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精选]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5篇(第15页)

本文共计449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医院业务的特殊性对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各种软硬件故障响应速度的要求很高,而庞大杂乱的物理服务器集群难以达到相应要求。医院的HIS、 PACS、电子病历等系统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分批建成的,各系统分散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这种分散式布局和存储架构造成运营维护不便、备份方案复杂;发生灾难时需重新安装服务器、配置运行环境,恢复周期长。

  2、虚拟技术在医院的应用

  2.1虚拟化架构设计

  1)虚拟化主机程序的设计:虚拟化主机程序是整个系统虚拟化架构的基础及核心部分,其采用的软件技术基于底层硬件系统,直接在物理服务器裸机上安装虚拟化主机程序,然后再创建出满足各种应用的虚拟服务器。

  2)存储系统的设计:在虚拟化架构的服务器系统中,由磁盘文件与配置文件两部分共同构成了虚拟服务器,这些文件有本地存储和共享存储两种类型,存放于数据存储系统中的虚拟存储空间内。

  3)集中管理平台的设计:为高效管理虚拟化架构系统,并更好的监控其性能,设计搭建专门平台用以集中管理所有安装了虚拟化主机程序的服务器,该平台需在中心机房独立配置一台集中管理独立服务器。通过该平台,共享数据存储配合虚拟化主机程序可以实现许多高级功能,例如虚拟服务器故障切换与动态迁移、虚拟资源的动态调度与分配等。在相互连接构成网络的物理服务器之间,该平台还可以通过共享存储设备,进而共享各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与分配;管理平台还能对中心机房进行不间断地实时监测,甚至可以在出现硬件故障和问题,或各物理服务器任务量差异过大时,实现故障机上的或负载过大的虚拟服务器跨物理服务器动态迁移,实现自动化的故障切换和负载均衡。

  2.2虚拟化的实施

  1)存储整合:采用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存储架构。组建SAN后,将所有存储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成一个存储池,可实现服务层中的物理服务器与虚拟服务器同时对不同阵列上的磁盘空间进行访问,从而避免了因存储设备相互独立造成的不可共享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还可将不同阵列上的存储空间进行整合,供同一台虚拟服务器使用,从而在存储级别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

  2)服务器整合:物理服务器的虚拟化整合,采用VMware公司的vsphere套件进行。首先进行分类整理,利用性能较好的服务器作为虚拟平台服务器,并安装配置VMware公司出品的虚拟架构套件vsphere,经过相应的配置,就可以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生成多台相互独立的虚拟服务器。在每台虚拟服务器上,都可以安装配置各不相同、独立运行的操作系统,运行各种应用软件,实现业务系统的整合。利用与物理机连接的SAN存储,还能为每一台虚拟服务器分配诸如计算和存储等各种资源。

  3)应用扩展:基础架构虚拟化整合完毕后,可以获得灵活快捷的应用扩展,各种应用不需重新进行安装部署,就能够直接对其进行计算、存储资源的扩展。并且当基础计算或存储资源难以满足需求时,只需购买新的服务器或SAN阵列,并将其加入现有虚拟服务器群集或者SAN网络就可增加计算、存储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

  2.3运用虚拟技术的优点

  1)高效整合和充分利用资源:美国能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力资源输送到数据中心后,大部分被消耗在照明、冷却、监控等设备上,信息设备所使用的平均只有45%左右;而这其中大部分又被用于内存、硬盘和风扇等,只有30%被CPU使用。而CPU很多时候又处于闲置状态,平均负载只有 5%~20%。在这个前提下,若一台服务器仅仅就只部署一个业务应用系统,必然会导致能源、软硬件、资金等资源的大量浪费。通过虚拟化技术,利用强大的虚拟化架构,能够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构建多个虚拟服务器,或把多个分散的物理服务器整合为一个逻辑虚拟服务器,从而实现对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的高度整合。虚拟化整合之后,还可以按实际需求自动进行资源调配,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大幅提升服务器硬件资源的平均利用率。采用虚拟化技术还可以缩减医院在硬件采购中的开支,并大幅减少物理服务器的配置数量。综上所述,虚拟技术的采用,不仅能够大大的降低能源消耗,更能为医院节约大笔资金和机房空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