业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过程中,风险是指造成企业所提供的造价咨询成果与实际情况偏离度增大的不确定性。结合笔者参与的多个工程咨询管理项目实践,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常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企业内部工程造价咨询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工程造价咨询是一项知识面涵盖广同时具有很强技术性和专业性的知识型服务,工程造价咨询执业人员应当是具备系统的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工程技术等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许多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了降低人事成本,没有对造价咨询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进行严格的限制,许多人员的业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同时,企业也不重视在内部开展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欠缺专业理论知识,无法及时地对知识构架和技术方法进行更新,对新定额、新材料、新技术、新规范的掌握落后,容易造成信息掌握不准确或不完整,加大了工作失误的可能性,最终导致风险[4]。甚至有工程咨询从业人员分不清建筑安转工程费、工程费用、建筑工程总投资、其他费用等概念,在可研中“乱算”,对工程咨询企业的商誉造成巨大损失,更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2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主要包括有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履行风险。法律风险是指由于合同中专项条款中的应用和引述较少,难以与地方立法融合,可操作性较低,在合同的适用性上容易出现歧义,造成合同争端;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竞争机制,咨询企业市场地位中往往处于劣势,身为付款方的委托人常逼迫受委托方签立对己方有利的合同,例如不合理压价、对委托方的责任和义务描述较为简单,而详细描述受委托方的责任、义务以及应当赔偿的违约金等,从而加大了咨询企业的合同风险;履行风险是指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违反签订合同中的责任义务,或超出合同条款行使权力,并造成了损失,或没有正确履行合同中所应尽的职责,给相关单位造成了损失。

  3.3违反职业道德

  部分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没有较强的法制和道德观念,工作过程中没有遵守职业道德,常常因为谋私而弄虚作假或违规操作,损害相关单位的利益。部分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为了迎合业主的要求,违反职业道德,咨询的成果往往是“可批性报告”。在笔者多年工程咨询管理经验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3.4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

  我国的工程咨询行业在近些年发展飞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也缺乏起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与国际上大型的工程咨询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监督能力和制度执行力较低,控制制度的实质性测试工作较少[5]。

  3.5没有建立严格的复核制度

  为了保证咨询工作准确、完整且可靠,应当对咨询工作成果进行严格的复核。但由于咨询工程的成果较为复杂且内容较多,将复核工作交予以为一位复核人员独立完成,容易出现差错,所以应当建立完善的多级复核制度,如三级复核制度。但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复核制度,没有实施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导致工程造价咨询的复核制度流于形式,出现复核人员不审核或不负责的情况。

  4、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4.1提高企业内部工程造价咨询人员业务能力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当意识到企业内部工程造价咨询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人才培养对企业发展以及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决定性作用。工程造价咨询需要集管理和技术知识体系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涉及众多的专业领域,这要求企业进行具有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法律、实践经验以及职业道德等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使团队能够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满足受委托任务的需求。企业应当通过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方式提高企业内部执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完善执业人员基础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应当保证其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更新,不应忽视执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和培养。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工程造价咨询人员业务能力,来有效规避工程造价咨询风险,增强面对风险时的处理能力,从而降低造价咨询风险[6]。针对现代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首先强化自身的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流程与方式,促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通过注重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质量以及完善的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另外,针对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特殊性,企业还应加强对相关法规政策以及技术经济标准的了解与熟练掌握。使企业能够接受工程建设各方委托,丰富企业产品线,促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同时通过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通过创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加强奠定基础。

  4.2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加强合同风险的应当从竞标报价策略、项目团结人员以及项目实施方案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以合理的竞标价降低经济风险,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项目,应当采取不同的竞标报价策略,风险较高的项目应当采用高竞标价策略,使项目风险发生时降低企业的损失。风险较低的项目采用低竞标价策略,为日后与委托人的良好合作关系打下基础;其次,应当合理进行人员配置降低履约风险,在拟定项目执行团队时应当优先考虑由国际认证的注册人员,项目团队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决定能否履行合同约定的关键因素;最后,应对合理制定和审核项目执行方案,应当根据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企业的优势,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而不是套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标后应当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跟踪,降低合同履行风险。

  4.3完善企业咨询产品质量保证机制

  造价咨询产品质量保证机制是为了确保咨询服务质量,降低咨询服务失误,减少公司风险而设置的一系列措施。该机制应当从获得咨询服务开到咨询项目完成向委托人提供咨询产品的全过程中,通过检查、复核、验证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以保证造价咨询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众多工程咨询公司质量保证措施的实践中,三级复核制度是保证企业咨询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之一。所谓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咨询服务的成果应由咨询人员自检、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复核的逐级复核程序。企业应当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必要的职责划分,将复核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与咨询公司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挂钩,确保复核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避免三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若企业每一项咨询项目的执行都能严格实施三级复核制度,那么企业的产品质量就会有所保证,使企业的工程造价咨询风险大幅下降。

  4.4加强政府主管单位和社会行业协会的监察和管理

  政府主管单位和社会行业协会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和法律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或企业的不端正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坚决维护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秩序,确保造价咨询企业规模和人员素质的真实性,对违法从业和越级接收委托等不良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避免部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通过挂靠外地公司到内地从业而扰乱咨询市场秩序,导致工程造价咨询含义恶性竞争,行业风险上升的现象发生。相关部门应当对咨询公司承包的咨询业务进行备案,将项目执行的情况与公司的信用相挂钩,当咨询成果出现问题,应当及时对公司信用情况进行扣分。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部门和单位应当对咨询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当确保公平公正,奖罚分明。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处罚,对信用良好咨询产品质量高的企业进行表彰。并在有关信息网站上进行公示。以此,来保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降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不良行为,降低工程咨询风险。

  5、结束语

  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行业内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风险管理的优劣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必须要意识到风险管理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避免企业承受经济或名誉上的损失,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工程造价咨询风险,针对咨询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企业应当通过建立咨询产品质量保证机制、加强合同风险管理、重视咨询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等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以搞品质的服务和信誉实现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林.工程造价咨询执业风险与控制探讨[J].建筑经济,20xx(12):73~76.

  [2]张术祝,李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15).

  [3]李茜.工程咨询企业合同风险识别及防控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xx.

  [4]魏健明.全过程工程咨询关键环节的风险识别探讨[J].建筑与预算,20xx(11):16~18.

  [5]李远楠.工程咨询的风险分析与评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xx(3):133~134.

  [6]李莉.浅谈造价咨询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的服务与专业能力提升[J].建设监理,20xx(12):17~20.

  作者:吴基胜

  单位:大悟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站

  阅读次数:xx人次

风险管理论文3

  摘要:目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探究该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收治的80例患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手术护理方法进行,不实施任何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意识的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因素认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显著提高风险因素认知率,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因素;满意度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承担着救治重要疾病患者的重任,同时在具体的手术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从而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这就导致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十分复杂且存在危险因素,因此,需要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意识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险因素认知率,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究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本院手术室收治的80例患者,分组进行护理管理对比,现将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手术室收治的病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均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所有患者均具备手术指征,其中行急诊手术25例,择期手术55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手术护理方法进行,不予以任何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推行风险意识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2.1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知识,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懂法、守法,不断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与继续教育,增强护理人员慎独能力。

  1.2.2加强人性化管理,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人性化管理是树立医院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在手术室内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打造一个积极、和谐、团结的医疗团队,从而保证手术质量及效果,赢得患者的好评。而在具体的人性化管理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护士长应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合理排班,排班的标准根据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强度、技术要求等,实行弹性排班,新老护士相互结合,实现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实现工作中的互补。及时发现和肯定每个护士的优点,适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1]。

  1.2.3实时监控,保证手术质量

  在科室内向每位护理人员强化“零缺陷”的工作理念,进行实时监控,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加强有效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定期向患者进行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听取各科室的意见,另外,还要做好手术室物品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质量。

  1.2.4做好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安排

  对于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应争取一切的时间尽早安排。及时准备急诊手术台,发挥其应急作用,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避免手术人手缺乏而延误手术时间。

  1.3观察指标

  风险因素认知情况、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满意情况。其中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产生的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分别进行t和χ2检验,组间进行独立样本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风险因素认知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得出,观察组的风险因素认知率高达100%(40/40),对照组风险因素认知率为72.5%(29/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得出,观察组中共有2例出现风险事件,1例出现压疮、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共有15例出现风险事件,其中4例压疮、6例感染、5例下肢静脉血栓,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手术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一般病情变化快,需要对患者进行伤病处理、护理操作、抢救配合等一系列的工作,其中操作护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手术室护理工作关系到手术质量及患者的效果,因此,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有大量研究显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风险意识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大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风险因素的认识程度,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2]。本研究中观察组将风险意识应用到手术护理管理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风险因素认知率明显高于不进行风险意识管理的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综上所述,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意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婧.浅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和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xx(01):133.

  [2] 杨国容.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xx(01):143-144.

风险管理论文4

  1.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院方因素

  (1)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规章制度是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保障,是科学操作工作流程的重要依据,我国大多数医院目前直接照搬国家的护理规章制度,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变通,院方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院的规程,并严格执行。

  (2)缺乏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预防、控制医疗纠纷,但大多数医院在此方面存在欠缺,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没有相应的紧急处理方法,事故很容易进一步扩大。

  (3)医院设施设备不配套。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满足产科护理工作的需要,但是由于经费等原因,部分器械相对陈旧,再加上器械故障维修不及时等都会降低护理工作的水平,产生安全隐患。

  (4)护理人员短缺。产科不仅要护理产妇,更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来照料新生婴儿,面对什么都不懂的婴儿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时间,可是人员的短缺会造成现有护理人员工作量加大,工作时间延长,得不到适当的休息,疲劳工作容易出错。

  1.2护理人员因素

  (1)技术不扎实

  护理技术如产后观察,乳房护理,新生儿观察,婴儿保暖、沐浴,婴儿头皮静脉穿刺等都需要扎实的技术,需要通过长期的实际操作,经验积累才能做到护理工作的及时准确,保证母婴安全。

  (2)个人素质不高

  护理人员工作不够仔细谨慎,责任心不足,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如观察不到位出现异常未能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发放药物错误或者未能按时发放;更有甚者报错婴儿等事故。

  (3)记录文书不够仔细

  产科的护理工作记录常常会因为急诊分娩或者抢救新生儿而耽误,再加上护理工作繁琐,基本的文书登记更加不受重视。但是文书是一项关键的评价依据,要做到字迹清晰、时间准确、记录详尽、责任到人,保持文书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文书是最可靠的证据。

  (4)医患沟通不顺畅

  产科护理的特点不仅要护理产妇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产妇的心理变化,产妇由于特殊时期,情绪相对不太稳定,家属也处在焦虑状态,如果此时的告知、解释不及时准确,不能选取合适的沟通技巧,很容易引起产妇的紧张、恐惧,造成家属误解,一旦发生意外就会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1.3患者因素

  部分产妇对于医生的嘱托不认真对待,不按时服药,不遵医嘱,擅自外出,有可能会发生跌倒受伤等意外,有些产妇与家属对医院不信任,"宰客"心理时常存在,抗拒检查,不配合治疗;另外产妇与家属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期望过高,觉得应该事无巨细、百般呵护,容易形成心理落差,产生不满。

  2.安全管理建议对策

  护理安全工作直接影响着护患关系,对患者的人身安全以及医院的经济社会效益都至关重要,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防患于未然。

  2.1加强医院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引进应用先进的设备仪器提高了孕产妇的.就医保障,同时要对现用设备定期检查测试及时发现问题,以保证设备故障时能得到有效的维修,确保仪器设备数据的科学性,确保诊断无误;孕妇行动不便,因此病房设置布局要合理,走廊过道中不得有障碍物,灯光光线应充足,地面保持干燥,可张贴一些生产相关小常识和鼓励性言语,创造一个安全又温馨的环境。

  2.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无规矩不成方圆,院方应挖掘本院体制中的漏洞与不足,加强相关护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完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职责,规范护理操作与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可以在产科设立安全管理小组,利用查房、例会、总结等时机展开讨论,交流护理心得,并对护理中的违规操作及时通报,纠正偏差与错误,减少护理风险。

  2.3展开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风险意识培训通过讲座、专家培训、网络平台等对产科的护理人员包括实习人员和陪护员进行统一的护理安全、护理卫生法规的教育宣传,制定相关危急重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流程,让全体护理人员能够自觉遵守规定,养成主动维护护理安全的思维模式,提高工作风险预见性。

  (2)技术知识培训专业的护理知识以及娴熟的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可以组织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培训、参观,学习先进的护理技术,掌握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经验,参加护理急救模拟训练,开展教学分析探讨患者病情,解析护理中的难题,防范护理缺陷。

  (3)沟通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说话技巧,时刻注意观察产妇动态,多与产妇交流,缓解其紧张情绪,切实履行各项告知义务,做好健康宣传教育,改善护患关系。

  2.4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补充护理队伍欠缺,科学安排班次,避免工作过劳。

  2.5严格管理护理记录,保证记录清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避免隐匿、修改、销毁记录,提高记录书写质量。结语实行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同时对护理人员自身也有一定的职业保护作用,减少护理差错,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

风险管理论文5

  【摘要】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本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率的高低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利率的变化对金融参与者是一种风险。本文通过对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和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使人们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活动中能更好地预测、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稳定和增加收益。

  【关键词】 利率;利率风险;风险管理;风险规避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市场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复杂。资本市场充满着收益诱惑和风险干扰,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迫使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价格、利率、汇率等风险。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家为了调控市场经济,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利率这种金融工具的调控作用。

  一、金融市场利率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利率是资本使用权的价格,即借贷资本的价格,它实质上是金融资产价值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的道路,但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一)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

  资本供求是影响利率高低最重要的因素。存贷款利率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变化关系密切。1985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调整与价格水平、经济增长变化大体上一致,其中利率调整与CPI变化的同步性与GDP增速的同步性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利率调控更加关注通货膨胀的变化。如20xx年的利率调整,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变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999-20xx年,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压力较大,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连续下调,债券市场收益率随之下降。20xx年宏观调控以来,债券市场利率出现两次较大幅度的变动:一次是在20xx年9月,市场利率大幅度跳升;一次是在20xx年3-9月,市场利率迅速下降。还有20xx年的利率调整,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政策效应。此外,国际关系、国家利率管制等对利率的变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有些也是通过影响资本供求而影响利率的。

  (二)金融市场利率的确定

  由金融资产价值所决定,市场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率=纯利率+风险溢酬

  风险溢酬=通货膨胀溢酬+违约风险溢酬+变现力溢酬+到期风险溢酬

  纯利率(又称真实利率)是指通货膨胀为零时,无风险证券的平均利率。通常把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视为纯利率。

  二、风险管理的重要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最后实际获得的收益可能低于预期收益,有些投资根本没有收益甚至血本无归。比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由于价格下跌,卖出股票时的价格低于买入股票时的价格,造成了投资的损失,这就是风险。又比如,在进行债券投资时,债券发行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甚至不能拿回本金,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这也是投资风险。当然,在专业投资者看来,风险并不仅仅是实现的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在他们看来,当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时也是风险。比如卖出股票后,股票价格走势高于预期的价格,即使卖出股票的实现收益高于预期收益,表面上没有损失,但是卖出股票也等于失去了获利的机会。因此对于卖方来说,实现的收益高于预期的收益也是一种风险。这里的偏离既可能是高于预期收益,也可能是低于预期收益。

  所以说,风险是指预期回报的波动性或离散度,是一种决策方案的结果的潜在变化,可能结果的变化越大,与此决策方案相关联的风险就会越大。

  风险管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我国经济改革在不断深化,经济环境还处于转型中,而我国的风险意识却相对薄弱,加强风险管理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国际形式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我国与国际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我国的经济也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式和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加强风险管理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而我国的利率水平与国际稍有差距就可能引发大量国际游资的套利活动,从而诱发金融动荡和冲击人民币的汇率体制,所以风险管理是尤为重要的。

  三、市场利率的变化与风险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本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率的高低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利率的变化对金融参与者是一种风险。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的供求情况,资本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减少消费和投资,利率下降会刺激消费和投资。

  利率风险是综合风险管理的所有方面——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资产与负债管理(ALM)、绩效评估,甚至操作风险的本质。

  一种利率风险策略可能是以一种方法构造从机构流出的现金流,这种方法就是银行连续投资于3个月国债,投资每3个月累积增加,通过这样为股东创造现金。

  20xx年2月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它标志着中国的市场利率和风险管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率风险管理也不再是演习,而是进入实战阶段了。

  在金融管制放松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与利率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利率风险并非仅仅意味着损失和危机,如果有良好的管理手段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它既可以成为赚钱的工具,也可以化减损失。利率风险应该是一种不确定性,类似商品价格随市场情况而发生波动,也是市场经济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存贷款利率的变化很大,尤其是20xx年,部分储蓄存贷款利率如表1—3所示:

  从表1—3可以看出,利率的变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相关的,也与国家的经济相联系。自1996年5月1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7次降息,而且国家还在1999年11月1日开征了利息所得税,税率为20%,当时一年期存款的税后利息只有1.80%。开征利息税也是对利息的调整,实际上也是降低利率。亚洲金融危机后,政府为了扩大内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xx年我国的GDP增长8%,CPI指数上涨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3%,但居民储蓄还在不断的增长,利率处于低水平,投资饥渴症由于机制转换已得到遏制,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充裕。随着个人购房人群比例的提高和住房按揭业务的快速拓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与按揭信贷有关,家庭资产与利率的'相关程度也越来越高。过去,人们剩余的金钱只能存积于银行或购买债券以求获得利息,个人和家庭对银行利率变动的期望是单向高的,在A股出现以后,由于利率的变动与股指的变动呈反向相关关系,因此部分持有A股的人群更希望利率向下变动。目前,在各个城市中持有股票的人群比例上海最高,在60%左右,个人购房人群比例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都超过了90%以上,所以前七次银行降息对家庭资产的影响程度是递增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为了遏制股市和房地产的过快增长,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存贷款利率又开始逐步提高,尤其是20xx年连续五次调息,且20xx年8月15日调减利息税为5%,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也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派生存款。也就是说,政府把利率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由于

  从20xx年开始股市和房地产的升温和通货膨胀,造成货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政府为了调控国民经济,所以用利率进行调整。

  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市场利率经常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有时难以预见,加上按揭贷款利率为锁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浮动利率制,所以每一次商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变动均会刷新每一个家庭的净资产数值。利率与我们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利率的变动给经济活动带来了风险。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各类借款都能顺利偿债,一旦利率上升,借款成本增大,就只有经营好的才能按时还款,而一部分将面临还款的困境。随着实际利率的提高,偏好风险的人将更多地成为银行的客户,而原来厌恶风险的客户也倾向于改变自己项目的性质,使之具有高的风险和收入水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利率的转变刺激客户将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活动,会导致拖欠贷款的可能性增大,造成还款风险。

  如,20xx年8月1日购入三年期国债50 000元,由表3可知利率为3.24%,20xx年到期还本付息,到期利息为50 000

  ×3.24%×3=4 860(元),而20xx年至20xx年存款利率不断提高,一年期的由2.52%到4.14%,三年期的由3.69%到5.4%,而这些损失的风险与债券本身的质量无关,它是由无法控制的货币市场的变化造成的,是由利率变化造成的。

  从整体来说,利率升高和利率波动会影响投资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但我国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我国目前金融市场是分割的,虽然利率的波动对经济活动有风险,但又是调节经济的一种见效比较快的方法。

  四、风险的测度与规避

  (一)风险的测度

  风险的测度一般用方差法,但是除了方差法之外,也存在着多种风险度量方法的替代,其中理论上最完美的度量方法应属于半方差方法。半方差有两种主要的计量方法:利用平均收益(Mean Return;SVM)为基准来度量的半方差以及用目标收益(Target Return;SVT)为基准来衡量的半方差,公式如下所示:

  SVM=1/kan[max(0,rm-rt)]2

  t=1

  SVr=1/kan[max(0,rT-rt)]2

  t=1

  因为,下半方差与投资者对风险的客观感受有一致性;如果投资的收益率不是正态分布的话,下半方差对风险的度量更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即使收益是正态分布的话,下半方差法也能够得到与方差相同的风险度量结果。

  (二)风险的规避

  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大多会选择风险小、信用度高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存款和国债,不少投资者认为,银行存款和国债绝对没有风险,利率事先已经确定,到期连本带息是少不了的。其实不然,就如此次央行加息,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国债,相关风险都会随之而产生,这里指的是利率风险。

  1.利率风险的预测。

  利率风险源于未来利率的变化,如能通过某种技术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利率,再通过金融工具加以应用,则可以完全规避利率风险,所以利率的预测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2.定期存款的风险规避。

  定期存款是普通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理财方式,一次性存入,存入一定的期限(最短3个月,最长5年),到期按存入时公布的固定利率计息,一次性还本付息。想来这是没有什么风险可言,一旦遇到利率调高,因为定期存款是不分段计息的,不会按已经调高的利率来计算利息,那些存期较长的定期存款就只能按存入日相对较低的利率来计息,相比已调高的利率就显得划不来了。所以定期存款的风险规避,最好是存入的期限不要太长,一年期比较合适,如果利率上升可以转存,再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每一笔的金额尽量不要太大,存期分布合理,这样也可以降低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3.凭证式国债的风险规避。

  凭证式国债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投资理财产品之一,因其免税和利率较高而受到追捧,不少地方在发行时根本买不到,于是不少人购买国债时就选择长期的,如5年期的。却不知一旦市场利率上升,国债的利率肯定也会水涨船高,如9月1日发行的20xx年四期国债5年期为3.81%,比同档次三期国债高出了0.32个百分点,如果买入50 000元的话,到期将多收入800元,并且国债提前支取要收取1‰的手续费,而且半年之内是没有利息的。所以购买国债时,为了灵活,可以买多一些短期的,如遇到利率的调整,经过计算,扣除了上述的因素后,如果划得来的话,可以提前支取转买新一期利率更高的国债。短期、长期进行搭配也可以分散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减少的风险。

  4.住房贷款的风险规避。

  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我国贷款利率又开始逐步提高,尤其是20xx年连续五次调息,而按揭贷款利率为锁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浮动利率制,每一次商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变动,购房付款就会随之改变,所以在利率不断上调的情况下固定利率房贷是一种规避利率风险的方法,因为在贷款期限内,不论银行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将按合同约定的固定利率支付利息。

  5.浮动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

  可以购买浮动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以规避利率风险。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渠道中一般都组合了部分国债、金融债券等,因此收益是会随着加息而向上浮动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类型也与存款相类似,属于期限、收益都比较稳定,风险不高的投资方式。这类产品的收益一般会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分为固定收益与浮动收益两种。在加息的预期下,可以选择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来规避利率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 宋献中,吴思明.中级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2] 吴汉洪,董红霞.管理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3] 熊剑.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课件.20xx.

  [4] [美]唐纳德·R·范·戴维特,今井贤志,马克·梅斯勒,着.朱世武,邢丽,译.高级金融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风险管理论文6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保险业保险资金运作的现状,分析保险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险运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险资运作;风险管理;资产负债回报率;投资渠道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保险公司的可运作资金不断累积,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拓宽保险资金运作的渠道,增加保险资金运作渠道成为保险资金运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步晚,体制不完善,在资本市场环境的影响下,保险公司资金运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也加剧了保险资金运作的风险,因此,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多渠道运作保险资金并且加强风险防范管理非常必要。

  2保险资金运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保险资金运作规模发展迅速

  保险资金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保险业制度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中国保险业获得快速的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0xx年12月底,保险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达到14.8万亿元,保险资金运作规模达到12.9万亿元,资金实力不断增强。

  2.2保险资金运作所占比例差异化较大

  从我国保险业发展历程来看,刚开始保险资金的运作渠道只有银行存款和买卖债券,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影响下,保险资金运作的渠道有所拓宽,有银行存款、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和基金等资金运作形式,但是在各渠道保险投资资金所占的比例差异很大,不利于保险资金运作的发展,影响经济效益。

  2.3保险资金收益率水平偏低

  保险资金投资运作渠道涉及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方面,受市场环境影响大,因为市场环境波动大,也造成保险资金收益率的波动,收益不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外的保险公司进驻中国,国内本土的保险公司也越来越多,各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因此各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缩小,利润空间小,投资渠道狭窄,因此,虽然我国保险市场大,但经济效益小,所以总体来说,我国保险资金收益率水平仍偏低。

  2.4险资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发挥稳定器作用,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良好

  随着保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保险业务的盈利空间将会逐渐缩小,因此保险公司要求发展,必须要加强资金运作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主要的盈利来源,保险公司盈利扩大,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险保障,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保险资金运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以后,监管部门要纠正偏激进的投资,守好投资风险的底线,防范投资风险,规范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真正发挥保险资金的稳定器作用,促进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3保险资金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资产与负债匹配不合理

  与银行类似,保险公司也属于负债经营,而且长期负债的比例很高,并且负债规模大、期限长,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有收益稳定的长期资产来适应投资主体的资产负债要求。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比较缺乏长期的投资产品,而且在产品期限的结构方面,长期债券的供给量不足,所以保险公司很难通过资产负债匹配来防范利率风险。而且由于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结构不合理,导致多数资金都投资于收益率较低的短期投资,因而更加深了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问题。

  3.2缺乏专业投资管理人才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对员工和管理层的考核重点都放在了承保收入方面,也长期将发展保险业务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因此保险公司在承保、理赔和内勤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物力,占比非常大,但是却缺乏对险资投资管理人才的重视,内部长期缺乏专业性、技术性的投资管理人才,没能组建一个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团队,因此,公司在保险资金投资方面缺乏专业的分析和指导,影响保险投资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加重了投资风险。

  3.3外部环境严峻,资产配置和投资风格偏激进,加剧投资风险

  保险资金进入市场后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外部环境和风险形式,一些保险公司在治理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一些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复杂且不透明,往往存在着“一股独大”的问题,个别的控股股东把保险公司当作“融资平台”,采取激进的产品设计和销售策略,因此造成了激进的资产配置和投资风格,盲目投资一些不相关的产业,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成本,偏离了审慎稳健的投资理念,不重视因此引起的风险问题,加剧了投资风险。

  4保险资金运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4.1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优化保险资金投资结构

  有效促进保险资金运作的发展,必须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投资渠道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投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我国新颁布的保险法已经规定保险资金运作可以用于对不动产的投资,不动产投资是期限长且流动性小的投资手段,符合资产与负债匹配,能够实现分散风险和增加收益的效果。根据国外的投资经验,具有稳定性好,收益性高的贷款投资是一种适合保险公司的投资产品,不仅能够提高资产负债匹配度,还能因此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保险业务发展。从我国国情出发,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而新兴产业的运作时间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是一种非常适合保险投资的一种长期投资产品,而且新兴产业的安全性非常高,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促进保险资金运作长期稳定的发展。

  4.2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借助上市融资等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一直是保险资金运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实施资产与负债匹配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利率风险。从保险公司内部来说,应当建立起专业的,适合资产负债管理的组织架构,将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相对应,实现资产管理和资产投资部门有效的结合,杜绝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发生,并且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产品的定价、设计及投资策略,能够及时把控投资运用和风险控制情况。20xx年,保监会起草了《保险公司资本补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普通股、优先股、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债务性资本工具、应急资本、保单责任证券化产品、财务再保险八大类资本补充渠道,打开了保险公司资本工具的创新空间。上市保险公司另有定向及公开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境外上市的保险公司还可选择永续次级债等融资工具,进一步丰富了保险公司融资渠道,可以有效控制险资投资风险。

  4.3加强专业性、技术性投资人才的培养

  保险公司应该调整公司人才战略,加强对专业性、技术性保险投资人才的培养,组建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保险投资团队。专业的人才能够在保险投资方面给予专业的分析和指导,能够有效降低资金运作的成本,能够有效规避投资中的各种风险,使保险资金运作更加高效和安全。并且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人才优势,优化公司内部的人才结构,促进保险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

  4.4创新保险监管手段,纠正偏激进投资,促进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要提高保险资金运作监管水平,要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外国先进的发展经验,在加强保险监管手段方面要注重创新,利用和推广先进的技术在保险投资监管方面的运用,不断提高保险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在股票投资监管方面,将股票投资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种情形,并对这三种情形实施层层递进的差别监管,以风险控制为着眼点进行综合监管,防范风险失控阻隔风险蔓延。督促资产配置和投资风格激进的保险公司停止激进业务,内部加快整改,严守风险底线,真正发挥保险的稳定器作用,促进其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5结论

  中国的保险市场大,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也很大,为保险公司资产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因此,保险公司应着力解决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拓宽投资运作渠道,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运作的发展,同时加强保险资金运作的风险管理,实现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天,张楠.我国保险企业资金运用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xx(19).

  [2]张昭熙.从风险视角看保险资金的运用及监管[J].现代商业,20xx(17).

  [3]李振鹏.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研究[J].华北金融,20xx(3).

风险管理论文7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介绍

  金融衍生工具,英文为(financial derivative),也叫做“金融衍生产品”,通常由传统金融工具衍化和派生,不独立存在,它的价值主要依附于基础金融产品,概念与之相对应,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变动。金融衍生工具是虚拟产品,这里的基础产品即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又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体现了双重虚拟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交易与否约定在未来时间。因其交易过程只需远远小于合约金融的部分保证金,所以具有杠杆作用。它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国际金融安全受到威胁,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产生,40 多年的实际案例表明,它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秩序、通信行业的发展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几种常用的金融衍生工具有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同、互换合同。商业银行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在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日益扩大。金融衍生工具的合理运用有效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增大了市场经营效益,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主要有外汇类和利率类,外汇类金融衍生工具有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利率类金融衍生工具有利率互换、债券远期及远期利率协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运用现状和风险

  在最近几年里,国家对商业银行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在商业银行顺利发展的同时又健全了我国的经济体系,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空间。我国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有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创新,品种多样,产品经营领域不断扩大,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由于机制不健全方面引发的风险问题日益突显起来,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商业银行增加收入的同时,又有一定的风险性,操作不当,带来的是致命的损失,可谓利弊同存,这也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谨慎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保证其运用所达到的效果,把商业银行运营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下面我们来认识下金融衍生业务几种风险。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在这里主要是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的业务运行过程里,由于对方违约亦或是履行合约能力丧失导致的风险。信用风险某种程度上主观因素多些,我国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万一有信用方面的不良状况出现,信用道德规范不到位,必然导致商业银行影响的正常经营,甚至严重时会恶性循环,导致金融危机。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差,常自然存在,但因其涉及范围广,带来的危险严重性大,主要的影响市场风险因素有汇率、利率及金融产品价格等,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限制了股票和商品类投资,利率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决策机构不健全、利率的确定和主体错位导致的重新定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多,可控性差,如果存在投机因素,风险更是不可挽回,甚至是破产的威胁。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者的信心很多是有联动效应的。

  此外,由于客户导致的期权性风险,法制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规范、数据信息不完备、过度投机、高端人才缺乏等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主要在数据分析层面上,很少针对业务进行前瞻预警分析,指导性意义匮乏,如何让金融从业者面对市场不再陌生,运用杠杆作用对冲市场风险,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市场的活力,完善定价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金融衍生工具运用的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

  对于银行来说,风险的防范是头等大事,因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客观存在和可能带给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严重后果,我国的商业银行更应该客观看待金融衍生工具,充分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经济实力,参与的必要性,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带给商业银行自身的机会与利益和影响力,适度地运用,降低对冲风险时的时间滞后性。许多失败的案例都是由于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认识不到位、拥有侥幸心理、缺少事前的市场调查,认真进行金融衍生工具的业务经营,权衡利弊,建立正确的心理,及时对于参与的各项经验和不足进行考评,反复推研,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杜绝危险操作,拥有稳定的心态,平稳经营,才能确保金融衍生工具的合理运用。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业务具体操作流程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商业银行首先要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金融衍生工具也不例外,明确交易的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额、制定风险值是最基础的,在运用的过程中,制定严格的操控流程和风险管理办法,最后要有系统的评估机制和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考虑到任何制度、流程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尤其是面对的是变化莫测的金融市场,更要不断地修正、规范和完善。

  (三)注重人才内生力量培养,组建专业团队

  金融工具的风险都具有专业特征,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术语、模型、公式,要求参与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作支撑,衍生工具的合理运用需要的是要掌握财务、经济、市场、社会、政治、法律等综合领域的复合型分析人士,要有复杂的知识储备。目前,我国国际金融领域对金融衍生工具运用的人才较多,国内商业银行也可以将目光放远到国际市场,参考发达国家的运营模式,吸取经验,少走弯路,也可以引进具有海外市场实战经验的人加入到操作团队中,优势互补,加强合作,构建完美团队。

  (四)金融衍生工具运用的注意要点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缺少的风险规避产品,它的业务的整个操作流程需要涉及多个外围机构,需要面临多方面的不可预知、不确定性风险。综合人才、服务、资金等各方力量、了解信息、利用资源对具体的业务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具体操作层面上,决策层面上,都要有精准要求、周密的考虑和系统的研究,一旦失误,都将产生巨大损失,市场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瞬息万变,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动向,抓住机会、规避风险。金融衍生工具永远是利益与风险并存的载体,在机会与损失的博弈中寻找均衡点,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在现有的业务水平上不断提高,科学管控风险。

  四、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经济形式瞬息万变,如何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来锁定利润、维系经营、进而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共同关注点。针对经营品种的共性,认真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从源头控制风险,在各个环节和流程严格把关,争取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将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规避风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既是一项真实的系统科学,也是一项微妙无形的艺术,只有静心专研过,衷心热爱它的专业人士才能够很好的驾驭和运用它,在进行具体业务操作时,综合考察了执行者的理论、经验、心态、敏锐的洞察力,先知先觉能力,大局驾驭能力。执行者的正确操作,带给企业的是提高效益、健康发展,企业发展带动的是社会整体进步,经济繁荣。总之,如何正确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把控财务风险,让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健康发展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鉴于本人理论与经验的局限,在此只是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以此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同仁参与进来,共同为金融市场建立良好的运营环境,为我国商业银行经济繁荣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献策献力!

风险管理论文8

  肾内科的病人往往病情较重,并发症多。做好安全隐的及时解除,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开展优质护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尤其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更显示护理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促进患者的安全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几年来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作一概述。

  1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l.1安全设施不完备

  肾脏内科病人多有水肿、消瘦、营养失调等问题,如病区没有完善的安全设备,摔伤、跌倒、坠床多种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1.2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因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机会就多。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重视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

  1.3目前护理人员的配置无法满足病人应享受的权利护士在医疗活动工作中负担着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同时又承担着大量的护理工作任务;下班回家后又扮演着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护士少,护理工作任务量大,服务不到位,病人不满意,护士都在超负荷的工作还导致护理纠纷增加,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这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要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使她们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

  2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2.1坠床、摔伤、跌倒的护理

  由于患者营养失调,感觉运动障碍,如肢体功能障碍、步态不稳、视力模糊、意识模糊及躁动所致。入院时做好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情况、自理能力、活动耐力及既往史的评估。根据病情及评估结果指导患者采取适宜的活动。保持病室及床单元安全、整洁、室内光线充足、柔和,无危险物品。生活物品摆放有序,易于患者取用。嘱患者穿防滑鞋,湿性拖地后避免不必要的走动,离床活动时有人陪护,避免睡前大量饮水。对于危重患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以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应有家属24小时陪护,必要时使用床栏和约束带。若病情需要使用约束带时,填写《约束带使用告知书》。挣得病人家属的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约束带时应注意肢体处于功能位,每两小时放松一次,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血液循环。

  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护士及家属应根据其自理活动情况及日常生活习惯,关心、督促和帮助其进行日常生活和个人卫生料理,如洗脸、刷牙、更衣、修剪指甲等。

  在进行行走训练时,应注意防止跌倒造成骨折或其他更严重的损伤。在进行日常生活料理时,应给与患者充足的时间,切记催促,不要让患者擅自离开安全的环境,以防不测。

  功能锻炼时有人陪护且强度要适宜,患者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征候,不要过度活动导致体力不支而发生意外。

  病房夜间开启地灯,病区夜间光线柔和,病区要使用安全警示标示(如在卫生间、洗漱间及楼梯间)病人下床时要先坐在床边休息后再下床活动,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教育。

  若已经发生跌倒、摔伤、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时,应积极采取急救措施救治患者,并按我院的'《不良事件上报流程》进行上报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积极总结经验,采取防范措施,吸取教训。

  2.2各种管路滑脱的防范护理

  肾内科的患者因病情变化及病情需要,身体上会安插多种导管。对有管路的病人,我们要告知患者放置管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其养成主动保护意识,并给与怡当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指导患者保护好管路。所有管路均需标示明确并妥善固定(使用各种固定装置),每班测量管路的长度并严格交接班,对躁动患者取得家属同意后给与适当的约束和使用镇静剂,以防止管路的意外脱落,以免再次插管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若已经发生管路滑脱的不良事件时,配合医生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将管路滑脱造成的伤害减小。并按我院的《不良事件上报流程》进行上报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2.3并发症的护理

  肾内科的病人由于长时间卧床,营养失调,活动受限等易导致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3.1压疮护理对策

  预防压疮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护理工作中应做到六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要过度清洁,损害油脂分泌;用温水及中性清洁剂;皮肤干燥者涂抹润肤露;易潮湿的皮肤可使用保护膜及保护粉;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机械性的损伤,避免拖、拉、推等现象。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曰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减少压疮的发生。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蘸少许红花酒精用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皮肤,压力均匀地按向心方向环形按摩,由轻到重,每次按摩3到5分钟,已压红的软组织或已发生的压疮,只能用上述方法在周围按摩。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背按摩。

  减压护理: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对易于发生压疮的患者应卧气垫床,并在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垫气垫圏、海绵圏或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等。患者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可在患者大腿下垫软垫。在高危人群(危急重症、长期卧床等患者)可能受压的部位预防性的使用溃疡贴等给与减压保护,等自然脱落时再给与更换,一般为7-10天。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易发生压疮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患者,应考虑进行鼻饲或静脉补充。

  健康教育:护士与家属一起对发生压疮的可能性作出评估,家属要了解皮肤护理及压疮的关系及其发生、发展和护理知识。让患者和家属边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护理。入院时做好压疮风险评估表(Braden评分i压疮风险评估10-12分为高危,应每周评估一次39分为极高危,每3天评估一次。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重新评估。

  2.3.2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患者下肢抬高,早期被动活动患者下肢;使用弹力绷带或者穿弹力祙,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在患侧下肢输液,引起静脉血栓;遵医嘱应用抗凝药,降低血液粘稠度。

  3讨论

  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能促使病人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加强护患的沟通,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完整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风险管理论文9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追寻价值最大化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高经营风险的保险企业,其追寻的价值创造不仅指当前实现的经济利益,更涵盖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及价值创造的能力。对于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我国传统的企业风险管理明显滞后于时代需求,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竞争越发激烈,保险企业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更加全面、综合的风险管理与之相匹配。全面风险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保险企业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实现了投机风险与纯粹风险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将风险管理作为价值创造的关键点,通过保险、金融、内控等多种策略,致力于保险企业价值的提升,也更有利于保险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保险企业价值创造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我国保险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其探索由“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小损失”逐步向“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不断过渡,而就其他企业而言,最初的价值创造则是与风险管理息息相关的,因为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风险成本最小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保险企业借鉴其他行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并针对自身的特殊性,制定出既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又实现对保单持有人利益的兼顾,本质上这两个目标是相互对立的,但是通过全面的风险管理,可以实现两者关系的相互磨合,保险企业价值创造与风险管理存在着均衡发展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应把握好价值创造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以保险企业价值创造作为风险管理的落脚点及最终目标。

  三、风险管理视角下保险企业价值创造的体现

  (一)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

  保险企业面临的风险危机主要来自客户资源流失、销售渠道变窄、业务量下降,营销人员及中介机构的缩减、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等多方面,而这些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必定致使保险企业声誉严重下降,对于保险产品的销售变得尤为艰难,这样企业的.现金流量难以稳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企业价值创造更是无从谈起。而在风险管理视角下,保险企业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具有预见性,能提前做出危机处理的各项决策并切实执行,很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使得保险企业价值创造得以实现。

  (二)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

  保险企业具备风险管理意识的情况下,才能将企业的各项风险控制合理范围内,这样对于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对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和企业偿付能力较弱等财务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时,要将内外部融资比例予以协调,尽可能为企业新项目的投资争取较为低廉的资金成本。在进行新项目融资时,若能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进行科学估计,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信任程度和信心会不断增大,才会增大对企业的资金投入,那么内部现金流必然大于外部融资,这样新项目的融资成本则更加稳定,保险企业才能形成稳定的现金流,财务状况也更加良好。

  (三)基于风险管理视角降低企业非系统风险

  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涉及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个层面,对于非系统风险而言,其主要涵盖承保风险与操作风险两个方面。在风险管理视角下,对于非系统风险能在风险评估、流程控制、组合管理等多种策略的执行下予以防控,只要保险企业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非系统风险加以防范控制,定能减少其发生频率,降低保险企业的资金损失,对于企业价值创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基于风险管理视角抵御企业的系统风险

  从传统的风险管理来看,保险企业发生系统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以往对保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较少涉及系统风险的防范,企业管理者也没有对系统风险予以重视。但是近年来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保险企业风险特征也不断变化,保险企业与金融中介的密切相关使得保险企业的混业趋势越发明显,这会造成分业监管体制的不作为,企业系统风险加大。在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视角下,保险企业能提前做出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的系统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及时发现和抵御企业的系统风险,构建企业安全网,不断增加保险企业价值。

  四、基于风险管理视角,探索保险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路径

  (一)实现保险企业资本的优化配置

  新时期保险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存在着密切联系,其资本的优化配置,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及价值创造能力。首先对保险企业的资本总量进行分析,留存风险资本与转移风险资本成为新型保险企业的主要资本构成。通过分析可知:YC+OC=f(RR)+f(TR)。其中YC代表实收资本;OC代表表外资本;f (RR)代表留存风险资本;f(TR)代表转移风险成本。从上述公式可知,保险企业要对留存风险及转移风险特别关注.在全面风险管理下,以恰当的债务比率优化资本配置,实现资本成本的降低,进而不断提升保险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二)提升保险企业战略决策科学性

  现阶段,风险管理及动态战略管理为保险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保证。风险管理与保险企业的税收相结合,能实现税收节约,为保险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更大的空间。从图1来看,A,13分别代表保险企业形式好与差的情况下的两种税前收入,因企业发展趋势好坏难以确定,故取中间C:点,作为企业预期收入,那么C:D之间的差额就是风险管理下实现税收的减少额,可见风险管理对于保险企业成本的节约提供了很大空间。加之动态管理战略的实施,对企业的风险因素进行动态模拟测试,根据企业特征,对单个风险或多个风险对价值创造的影响进行分析,实现各类风险的有效整合,并分析个别风险的传递性影响‘可以及时做出资本调整‘如减少定期寿险的资本配置等,对于股东价值提高可能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风险管理与战略管理的结合,对保险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优化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与监督

  传统的保险企业对于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当前阶段,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己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和员工信心提升不可或缺的手段。完善风险管理并实施有效监督,成为保险监管机构的风险监管重点。建立明晰、高效的监管机制,能使保险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结构更具完善性。此外,完善的风险管理与监督能力,可以使股东、保单持有人、各类机构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获得较好预期,使得保险企业对外交流有效性大大增强,进而保证企业最佳的资本水平,增加股东价值,为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奠定坚实基础。

  (四)降低保险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

  保险企业风险管理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和相对成本优势。保险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主要是指通过对风险的整合实现风险范围内的经济效益。如运用风险组合、风险转移等方式。风险整合还可以帮助保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高质量的风险管理水平可以形成产品价格优势,使客户真正从中受益,提升客户的忠实度、如设计多层次、多年期的保险产品。同时,通过对风险整合的详细分析,有助于保险企业对风险的把握能力,增强企业应对能力,提高企业决策的有效性。而风险管理中的相对成本优势主要是指该优势有利于管理成本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成本计划的有效性,有利于保险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如开发多年期的非寿险风险管理产品,可以帮助保险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稳定收入。

  五、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保险企业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但是保险企业通过全面的风险管理措施,不断制定新制度、新决策,展开新思路,应对新挑战,定能减少和降低各类风险,实现自身的特色性发展,最终为创造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保证、

风险管理论文10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80例儿童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儿童输液护理,对观察组4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输液过程中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组40例患儿在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后,取得了满意效果,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形成的差异大,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形成差异大(p<0.05)。结论:对需要输液的儿童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帮助提高护理的质量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应用效果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用于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一项操作技术,对于小儿来说,用药剂量必须根据小儿的体重和年龄综合考量,用药的准确性既关系到小儿的病情恢复又与小儿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静脉输液是儿童临床给药的常见途径,然而由于小儿好动、皮肤组织松弛等原因,常会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风险,因而规范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提高护理的质量显得极为重要[1]。为了探讨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本文选取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的80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80例儿童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儿童患者。将这80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分布在5.5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62±1.24)岁;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12例,腹泻11例,化脓性扁桃体10例,淋巴结炎7例。对照组患者40例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分布为6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74±2.34)岁;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14例,腹泻10例,化脓性扁桃体8例,淋巴结炎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等基本情况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的输液护理,包括时刻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输液前对小儿父母或者家属进行一定的输液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了解,输液的时候要时刻对小儿情绪进行观察,对小儿进行鼓励和安慰。让父母在小儿输液过程中注意小儿的血管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首先护理人员要根据小儿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风险,制定护理干预的措施。造成静脉输液风险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反复穿刺。这是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不配合或者患儿的血管充盈度差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要成立相关小组来搜集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从而对出现这些风险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规避风险的各项措施。护理人员要认识到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种类,并定期学习相关的护理方法,提高专业护理职能。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输液前要多与患儿接触,和患儿熟悉之后能够减少患儿哭闹的现象[2]。体液渗漏也是静脉输液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穿刺的水平不一样,没有把针头摆放在正确位置,或者是患儿的苦恼造成针头脱落。针对这种现象,护理人员还是要及时提高穿刺技能,学习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操作训练。针头脱落也是存在的风险之一。主要原因是:(1)护理人员没有固定住头皮静脉输液针。(2)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大量出汗,尤其是头部,从而导致固定的难度增加,也容易造成针头意外脱落。(3)患儿哭闹不止。(4)家属没有对患儿进行认真护理,使患儿自行拔落针头。处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防止患儿出现哭闹、乱动;利用绷带、纸板等加强对针头的固定,防止意外脱落。造成头皮静脉输液的风险就是感染。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严格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无菌操作。(2)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让患者的静脉壁受到损伤。(3)输液环境差,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方法:医院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增强无菌操作的意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输液室内的环境,及时通风、消毒。另外,护理人员要不短提高穿刺技术,尽量减少对患儿的静脉壁损伤[3]。

  1.3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输液过程中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护理满意程度表为我院自行设计,表格包括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内容。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反复穿刺、液体渗漏等不良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形成的差异大(p<0.05),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

  2.2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7.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形成的差异大(p<0.05),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

  3讨论

  采取静脉输液的方法治疗和救治患儿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段。然而,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发育尚不完全,需要进行头皮静脉输液。但是,患儿的皮肤组织较松,容易造成输液风险,从而容易造成患儿家属不满,引起医疗纠纷。静脉输液中出现风险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反复穿刺。这是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不配合或者患儿的血管充盈度差等原因造成的。体液渗漏也是静脉输液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穿刺的水平不一样,没有把针头摆放在正确位置,或者是患儿的苦恼造成针头脱落。第三,针头脱落也是存在的风险之一。最后,头皮静脉输液的风险之一就是感染。为了把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好患儿的身体健康,应该要对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的风险先进行评估,分析好引起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对策,即护理管理风险。实行护理管理风险有助于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风险的认识,能意识到头皮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严重后果,不断总结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种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避免头皮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同时,能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家属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风险提高了认识,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要求护理人员解决问题[4]。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经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2.5%,比对照组高32.5%。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后,护理人员的输液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小儿及家属消除了对输液的恐惧心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需要输液的儿童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帮助提高护理的质量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长梅.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33):348-348,350.

  [2]陆婉晖,王志敏.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5):34-35.

  [3]陆银燕.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16):3673-3674.

  [4]韩春梅,张洁花.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847-1849

风险管理论文11

  一、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

  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退出的风险。下面就对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各个财务风险进行一一阐述。

  1.筹资风险风险投资公司要投资很多公司,需要其他的后续资金。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风险与所筹集资金的来源与结构有关。而在我国,很多风险投资公司都是政府拨款组建,筹资的来源比较单一。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私人资本、养老基金、银行和保险资金。由于筹资会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支出,而一旦公司没有持续的盈利,在某一环节上失误,就会发生公司丧失偿付能力,引发破产风险。

  2.投资风险这是指风险投资公司面临众多需要资金的公司时对哪些公司进行投资的风险。一些公司会投资失败,倾家荡产,另一些会投资成功,赚的盆满钵满。如何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是摆在风险投资公司面前的一个难题。首先,风险投资人才的匮乏会产生较大的投资风险。很全面的风险分析人才很难找到,阻碍了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其次,政策的影响也会加大投资风险。比如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会降低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新能源的风险。另外,投资项目的寿命也会产生投资风险。一个项目寿命越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政策的变更也越大,面临的风险越大。

  3.资本退出风险这是指当风险投资资金准备退出的时候,遇到的资金难以回收的风险。如果资本无法做到便捷安全的退出,那么风险资本就无法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也违背了风险投资公司的初衷,从而会限制更多的风险资金的流入。目前产权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产权的流动性不足。再加上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退出机制不是很便捷,造成了很多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成为了投资项目的永久性股东,形成财务风险。

  二、风险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对于筹资风险的管理前文已述,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来源单一,筹集的资金量就不会太多。而拓宽筹资渠道可以降低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风险。首先,要培育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风险资本供给机制。上市公司一般资金实力雄厚,治理能力以及风险投资的参与意识较强。其次,要适当放宽养老基金,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投资限制。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这些坐拥大笔资金的机构还无法进行风险投资。最后,鼓励证券公司或者证券投资基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都有着优秀的人才,可以利用这些人才的优势来培育风险管理人才。

  2.对于投资风险的管理首先,先要对所投资企业的价值做出一个评估,被投资项目预期的现金流能否达到预期。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对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含对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进行鉴定。其次,要有分阶段投资的.方式,资本不宜一次性全部投入,可以考虑分步骤的投入。分步骤的投入既是对被投资企业的一种监督约束,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工具,可以促使被投资企业更好的发展。

  3.对于资本退出风险的管理风险投资的目的是适时退出以攫取高额超常利润,而非成为公司股东长期控制公司。最初时候的投资就遵循着分散投资的策略,将资本投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在这些前提下,风险投资公司应该按照投资组合原理,根据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资本退出的渠道、时机做出预期,形成风险项目组合退出方案。然后,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寻求最小的风险或者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寻求最大的收益,从退出方案中选择出最合适的退出方案,即最有退出方案。

  三、结论

  综上所述,风险投资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是摆在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需要结合国外的经验,促进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

风险管理论文12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异质性

  (一)高风险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投入是研发投入。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其研究是否能为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发是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或产品等,也具有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根据市场调研开发的产品,可能遭遇市场失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产品成本可能显著下降,新产品可能没有推广就遭到市场的淘汰。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融资渠道不畅,极有可能遭遇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二)高知识型员工比例较大

  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组织方式创新、原材料创新、产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市场创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环保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在研究、开发、试制和质量检验等方面投入大量的智力资本。基础研究和开发团队的形成需要一批专业造诣深邃、占领技术高点、深谙技术应用的知识型员工。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队伍中,高学历、高技术、高职称的知识型员工所占的比例较大。知识型员工专有投资较多,人力资源的专用性程度较高,有利于专门创新。

  (三)重技术轻管理

  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者通常是拥有专有技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科研技术人员,其对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等要素投入中,技术是核心要素。在股权结构中,拥有技术的人才处于控股股东的位置。因此,企业章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必然造成“重技术轻管理”。即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精于管理善于经营,如果科技人才掌握绝对控制权,其管理才能也难以有效发挥。

  二、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

  风险投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微软、苹果、英特尔等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在其产生和发展中,风险投资功不可没。风险投资在优化融资结构、激励知识型员工、完善内部治理和降低上市成本等方面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一)优化融资结构

  企业资金来源于债权人或所有者的投入。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理匹配可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者通常拥有雄厚的技术,但缺乏企业发展必需的资金。初创期,基础建设、研发投入、新产品的试制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产品销售等主营业务收入尚未形成规模效益,企业内部积累杯水车薪。企业内部管理尚不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尚未形成、内部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导致决策随意性强、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信誉积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专有技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较多,有形资产较少,可抵押财产较少。高科技企业初创阶段通常面临技术、管理、市场等风险。这些因素均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不合理。由于信息不透明、缺乏信誉积累、长期资产较少、高风险等原因,导致外部资金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受限,优化融资结构的空间缩小。政府投资的风险基金或政府扶持风险投资公司,可以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与此同时参与管理与监督,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风险投资增加企业有形资产,促使企业规范管理,增加信息透明度,可以减少金融机构的甄别成本等,从而为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了条件。因此,风险投资可以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二)激励知识型员工

  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立与发展的动力,知识资本的形成是创新的根本。知识的有效获取和知识资本转化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外部获取知识,还是内部研发形成知识,其关键因素是拥有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具有追求自主创新与团队意识的融合、挑战风险与把握机遇并重、需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忠诚度低流动性强等特点。因此,激励知识型员工既需要显性的“劳动契约”又需要隐性的“心理契约”。风险投资利用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相机控制权、对赌协议和离职限制等方法激励知识型员工。规定员工持股比例是采用“劳动契约”激励知识型员工。股票期权、离职限制等是利用“心理契约”激励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对风险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相机控制权、对赌协议等改变风险分担,调节知识型员工的风险偏好,增加知识型员工的收入。

  (三)完善内部治理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是创业者一股独大,享有绝对控制权,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导致内部控制不规范、内部管理混乱、决策随意性强、缺乏监督机制。风险投资企业拥有成功的创业者和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有能力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投资企业参与管理对风险企业的业务经营、公司战略、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有全面的促进作用。风险资本家通过委派财务总监等高管、财务报告等重要信息的知情权、重大决策的参与权与表决权等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有效地行使对风险企业的监督权。风险资本家如果拥有控制权,那么就有动力聘请业绩优良的职业经理人来提升企业的价值。风险资本家持有优先股或可转换证券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分阶段投资中,采用可转换债券可以遏制风险企业家偏向短期业绩的行为。

  (四)推动企业上市

  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有管理层回购、股权转让、收购与兼并、清算、首次公开发行(简称IPO)等。20xx年,风险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共有177笔退出案例,其中:IPO方式退出124笔,股权转让退出30笔,并购退出9笔,管理层收购退出8笔,股东回购退出6笔。①IPO退出方式占总退出比例约为70%,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风险投资家为了高质量尽快收回投资,通常采用筛选、分阶段投资、参与管理、监督等方式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风险投资,由于风险投资具有筛选、认证功能,向市场传递被投资企业优质的价值信号,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使被投资企业迅速壮大。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帮助企业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团队管理专业化水平、建立战略运营等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完成企业价值增值,培育和扶持企业发展,使被投资企业首次公开上市。

  三、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创造能

  力的制约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建立时间不长,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创造还存在风险资本来源与投资风险不匹配、风险投资与企业融资错位、参与企业治理不积极、上市渠道不畅等问题。

  (一)风险资本来源与投资风险不匹配

  政府财政、国有投资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的投资是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政府财政投资的重心是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但资本量有限,国有投资公司的投资缺乏效率,未上市公司的投资是为了利润最大化而较少关心企业的科技创新,而个人、上市公司、外资、各类金融机构等投入占比较低,风险投资来源渠道狭窄。由于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高、资金量大、回收周期长,这就需要风险资本的来源广泛、资本雄厚、可用周期较长。显然,我国风险资本来源与投资风险不匹配。

  (二)风险投资与企业融资错位

  中小科技型企业由于高投入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风险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资金需要优质的投资资源,风险资本如果能与高技术融合,既有利于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又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然而,风险资本家在追逐“暴利”与规避风险的原则指导下,往往把资金投入具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核心竞争力、高成长性、投资回报率高、产权明晰和内部控制规范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需要大量资金的初创阶段,通常产权不明晰、内部控制不规范。这就造成风险资本大量配置个别优质企业,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得不到发展急需资金的尴尬局面。风险资本与企业融资的错位阻碍了风险投资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三)参与企业治理不积极

  风险资本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融合为一体的金融创新。风险资本家通过实施对被投资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与约束、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与控制风险、构建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等措施,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创业成功、懂技术精通管理的人才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而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短,缺少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人才,风险资本家参与企业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部门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投资,主要解决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问题,它们无能力也没有意愿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国有投资公司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具有很大的代理成本,规避风险意愿强烈,不愿意投资于创业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更不用说参与其治理。未上市公司的投资目的是获取利润,投资对象通常选择成长快、风险小、回收周期短的企业,参与企业治理的积极性也不强。

  (四)上市渠道不畅

  中小科技型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规避等因素造成这部分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有限。企业上市可以筹措企业发展新的资金。企业上市后,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需要披露企业的内部控制、内部治理和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被投资企业IPO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退出渠道畅通有利于风险资本家的发展、壮大。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历史短、发展快、收益波动大等,很难获得上市资格。发起人股东的股份在股改前不能全流通、禁售期长,风险资本难以及时退出。

  四、完善风险投资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路径选择

  (一)拓宽风险资本融资渠道和优化资本结构

  政府资金和国有资本的投入是风险资本的重要来源,在风险资本市场建立初期,这种模式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所需风险投资不断增加,融资渠道狭窄、资本结构不合理越来越阻碍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居高不下,存入银行收益低,投资于股票风险大,投资于房地产滋生泡沫经济,可以尝试引导个人投资者投入风险投资基金,然后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大型上市民营公司可以建立专门的风险投资部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富民强国的根本,应引导各类捐赠基金参与风险投资。社保基金、保险基金面临保值、增值的压力,应借鉴美国等风险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国家的经验,适时、分阶段、渐进引入风险资本市场,以拓宽风险资本融资渠道和优化风险资本结构。

  (二)政府引导风险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

  20xx年,财政部与科技部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xx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税收的优惠客观上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激励风险资本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但法规的规定没有细化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初创期,研发投入大,收益少,风险大,政府创业投资应引导基金大力扶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发展期,高成长、高投入、高回报,政府应引导民营风险资本投资,为风险投资提供一定担保,逐渐减少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辅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成熟期,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全部退出,取消全部税收优惠。此外,政府应为PE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与管理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或规定政府采购中采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的比例等。

  (三)建立风险投资评价体系

  建立风险投资评价体系,可以甄别不同风险投资企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贡献度,从而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配置,以及为税收优惠、政府引导等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清科公司与投中集团分别从募资、投资、退出、业绩等方面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其指标通常是数据易于获取的静态指标,没有针对风险投资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设计的详细指标。

  借鉴福布斯等成熟风险投资评价机构对风险投资机构的排名指标,风险投资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括:最近5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的投资数量、投资总额、参与治理度、贡献度等指标;最近5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投资的成功率,成功的标志是进一步引进较多的风险投资;被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上市情况等指标。

  (四)完善风险资本市场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短缺,尤其是股权与长期债权资本的短缺。与股权市场相比,我国的长期债权市场的发展尤为滞后。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有形资产占比较低和缺乏信誉积累,很难在债权市场上获得资金。企业可以采用政府信用担保的方式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既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又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吸引民间资本注入。

  风险资本与高科技的融合需要顺畅的退出机制。借鉴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的经验,创业板市场可以细分为全面市场和特殊市场。特殊市场要求上市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内部控制规范,治理完善,财务指标适当降低,向特定地域或特定人群发行。全国市场要求上市企业的财务指标较高,公开发行。建立风险投资政策性银行,对风险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后期发展采用信用贷款。

风险管理论文13

  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构成神经系统,它分为周围和中枢两大部分,主要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外科疾病和神经内科疾病,其中神经外科主要治疗外伤或肿瘤引起脑与脊髓的病变;神经内科主要治疗脑部炎症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脊髓及其他神经系统的病变。神经内科属于独立的二级学科,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脑膜炎、脊髓炎、脑出血、帕金森、重症肌无力、癫痫、三叉神经痛等。入院治疗的患者通常处于病重或病危状态,普遍患者在感觉和认知方面存在障碍,潜在的风险比较大,因此,如何在神经内科做好护理工作,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评估风险的可能,从而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该文就护理风险在神经内科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6月—20xx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脑膜炎5例、脑出血16例、脑梗阻28例、帕金森10例、重症肌无力4例和癫痫3例;观察组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脑膜炎3例、脑出血17例、脑梗阻29例、帕金森9例、重症肌无力5例和癫痫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如入院指导、病房清洁、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要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身体恢复健康。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包含患者风险管理和护理人员风险管理两个方面。

  (1)患者风险管理。患者风险管理针对生活护理、用药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风险预估,并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生活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活动区域及身边的易碎物品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评价。

  每天定时检查病房、卫生间或走廊的清洁度与地面湿度,尽量不要有水渍避免患者跌倒,尤其是卫生间最好铺防滑地砖且贴有提示牌。在患者的病床旁加防护栏,避免患者坠落。危险物品如水壶、水果刀、电暖气、电风扇等,远离患者并贴警示牌,避免发生划伤或误伤的情况。定期检查患者的轮椅刹车,及时排除故障。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是否长褥疮,要嘱咐家属定期给患者翻身、按摩,避免患者病情发展。叮嘱家属不要让患者离开视线,避免患者走失或出现意外。用药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用药时,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评价[1]。神经内科的患者身体状态普遍较弱,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患者输液时要密切关注渗漏情况,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升压药物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一旦外渗可能会引起组织坏死。甘露醇是神经内科的常用药之一,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一旦外渗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疼痛甚至坏死,因此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护,避免意外发生。

  总之,在输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增加巡视的频率,并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准备相应的解救药物,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急救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突发症状时,急救过程中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评估。神经内科的患者中中重度患者的比例比较大,所以病情突然进展的情况发生率比较高。因此,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随时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仪器、药物和工具等,尤其是要掌握急救的流程。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准备常规的物品外,最好外加准备吸痰器。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急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熟悉每项急救的方案,并且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排查仪器故障,避免仪器故障或不熟练操作造成患者病情延误的情况发生。

  (2)护理人员风险管理。风险的发生主要在于护理人员的预评估,因此提高护理技能和水平是降低护理风险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做到以下3个方面,将会大大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①掌握《护士手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医疗事故处理手册》等相关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护理重要性的意识,是成为合格护理人员的必备条件,也是开展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

  ②护理人员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危险防范的意识与警惕心,从而保证护理人员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并作出正确处理。

  ③规范化日常护理文书的填写,交接班记录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文书与记录具有可追溯性[2]。

  1.3观察指标

  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概率,包括摔伤、意外刺伤、输液反应、急救事故、拒绝治疗等。发生率越高,说明意外事故发生越多,即护理效果越差[3]。

  1.4统计方法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为4.5%(3/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风险率27.3%(1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比较[n(%)]

  3讨论

  入住神经内科的患者,普遍存在年龄大、病情严重、自理能力差等特点,尤其是脑部严重受损的患者很容易伴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行动障碍等后遗症。因此,神经内科的患者除了必要的常规护理外,还需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所谓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因素造成患者受伤或死亡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程度越来越重视,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医疗纠纷的事情不断发生,尤其是护理引发的纠纷所占比例越来越高[4]。如何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次研究通过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角度,观察常规护理与护理风险管理下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具体结果为观察组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风险率27.3%。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会大幅度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也就是说,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对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5]。归根结底,通过风险管理,即全面地预测风险的发生,并做好相应防护,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更有助于提高神经内科的整体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雪.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xx(19):149.

  [2]李彤.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护理,20xx,14(2):278.

  [3]蒙春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xx,27(17):2751.

  [4]吴红恩.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xx,16(2):263.

  [5]范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xx,10(12):286.

风险管理论文14

  摘要:药品质量安全是确保安全用药的前提,但近年来制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问题严峻。文章综述统计学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统计学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适用性,为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制药生产;统计学;质量管理;质量风险;药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推进式发展,治疗各种疾病及不同治疗效果的药物层出不穷,人们在得益于新型药物的治疗的同时,也同样面临药物质量带来的风险。随着我国药检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药品质量风险的关注度也普遍提升。为了应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致力于药品质量风险的研究。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主要根据文献资料对制药生产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流程进行综述,并分析统计学在制药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应用中的适用性。

  1制药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质量风险管理是贯穿于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及审核回顾的过程。实现对制药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的有效管理,需要熟悉风险管理的流程。对风险管理流程的把控是实施风险管理、有效降低制药过程质量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对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行概述。将制药过程质量风险管理分为四个步骤: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风险审核及回顾。

  1.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了对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风险分析过后的风险评价环节。这三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是弄清楚可能产生的风险、风险发生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对风险的评级。有效的风险评估工作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团队,并应使团队包括各方面的评估专业人员,他们应对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有深入的了解,如人员、厂房、设施、设备、物料、产品等,并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有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能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其中,风险识别环节的有效进行,需要企业相关人员能够对风险有较为敏锐的识别,可以参考并利用已有的风险识别经验和信息。可参考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产品的生产数据资料。产品的数据资料可以形成对可靠质量水平的控制标准,当出现偏离一般生产水平的质量时,认定为可能会出现风险。相关风险识别理论,风险识别理论能够为风险识别提供理论参考,实现定量评判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风险识别的研究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识别指标,根据已有的指标进行风险识别不仅可以提高识别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在识别风险后,对风险的分析十分重要。风险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出现这个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对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形成风险程度评价表。在风险分析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使用所有可用的信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估计。风险分析对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影响也较大。风险评价即评估该风险发生后影响的严重程度。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应预先建立一个风险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会使用到风险指数矩阵图,然后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来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1.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范围内是评价风险管理效果的有效指标。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的范围和可能性,然后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风险控制过程的关键问题是:(1)判断评估后的风险是否超出了风险控制的水平。当风险超出可接受的范围时,就要采取有关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以尽可能降低风险;(2)企业在降低风险中的可能性。任何风险都有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利用现有的风险管理水平,寻求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始终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也是降低企业可能性损失的有效方式;(3)分析风险,找出风险的可能性来源。风险具有不可预估性,因此找到风险的可能性来源是风险控制的必要环节也是可以正本清源的最有效措施。找到风险的可能性来源,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并及时找到有效的降低风险的措施。

  1.3风险沟通

  在进行了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之后,进行及时的风险沟通是风险管理系统程序的必要环节,也是风险管理模式良好运行的基础。一个风险交流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同系统不同时期风险的数据分析。对不同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能够系统把控风险管理的效果,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不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优劣点,为后续风险管理的更有效开展打下基础,进而进行系统性的风险管理过程的全面分析。通过对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分析,能够及时了解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新的风险出现时重蹈覆辙。1.4风险审核、回顾在完成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及风险沟通后,风险管理程序的结果的审核及回顾是最后一个步骤,这对于全面把握该次分析管理的效果十分有效。风险审核及回顾的主要工作有:(1)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文件。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回顾,并形成记录文件,以便为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资料;(2)定期开展不同岗位员工的全面风险回顾工作,使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对风险管理进行总结,同时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对风险回顾的效果进行考核。

  2制药生产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

  2.1统计质量管理法

  近年来,随着科研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的研发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药品的大规模研发,给更多的疾病治愈带来了希望,人们享受着新型药物的治疗效果,也面临着药物质量的风险。特别是在仿制药在整个药品处方量中占比逐渐增大的情况下,药品研发过程与制药过程的质量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国监管部门对于药学研发、药品生产开发与药品质量管理领域的统计学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中一部分原因归结于药品的安全性主要是在研发环节和生产环节体现的。除此之外,仿制药的大规模开发,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药品质量的可靠性。在劳动力资源和原料资源成本日益增高的大趋势下,药品质量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有效因素。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有效措施使其在药品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统计学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分析工具,在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应用已经证明了其优势性。在监管要求严格化及企业自身发展动因的双重因素驱动下,统计学在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应用方面将会有长足的发展。通过对已有的科研资料分析发现,国内药企也已经大规模、广泛性地开始使用统计学工具来实现对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但是在如何高效地利用统计学工具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实现统计学在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利用是今后药品质量管理的一大方向。

  2.2统计学在制药过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2.1统计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统计学是有效的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工具,利用统计学对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是有效控制手段,如何实现统计学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是主要的研究目标。每一种药物都需要准确的成分配比,才能保证其药效,避免副作用和毒性。然而药品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因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而导致药品质量稳定性失良。药品稳定性的失良被称为药品稳定性的波动。药品稳定性波动可以分为自然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种,而异常波动的出现往往是基于药品的原料性质不良、人员操作不当、技术水平欠缺等原因。对药品质量的控制主要就是通过发现和分析这些因素,从而控制药品的异常波动,实现其质量的稳定性。统计工作中的控制图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控制图的核心工作就是监测并识别药品稳定性的异常波动,并通过控制图的反馈控制,有效地处理异常波动,最终实现药品稳定性的波动范围控制在自然波动范围内,实现对药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2.2.2统计学在质量诊断中的应用。作为统计过程控制的一个重要工具,控制图最早由休哈特博士(Shewhart)在1924年首先提出,并被命名为Shewhart控制图。这是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是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图形是通过测量或计算样本与样本的数目或时间来体现质量特性。统计推断是实现Shewhart控制图的制图原理,利用统计推断实现对药品质量稳定性的诊断,其中利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是方差分析。实现统计学在质量诊断方面效果的工作流程为:(1)根据研究对象确定要选用的控制图类型、控制的参数、取样间隔、取样次数和样本量;(2)进行生产研究,按照确定的取样方案进行样品取样,通过对取样样本的检验形成记录结果;(3)按照设计的规程计算中心线、控制下限和控制上限,并检查是否有任何点超出控制限,从而揭示异常波动;(4)通过对异常波动的分析,调查确定其发生来源,去除超限点,并重新计算中心线、控制下限和控制上限。如此循环,直到所有点落在控制限内,从而建立出用以对后续生产进行质量诊断的控制图。

  2.2.3统计学在质量优化中的应用。利用统计学工具对药品生产过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诊断之后,还需要进行验收取样,从而实现对药品质量进一步控制和优化。质量源于检验,即使是对已经控制过的质量进行有效的验收取样,也能够进一步保证质量的安全性。从本质上来说,验收取样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质量,而是质量进一步优化的有效控制手段,也是预防严重质量偏离的最后防线。验收取样方法是根据取样结果和预先设定的判别标准,决定放行或拒收批次的决策理论,理论依据是概率分布。

  3结语

  对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也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是基于对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流程分析,阐释统计学在药品质量管控中的应用和适用性。基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缺乏,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药品GMP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xx.

  [2]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评估系统:中国,201010233202.2[P].20xx.

  [3]刘树林,张义恩.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20xx,(6).

  [4]代骏豪,郑强.统计学方法在药学研发生产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xx,(9).

风险管理论文15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后,企业的数量以及企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张。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以及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其中企业内部的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环境背景下,企业内部的风险因素逐渐复杂化。为保证企业能够得以继续生存并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企业需要对自身运营成本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并做好企业风险控制。本文则主要针对当前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的控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企业运营 成本管理 风险控制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大中小企业相互之间以及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则需要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并在各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尤其是对自身运营成本的管理以及风险的控制。就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及风险而言,其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因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风险也会增加,并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由此可见,企业做好运营成本的管理与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一、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

  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企业经营项目所要之处的费用如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一些往来款项等。成本运营管理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且繁琐的过程,而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运营成本管理的复杂性也会增大,做好运营成本的管理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在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控制时,风险控制人员首先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其次再是评估和控制,而控制企业风险风险的前提是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了解,进而制定出正确的风险控制策略。

  二、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制定的相关发展战略必须要涉及到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以及风险的控制。做好企业运营成本管理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发生和扩展,而企业风险的控制首先要对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下则是企业运营中风险因素的具体分析。

  1.运营认知不足造成的运营风险

  企业的运营风险要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而企业运营风险的产生与存在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有效性,企业可能存在运营失败或者达不到运营的预期目标的现象。在运营风险当中,包括了非常多的风险,如内部的管理风险、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风险等。

  2.筹资因素造成的运营风险。

  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也存在筹资风险,在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中筹资风险是较为常见的风险之一。中小型企业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发展规模,往往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但是由于自身企业在资金积累上比较有限,因此往往会面临着筹资的风险。例如,中小型企业向银行贷款,但是贷款的时间与企业的发展项目有冲突,或者企业达不到贷款的要求时,企业就出现了筹资风险。此外,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企业也会出现筹资风险,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如果企业经营者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企业便会陷入发展的困境。

  三、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原则

  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管理以及在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时,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从而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使得企业运营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1.坚持时效性原则.

  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时,注重并坚持时效性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及时处理控制风险,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在企业当中建立结合完善相应的风控体系,在根源上做好企业成本与风险的控制管理。

  2.坚持持续性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有自身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但是,要做好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并不是当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才采取行动,而是在体系之下长期持续地实现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针对企业发展经营的每个环节实现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四、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需要一定的体系支撑,同时也该体系也要与企业的发展特点相符合。此外,企业的管理人员运用相应的手段进行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下则是以我国的矿产企业为例,从当前我国矿产行业所处的形势分析,并从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与风险管理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就矿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矿产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谷期,处于低谷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其中产能过剩是造成矿产资源价格低迷的重要原因,矿产行业想要在这个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生存下来必须要从企业自身找原因。筹资这一因素在矿产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矿产行业目前虽然获得国内与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投资,但是中国矿产行业自身的资金仍然存在不足的现象,并且获得国外投资的矿产企业数量也相对较少。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矿产企业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此外,由于许多矿产的业务还处于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地带、矿产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开发力度不足以及政府管理对矿产企业管理不足等原因,导致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而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又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矿产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2.矿产行业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2.1完善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评估体系。矿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评估体系,不仅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与风险控制的基础,也能为企业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几率,从而推动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评估体系之下,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依据运营成本与风险的因素指标进行有效管控。企业要量化规则,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控制目标,对于运营风险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控制图法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

  2.2建立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符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手段。针对矿产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在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取与自身企业特色相符的手段和方法,在体系之下创新管理控制的理念和手段,从而达到高效控制风险与成本管理。例如,矿产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时,采用合理的市场风险防范对策。矿产企业依据矿产品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因素,对未来矿产品价格做出科学的预测,进而规避风险,也可以适当地采取金融工具来降低市场价格风险,从而做到成本控制与风险控制。

  五、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成本管理及风险控制是其重要部分,并且左右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当前企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注重对自身企业运营成本与风险的控制,并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使用与企业发展相符的手段,降低企业风险和损失,从而使企业在众多企业中生存和长远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霞.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对比与风险控制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04:101-102.

  [2]孙琰镔.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运营成本控制[J].经营管理者,20xx,11:198.

  [3]李萍.浅谈运营成本管理办法[J].科技资讯,20xx,07:185-186.

  [4]沈锋.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xx,14:56-57.

  [5]魏文帅.试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J].科技与企业,20xx,05:16.

  [6]李剑鸣.试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J].商,20xx,18:17.

  [7]朱英晓.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企业运营中应用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xx,24:122.

阅读全文
论文助手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度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而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这样一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本身的要求也是处在变化之中的,也就是说HR工作者要保证合理的调整工作任务,针对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以供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 1  [1]薛璟.工作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社会心理科学.2013(02)  [2]毕楠.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J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经典】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经典】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班级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小学作为学生正式接

硕士论文撰写要求及方法

硕士论文撰写要求及方法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硕士论文撰写要求及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硕士论文基本要求  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学位论文工作,使研究生进一步系统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进一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热门)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热门)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实用]工程造价管理论文15篇

[实用]工程造价管理论文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造价

[集合]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集合]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造价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工程造价管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程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工程管理论文1

物资管理论文[精选15篇]

物资管理论文[精选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资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物资管理论文1

物资管理论文15篇(精)

物资管理论文15篇(精)
现如今,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资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物资管理论文1摘要:物资管理工作

(热门)物资管理论文15篇

(热门)物资管理论文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资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