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论文15篇(热)(第18页)
本文共计472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3.3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
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3.4项目建设代建科学化
所谓“代建制”,就是由政府组织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形成专业化的建设队伍,专门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加强对代建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利用“代建制”在合同管理中的优势,彻底消除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管、用不能分离的弊端,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3.5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6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
财政部门应督促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的建设单位做好向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卢谦.建设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10
1施工项目中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
工程造价是企业预估收益、计量工程进度的重要标准,面对着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每个施工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收益就必须要对其施工的项目进行准确的工程造价管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标决策风险管理。投标风险管理指的是施工企业在投标前要对工程业主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以免发生因为发包人经济情况恶化而导致的不能履约事件,降低承包人的损失风险。近年来,我国为了保证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实行了国家招标备案制,以合理规范化的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件形式对发包人进行了约束,大大地降低了承包人的风险值。
(2)投标报价风险管理。一般现在的施工单位一拿到招标文件后就马上进行投标报价,并没有对招标的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这就可能会导致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了解不充分,造成中标后施工成本大幅上涨问题的发生。甚至有一些招标方案中会存在需要垫付资金工程项目的存在,若是投标承包商对此了解不透,就可能造成中标后流动资金短缺,无法履行垫付的承诺,从而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