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汇编【15篇】(第20页)
本文共计392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细节性要求的全面落实,要求有关主体从加大管理科研投入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安全制度以及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层面入手,全面提升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科学性、有效性,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振翔.阐述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化工管理,20xx,(36):215.
[2]杜振龙.浅谈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智能城市,20xx,3(08):112.
[3]孙浩.浅谈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电子世界,20xx,(02):51-52.
[4]李永乾.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xx,(08):137-138.
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15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说明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重要性。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高校连年扩招,加上高考报名人数的连年递减,目前,包括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内的高职院校理工类的专业所招收的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毕业生,其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本专业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数学课的教学一定要整合好适合于本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数学教学内容,恰当选择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适当降低内容难度,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做文章。笔者在高职本专业的高等数学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结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做”合一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一)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打造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课堂,进一步明确数学教师的主导地位尤其重要。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凸显数学教师的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时间的掌控、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气氛的调动、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等方面,而不是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讲到底,不管学生的理解、接受情况等。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课前要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备教材、备内容、备学生,认真进行课堂设计,精心选择本专业内容对口,难度相当,思想方法适合的案例,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体现在数学老师对课堂的把握上。要通过数学老师的启发,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很快理解、掌握本次课的重难点,并能熟练开展实际应用。[1]
(二)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的“学”和“做”为主,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为辅,因此更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主体地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的听讲,课堂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往往是老师内容讲完了,可学生什么都不会,动手能力极低,且学生形成了一种懒惰、依赖的思想。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现状,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一种危机感、压力感,要引入竞争机制,各组之间、各位同学之间相互竞争,成绩优秀者光荣,成绩落后者可耻。老师在启发式讲解之后,即布置任务给各位同学或者各小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对各人或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三)突出了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下实施高等数学课的教学,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和“做”,进一步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的意识,也就突出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念。特别是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也大大增强,故学生在近几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1]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9篇)
浅谈完工百分比法在企业建造合同实务中的公道运用
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探讨
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管理能力探究论文
浅谈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标准资料管理
浅谈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浅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思考
浅谈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音乐教学与美术体育相结合的论文
中职美术人性化的教学浅析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新课改下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德育如何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创新论文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的专题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和正文的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