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优)新闻传播学论文15篇

【 字体:

(优)新闻传播学论文15篇

(优)新闻传播学论文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闻传播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新闻传播学论文15篇

新闻传播学论文1

  借助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的迅速崛起,网络新闻传播成为一种传播新闻的新潮流,各传统媒体纷纷上网,竞争相当激烈。

  关于这方面的媒介宣传,多少含有炒作的成份,即使是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论文,也充满了过分的热情和遐想。炒作带来了强大的暗示作用,形成一种舆论,似乎不上网就要被历史淘汰。逼得不少媒介即使没什么条件,特别在缺少软件条件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上网和追求技术的极限,立即大量使用音频视频资料,缺乏对带宽的合理利用。经过了一轮混战,我想,现在需要冷静地考虑一下我们面对的网络新闻传播了。

  网络传播必须切实形成市场

  网络传播兴起之前,图文电视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也被看好,但是最终失败了。具体原因当然有许多,例如制作和接入成本过高、当时的技术和用户的消费能力无法匹配等等。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形成新闻消费的规模化市场。而没有市场的支持,再好的技术、再多的资本也难以带来利润。从这一历史教训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需要从市场的角度审视上网媒介的新闻传播。

  网络传播并不是为商业的目的而开发的,但它的火爆却是因商业的应用而兴起的。随着PC机的普及,因特网和Netscape浏览器为规模化的网络传播铺平了道路,电信服务部门、计算机行业的公司首先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形式进入媒介市场。传统媒介如果不上网,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新闻受众和广告资源将被拉走,也许失去的东西会更多。于是各个媒介也纷纷上网,它们同样看中了网络上可能形成的新的新闻和娱乐的消费市场。然而,这种市场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传统媒介不同于那些计算机行业公司和电信服务部门,上网了,不等于网络新闻传播就能成为一种成熟了的新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现在除了印刷媒介外,传统的电子声像媒介也在积极上网,尽管音频视频的播出技术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现在至少已有百家这类网上媒体因为经营不下去而消失了,当然新的媒体还在源源不断地蜂拥上网。其实,传统媒介的网络化生存还要走好一段路。如果不解决基本的经济上的投入产出问题,做到有所盈余,其生存始终是危险的。虽然有些关于网络新闻传播赢利的零星消息传来,但是至今传统媒介在网上的新闻传播网站,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赢利的。现在已经不是最初的"跑马圈地"时期了,需要考虑十分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目前新闻网站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首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现有上网传统媒介的新闻网站尚没有建立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技术上,因特网原来不是为娱乐而设计的,音像传播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未来这方面的技术肯定会成功,但是何时成熟、成本多大,尚是未知数。即使非传统媒介的商业网站,其生存也处于相当的不确定中,目前尚没有找到最佳利用网络传播赢利的方式,而网络传播对网络商(包括上网媒介)来说,如果不能赢利,找不到挣钱的有效办法,再好的技术也不会有社会化的发展前途。

  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与商业利益的驱动直接相关。上网的传统新闻媒介,即使有政治导向的目的,如果不把网络新闻传播同时也视为一种经济形态考虑,网站本身的存在,早晚会成问题。任何网站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损耗为零,它们存在着价值(内容、资本、人才、品牌、赢利能力等等),也存在着消耗(开支、竞争、设备折旧、观念老化、品牌退化、能力下降等等),网站的价值增长必须高于消耗损失。有些损耗是无形的,例如各个新闻网站大量重复性的服务模式和重复信息,将网络传播本身应有的较高的价值,分解得几乎没有了价值。每个新闻网站几乎都是这种重复的制造者,结果则是每个网站都为这种低质重复作出了百分之百的消耗。

  第二,从用户的情况看,我国的普及率尽管近年增长速度很快,但底数太小,现在不过1.4%,远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即使普及率很高了,网络用户与传统媒介的受众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它的漂移性,很难抓住。去年底,世界网民人口已达到4.14亿。这个迅速增长着的数字,始终是吸引传统媒介和其他行业公司建立网站的动因。而现实却是:网上的用户群已经形成,但是消费市场并没有建立。这对已经建立的网站,特别对那些以新闻传播为主、而非以商业和生活服务为目的的网站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迫于竞争的压力,各个媒介不断地为自己的网站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维护系统,更新升级硬件和软件,不断扩容,也许多少建立了一些网上的声誉,但是经济回报的匮乏,成为各传统媒介网站共同的难言之隐。

  第三,网络广告的稳定和增长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网络用户的`漂移性,使得各个网站的广告收入很不稳定,上亿网民鼠标的点击声并不能自动变成数钱的声音。因为网民根本用不着依附于固定的网站,可以自由地在几乎无边际的网络中漫游。只有某些商业服务性网站,例如雅虎,有较为稳定的广告客户。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介的广告在垄断方面有些相似,美国位居前十位的网站,拥有全部网络广告的三分之二;排名前1300家的网站,控制了95%的广告。而其中新闻传播的网站则是凤毛麟角。

  第四,已经形成的网络文化与网站的商业经营模式存在矛盾。网络最初是由各国政府资助而建立的自由的、免费的信息平台,从而很快培养了一种欣然接受的免费网络文化。现在建立的网站,包括传统媒介的网上新闻传播(个人兴趣型、影响很小的网站除外),如果只是为了宣传而赔钱,恐怕谁也负担不起。但是网上新闻传播要收费,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问题,其次还有技术问题。网络已是一个巨大的免费信息库,4亿网民已经吝啬成性,他们疯狂地使用着各个网站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免费下载软件、免费ICQ……,对于与网站性命交关的广告链接,就是懒得点击一下。有些网站动情地劝说使用收费邮件,但响应者寥寥。无论发明动画"旗帜广告",还是最近出现的"网上路演",能够吸引网民眼球的效果都不理想。如果靠向用户收费维持,也似乎不大可能做到。有的网站企图先让用户免费使用,培养兴趣后再收费;而一旦收费,点击率便迅速下降,最后不得不放弃收费。从商业角度看,早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广告传播永远不能期待受者的自觉。但是,上亿的网民这是一种无尽的诱惑,虽然前面已有不少牺牲者,但仍诱惑着更多的新网站扑向网络传播这个耀眼的光点。从长远看,网站早晚会取得成功,但是至少目前,尚没有完全有效的经验。

  鉴于上述情形,如果把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拷贝借鉴阶段、用户化阶段、网络原创阶段,那么现在的网上新闻传播尚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离网络新闻传播的原创阶段,距离尚远。建立新闻传播网站的消费市场,这是保证网上新闻传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奋斗目标。

  既然网上新闻传播同样需要广告的支持,那么,就要研究网上新闻传播吸引用户的特点。单纯强调点击率,如同单纯强调发行量一样,对于广告商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现在美国每千次的点击率已经从早先的35~50美元降至2~5美元。而这点收入对网站来说微不足道。关键在于提高用户注意力的质量,即将点击率改变为网页浏览率,许多广告商已经把网页浏览率(包括浏览持续时间)作为投放广告的依据。这就要求新闻信息在时效、可靠、广泛、真实,以及易用、可得、交互和原创性等方面,即新闻的内容质量和使用质量,全面满足用户。我国的新闻网站大多只看重点击率,一些广告客户也单纯从点击率出发考虑广告的投放,这是不成熟的商业行为。特别当广告商已经变得精明起来时,我们的新闻网站若没有学会如何抓住网民的注意力,就可能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关于新闻网站的发展思路

  网络新闻传播将出现三种转变趋势:

  一,将大众传播的市场转变为细分的小众市场;

  二,将限于国内和地方的传播市场,至少部分地转向国际市场;

  三,从或然率的市场(即提供通用的大路货的市场)转向个性化的用户市场。在媒介经营方面,就媒介与广告客户的关系而言,一定意义上是媒介将受众出售给了广告客户。但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网站向广告客户组装和批发用户的手段和规模都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对此的研究和思想准备尚不足。

  另外一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即新闻网站单靠传播新闻,以及依赖网上广告,能否独立经营下去?新闻网站需要多样化经营,或与网外的产业联营与互补,这似乎是最近纳斯达克股市猛烈下跌后人们的一种新思路。与多数网站受到冲击的情形相对照的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它拥有网站、杂志、有线电视、电影公司、音乐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网上社区,在3月8日股市暴跌的时候,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是幸免于难的少数公司之一。

  网络新闻传播不会像当年的图文电视那样,很快被新技术淘汰,因为它已经拥有了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但是对于网络发展的一些数字,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它的用户增长和流通信息量的增长,不能完全说明就是网络新闻传播的成长,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电信设备商和计算机开发商业务增长造成的现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商务活动而主要不是网上新闻传播和娱乐的需求推动了网络的大普及。即使将来网络传播十分普及了,网络新闻传播也是有限的,因为世界就那么大,新闻的产生是有限的,特别在新闻的淡季,会面临新闻源枯竭的问题;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接受新闻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网络新闻传播目前处于不成熟的时期,尽管现在关于各个新闻网站的自我宣传很多。

  尽管存在上面谈到的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语言障碍、通道的带宽、视频信号的压缩技术、不发达地区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实用率的提高等等问题,但是,网络传播已经开创的获利前景,以及政治、文化交流和斗争的需要,会促使计算机开发公司、电信公司、内容提供商,以及一些国家的政府,群起而攻克技术方面的、商业方面的难题。未来的网络新闻传播一定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形成新形式的市场,这就如同SUN的执行副总裁MasoodJabber就整体网络传播所说的:"互联网经济其实刚刚开始,我们现在连20%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而对于网上新闻传播,恐怕不是开始了五分之一,而是仅仅开始百分之一。何时、如何获得规模化的网上新闻传播的消费市场,取决于形成网上新闻传播的规模、媒介资本与市场的互动,以及技术的发展。

新闻传播学论文2

  选题一:移动直播

  参考方向:移动直播技术升级、秀场直播模式分析、移动直播内容产业分析、传统媒体移动直播试水

  xx是视频直播的元年,看看各大互联网公司、媒体在布局直播时的力度就知道了。直播实在是个太大的主题,虽然不能方方面面都进行研究,但你至少可以将关注点聚焦在某一具体领域,比如以《华盛顿邮报》为例分析媒体转型中的直播运用,再比如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的社交直播等等。

  选题二:VR虚拟现实+内容

  参考方向:数字媒体VR报道实践、VR纪录片的生产与分发、国内媒体VR新闻创新案例与应用前景

  当今科技界聊的最多的话题,大概不是直播就是VR。VR真是一盘超大的棋,各个巨头纷纷入局,不管是VR硬件设备,还是VR内容生产似乎总有无穷的潜力等待挖掘,Facebook的小扎更是全力“押宝”VR。

  那你能研究些啥呢?数字化媒体如何运用VR进行多元化新闻报道呈现形式?VR内容生产的现状、前景与忧虑?更酷的同学是不是还可以学习美国大学生做个VR毕设?期待你们的脑洞!

  选题三:资讯短视频

  参考方向:国内短视频创业综述、青年用户短视频消费习惯调查、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特征

  有没有发现一夜之间,短视频火了,网红、垂直行业、社交巨头...入局者甚多。媒体人转型投身短视频内容创业,更让大家对短视频领域充满好奇。短视频为什么这么火?为什么这么多媒体人将创业目标置于此?短视频是如何带来大规模流量的?互联网、媒体巨头又是如何布局短视频大棋的?……多看看相关研究,你或许会有更多灵感。

  选题四:突发新闻报道

  参考方向:外媒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报道突发、直播在突发报道中的作用、突发报道中的社交信源核实方法论

  近几个月国际国内突发新闻不断,面对这样的突发新闻,媒体作何反应?如何报道?运用什么先进工具来提高报道效率?社交媒体如何聚合消息?发挥何种作用?成为“报道主力”后又对这个传播版图有着怎样的影响?……当下全新的传播环境中,这些都是值得走心研究的好问题。

  选题五:IP价值

  参考方向:媒体如何用IP思维打造新闻产品、特稿的IP变现之路、玄幻剧IP的营销与发行

  将IP誉为当下互联网行业的掘金矿似乎也不为过。“IP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看看暑期档热播的各大电影、电视剧哪个不是IP改变的功劳?里约奥运只知道follow宁泽涛、泥石流,却没发现体育爱豆背后的巨大IP价值?布朗熊、可妮兔超可爱,可她们同属的LINE“帝国”却靠IP衍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年轻人,看剧看奥运看电影玩的不亦乐乎时,可别错过值得研究的论文选题哦。

  选题六:新闻编辑室“黑科技”

  参考方向:外媒编辑室如何运用AI系统提升效率、聊天机器人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全球机器人写作发展综述

  诸多媒体似乎一直在致力于新闻编辑室的工具改革,无论是《纽约时报》的数据分析系统Stela,英国智能内容服务软件Echobox,还是具有写稿、聊天功能的机器人,它们都在尝试提高编辑室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深入研究一下国内外媒体的编辑室工具改革,新闻业务小能手说不定就是你!

  选题七:数据新闻

  参考方向:媒体数字报道创新(以里约奥运报道为例)、社交传播环境下数据新闻的创新范式

  数字新闻仍是当前新闻报道的一个热门方向,从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中便可看出端倪。《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NBC、BBC等一票大佬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在数字新闻上做足功课。对新闻实务感兴趣的童鞋不妨多多关注这个领域。

  选题八:粉丝经济

  参考方向:SNH48的粉丝经济模式研究、社交媒体在粉丝经济中的作用、粉丝研究:新型粉丝关系下的粉丝权力

  随着现在以TFBOYS、SNH48为代表的各类男团、女团的'崛起,粉丝经济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粉丝权力如何将偶像团体推向名利的高点?偶像团体又怎样运用“粉丝经济”来稳固自己的根基?……这些或许都是值得你研究的问题。

  选题九:网络综艺

  参考方向: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的对比分析、网络综艺的营销之道(以《奇葩说》为例)、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互联网+模式创新

  近年来传播环境的改变催生各种传播内容、传播形态的转变,网综作为当下的一支娱乐力量借助移动互联网大势迅速崛起。网综领域似乎从来不缺新玩法,卖污、神后期等等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综术不断出现,冲击着我们的接纳能力。

  选题十:媒体从业状况

  参考方向:媒体人生存状况调查、海外数字媒体裁员背后的问题

  关注媒体人从业状况的童鞋看过来!媒体转型的当下,当无冕之王的光环褪去,媒体人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他们过得还好吗?他们都在干嘛?媒体裁员已经从传统媒体蔓延到数字媒体了吗?这些令人揪心的问题,你或许可以通过对媒体人的量化研究与深入访谈入手。

新闻传播学论文3

  一、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本研究选取20名专家作为函询对象,通过两到三轮的函询后,最终专家意见趋于统一,从而确立了传播学“双师型“师资队伍指标体系。接着,通过选取湖北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业人员20名,湖北省新闻传播学教师2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20名进行德尔菲法的函询调查,并通过反复的考量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从而保障调查结果的系统性与科学性。通过APH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采用OLS模型的运算,得出每一个指标权重,最终将新闻传播学“双师型”师资队伍指标体系设为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

  二、对指标体系的解析

  1对新闻传播学“双师型”教师职业背景的解析。在一级指标权重的确立中,职业背景排名第一,受访者更看重的是“业界”经历,即是否在媒体工作或者曾经在媒体工作过,这一部分受访者更看重的是教师的媒体工作经历。这就要求传播学专业院系的老师利用课外时间到媒体进行挂职锻炼或者培训。

  2对新闻传播学“双师型”教师教学实践的解析。在指标体系中,课堂教学权重占067,实践教学占033。“主讲专业课程”(078)、“实验教学”(077)以及“实践教学项目”(07)这三项指标的权重不相上下。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讲好课的同时要深入研究实践教学甚至是创新实践教学。

  3新闻传播学“双师型”师资队伍构成的解析。在指标体系中,“骨干教师组成结构”中的三级指标“校级学科带头人比例”和“担任专业课教师比例”权重值最高,分别为072和071。这就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院系要培养有影响力的全能型教师。

  三、参加验证高校院系对教师培养方式和激励制度的调整

  1对教师科研经费的`补助。从20xx年9月开始,武昌首义学院传播系每年将会资助一名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在核心期刊(以学校图书馆<中国核心期刊投稿指南数据库>为准)或权威期刊(以学校相关规定为准)上发表的论文,以武昌首义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独著、主编或第一作者,奖励500—1000不等金额。

  2进一步加强应用型科研力度。围绕应用型高校“科研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武昌首义学院确定了传播系“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科研水平,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在科研提升学科建设品质、科研促进校企合作、科研激发创新实践活力等方面作出努力,争取实现科研新的突破。

  3引进专家讲座,多元化提升教师能力。从20xx年9月开始,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传播系聘请新闻业界专家来校执教,为学生讲授一线最前沿的实务性知识。如:湖北日报大数据中心唐小涛、卢霜,智动天下IT公司总经理张昊等都曾来校负责相关课程教授。此外,新闻与法学学院还聘请全国电视媒体人、资深专家来校开展《著名电视人前沿讲座》。通过引进一线媒体老师对与本校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教师了解业内前沿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案例,提升教学水平;丰富师资队伍和层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4优化专业实践、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武昌首义学院依照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要求,参照“双师型”师资队伍指标体系,提出了结合教师教研项目探索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训、跨专业实训、创新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5对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和钻研教学的积极性,新闻传播系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囊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实训指导等多个教学环节,在教务系统评分基础上采取同行专家与学生共同评审、新媒体票选等多种形式,评选出一批高水平、高欢迎度的教学专长型教师;此外倡导传播系老师进行多专业、多学科的交叉协作,通过院系领导的规划、指导及投入,培育出一批成果明显,特色鲜明的教学成果项目。

  四、学生满意度调查

  通过接近一年时间的实践,学生对老师教学,实验、实训课满意度明显提升。以下是武昌首义学院传播系学生给教师评分变化表(由于涉及到教师隐私,其中教师姓名用数字编号代替)。

  1武昌首义学院传播系学生对教师测评分如表2、表3所示。在学生对教师测评中,编号为4的老师从20xx年9月份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进行挂职锻炼,该老师的分值变化最大。编号为3的老师曾经在南方都市报新媒体进行过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这些老师的教学效果显著。

  2在体系验证期间,学生获奖情况如表4所示。武昌首义学院传播系获奖作品三位指导老师中有一位已经结束挂职锻炼,有一位正在长江日报进行挂职锻炼。根据指标体系中“业界”指标权重比例,该系从20xx年9月开始,派该名老师参加挂职锻炼,从效果来看,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以上实证研究证明,通过德尔菲法确立的传播学“双师型”师资队伍指标体系及权重科学有效,在今后的使用中会有更多高校的新闻传播系加入验证。

  参考文献

  [1]王端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2)

  [2]景晶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行政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xx(5)

  [3]左端红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xx(6)

  [4]胡益龙转型背景下本科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xx(3)

  [5]刘耀辉,于芳,段盛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学教育,20xx(8)

  [6]王少娜,董瑞,谢晖,贾贤杰德尔菲法及其构建指标体系的应用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xx(5)

  [7]吴健辉国外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理论研究,20xx(2)

新闻传播学论文4

  摘要:

  综上所述,新媒体虽然给广播新闻造成了影响、增加了挑战,但是却也为广播新闻的传播新空间拓展带来了更多机会。各种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新闻广播带来了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广播新闻进一步拓展其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关键词:

  广播新闻;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传播的困境分析

  (一)节目时间造成的困境

  广播新闻的黄金节目时间段通常都是在早上时间,但是新闻通常都是一些领导指令性发言或者会议和强制性重点宣传任务,这些内容不但必须在早晨黄金时间段播出,而且篇幅时间长短和字数都有规定性的要求。广播新闻被自身传播特点所局限,无法像报纸一样以专版的形式来播出政务性和执行性的宣传任务,因此黄金时间段的新闻节目无法符合听众的兴奋点需求。

  (二)收听特点造成的困境

  广播新闻的听众通常都是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听广播新闻,听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才转移注意力到广播新闻上,如果一直没有吸引听众注意的内容还有可能直接让听众关闭收音机。一些广播电台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把黄金时间的新闻节目转移到硬新闻内容上,把精力集中在专题类型的广播节目中去,虽然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以一些优秀稿件扩大影响,但却无法从根本上真正有效解决问题。

  (三)节目内容造成的困境

  因为广播新闻的黄金时间段通常都是政务性和指令性或者工作性报道,难以针对社会关注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策划报道,所以广播新闻经常为了满足信息量的要求凑字数。

  二、拓宽广播新闻传播新空间的基本方式和意义

  (一)3G手机的广泛使用将增加新闻广播的移动受众

  3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电信网络和广播网络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让电信网络通过移动终端媒体进行传统广播新闻传播创造了技术支持条件。3G手机的广泛使用,让所有3G手机使用者不但成为试听信息的受众,也同时成为视听信息的来源,这也是未来新闻广播需要争取的移动受众群体。

  (二)手机短信使广播节目的互动性增强

  现阶段,广播节目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参与节目已经不再陌生。和热线电话比较而言,手机短信让听众有更多机会参与节目。因为热线电话必须由主持人和听众直接沟通交流,通常一个节目主持人接听的电话有限,听众能不能真正参与节目的`实际主导权力通常都被掌握在导播手中。相反手机短信却能够通过主持人的宣传组织,让听众针对特定的话题以短信的方式自由发言参与,让听众得到更多机会参与节目互动,由此大大地提升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

  (三)利用互联网延伸广播功能

  互联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新媒体平台,能够有效融合各种传统媒体特征,并且还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传播方式,例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广播电台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广播,拓展新闻广播的功能,并且丰富节目内容和形式。因为利用互联网进行广播新闻业务,不但可以实现传统广播新闻的声音传播方式,而且还可以同时实现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传播,改变传统广播新闻单一局限于声音传播的历史。更何况主持人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节目预告,并且实现和听众更多方式的互动交流,这样无疑可以增强新闻广播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三、拓展广播新闻新空间的具体策略

  (一)准确传播定位,精心策划主题,创新传播形式

  1.广播新闻的准确传播定位

  广播新闻作为一种社会化程度相对而言比较高的传统媒体,在普通群众中具有并不低的传播影响力。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应该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以新闻信息传播和政府为重的舆论宣传传播,而应该把实现舆论导向更深层次的同时,注意民情低落点作为传播诉求。只有更准确的传播定位,才能加深普通群众自我价值认同的同时,实现传播舆论的深层次引导。

  2.精心策划广播新闻的报道主题

  优秀的新闻作品通常都是以精心策划的报道主题作为基础。例如中央电台的《倾听新疆》大型“走转改”新闻报道,报道主题经过精心策划,定位于两年以来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充分开发地区优势和潜力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大好形势。这样经过精心策划的宏观报道主题,再进一步策划出围绕主题的系列微观主题,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各个不同方面进行系列报道,更深层次地展现了新疆地区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融入新媒体,增强互动性,拓展传播受众规模

  1.调整受众理念,变“听众”为“用户”

  媒体不但应该了解分析传统听众在收听广播新闻方面的习惯和喜好,还应该把更多精力集中于了解分析参与广播新闻互动的广播新媒体用户的习惯和喜好。所以,广播新闻应该注重利用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更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科学调整受众理念,让广播新闻信息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拓展传播受众规模。

  2.重视增强广播新媒体的社交功能

  新闻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能够持续引起用户的关注和讨论兴趣。

  3.充分发挥广播新媒体独特的双向传播互动性优势

  不但应该重视搜集,同时还应该注意选择,并且引导和鼓励广播新媒体的用户采取UGC(用户生成内容)方式提供更多新闻线索,经过广播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求证和编辑加工,再以更生动形象的广播新闻反馈回用户,这样才能让互动优势更加有效。

  4.积极运用广播新媒体的融合功能

  在广播新闻的声音传播基础上再合理融合文字和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让广播新闻的传播呈现方式进一步立体化或者可视化,新闻报道的关联度也更加具有多维性,让广播新媒体用户能够全方位的获取广播新闻信息。

  5.灵活面对广播新媒体渠道的多样化,反应要迅速及时

  新媒体用户所在的地方,就是广播新闻工作所在的地方,还要善于及时运用具有强影响力的平台和渠道。同时更不能忽略对广播新闻媒体官网和官方应用的统一规划布局以及主持和采编、用户的个性化应用,这样才能形成集群,打造出具有多元关系的全新互动平台,最终创建出更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广播新闻品牌。

  (三)深入挖掘,叙事生动,以优质特色内容,提升传播内容品质

  1.传递信息要快

  利用广播新闻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更加快速灵活的优势,以更快的速度传递更具时效性和现场感的新闻信息。特别是针对突发社会事件的新闻报道,新闻广播应该利用更加及时和权威的快速反应机制,多角度呈现事实真相。

  2.新闻元素要深入挖掘典型性

  新闻元素是整篇新闻报道的基础也是灵魂,只有恰到好处的新闻元素选择和运用,才能彰显新闻主题并且体现新闻报道的典型性。例如中央电台的《倾听贵州——夜访核桃坝村》大型新闻报道,这期广播新闻节目的报道主题,经过精心策划,准确定位于贵州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开发县域经济取得良好经济发展成效的具体方式方法。社会基层的新闻元素非常丰富,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元素用以叙述说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元素用以直命主题,需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新闻工作者合理选择运用,深入挖掘新闻元素的典型性已经成为大多数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共识。

  3.传播内容要实

  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相伴而生的是海量的新闻信息,但是这些海量信息也充斥着很多不完整信息甚至虚假不实信息。广播新闻要拓展传播新空间,就必须充分利用广播新闻单位的专业新闻鉴别能力和同行协同整合能力,对来自新媒体用户提供的各种新闻线索和内容及时求证,并回馈给用户事实真相,让用户在喧嚣的网络声音中听到广播新闻不同却真实的声音。

  (四)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采编播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1.传统广播新闻平台的播出形态应该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

  例如某地方新闻广播台除了早晚板块新闻以外,其他播出形态都是每半小时以12分钟的资讯信息和18分钟的延伸内容信息组成内容滚动推进,资讯信息体现了广播新闻的快速集纳优势特色,而延伸内容信息又体现了广播新闻内容的丰富和深度优势特色。

  2.新闻信息的产出方式应该与时俱进融入新媒体

  例如可以构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专业平台,为广播新闻拓展新媒体领域的空间发展提供技术性的支持。还可以通过构建融入新媒体的平台和渠道,转变传统的话语体系方式和新闻播报方式,让广播新闻的内容和风格更加让新媒体用户喜闻乐见,进而能够增强互动实现多次传播。

  3.培养能够符合新媒体传播需要的广播新闻传播专业团队

  这样的团队不但应该具有互联网传播思维观念,而且还应该具有能够有效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专业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虽然给广播新闻造成了影响、增加了挑战,但是却也为广播新闻的传播新空间拓展带来了更多机会。各种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新闻广播带来了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广播新闻进一步拓展其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只要新闻广播坚持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对报道理念和方式以及渠道方面不断创新,那么就一定能够为广播新闻的传播拓展出新的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5

  摘要:在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一直以其高标准的制作传播流程占据着传媒的制高点,新闻的政治舆论导向关乎着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而随着微时代赛博空间日益渗入到大众传媒的各个方面,探讨“全球在地化”情境下新闻传播的交互立体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闻传播的本质出发,通过微媒体和传统媒体在赛博空间内的显性表征及相关性,探索三者相互融合、促进与重构的机制。

  关键词:新闻传播;微媒体;传统媒体;重构

  新闻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新闻定义中的传播主要指“大众传播”,即职业传播者通过某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向大众人群传递信息的活动。随着“全球在地化”的深入和互联网文化的进驻,中国的传媒发展已与世界接轨,新闻传播已经发展到从最初的整体、宏大、秩序进入到个体、碎片、张扬的微媒体后福特主义阶段,个体意义上的事件性和参与性已经成为微时代的显著特质。当微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展现出积极生长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亚文化趣味的征引和消极的时代症候,这些都给传媒工作者和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在本研究中试图通过微媒体和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特质及关联性,探讨微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交互立体化发展规律以及重构机制。

  1.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及显性特质

  在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历程中,新闻传播以权威性、时效性、真实性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性始终占据着传媒的高地。新闻传播的载体和途径从广义上分有两种方式,传统媒体和微媒体传播。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媒体而言的,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文艺样式(包括报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即使在微时代得以正式具名的维度下,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仍然在信息内容生产、深度专业化报道、资源配置、机构规模、行业主导权及权威性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和鲜明的特点。

  1.1强大的新闻信息内容生产能力以及高质量、标准化的专业制作团队

  国外一项名为《在线读者行为报告》的研究表明,选取数百万博客和社会微媒体网站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80%以上的链接都以传统媒体机构为信息源。实则是说当今炙手可热的微媒体传播平台内容的生产能力还是有限。由于中国的媒体机制形态(微媒体在新闻发布上的采编权相应受限),这种现象在中国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的传统新闻媒体机构有着庞大的规模、优秀业务能力的记者和采编人员、一定区域内最专业顶级的制作设备,这些配置都决定了传统媒体在新闻制作发布领域的高质量、高标准以及无法撼动的资源优势。

  1.2高水准新闻信息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提升能力

  相对于时下微媒体为受众提供的“信息快餐”,传统媒体固有的资源厚度在全面调查、深度挖掘、后续跟进等方面具有其后发优势的显著特点。

  1.3悠久历史下积累的新闻品牌知名度以及资源优势带来的权威性

  传统新闻媒体机构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期间人类社会经历过战争、经济低迷和衰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等多次各领域的剧变,传承至今的新闻媒体在公众心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这一特点造就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权威性以及真实性。

  2.微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扮演

  什么是微媒体,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我们用的微博、微信,其实不然。“微”是相对于“宏大”而言的,而微媒体所代表的个体、差异、多元是相对于福特主义阶段传统新闻媒体的整体、秩序、统一而言的。表面上微媒体来自于对“微小、平凡、时效、自由”为表征的新媒体文艺式样和社交传播方式(博客、微博、论坛、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的点题,但实则是对网络文化日渐渗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细节,且促使人们用互联网的思维表达去看待世界的总结。微媒体的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态势在城市社会中得以广泛深度发展的时代。而微媒体新闻的正式具名,更可以看作是互联网文化更大范围地进驻人类社会生活核心场域的标志。这使得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新闻传播与世界、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多元关系。这种多元关系使得微媒体新闻传播的特征更加凸显。

  2.1传播内容的个性化、碎片化,传播行为的去中心化

  方兴未艾的微媒体时代赋予了现代普通人进行传媒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条件,新闻传播的概念被扩大化,而“微”所指向的是一种个体的兴起,是以个人为单元、个体为终端的新文化思维与文化态势。用户可以针对任一新闻事件选择不同的视角和出发点进行发布和评论,并且这些信息发布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去中心性、碎片性。在微媒体传播的维度下,新闻传播的媒介议程设置及新闻价值的判断更趋向于多元性、灵活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艺术话语。

  2.2传播架构的超级链接化带来的迅速时效性

  借助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个体有条件全天候、全时段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发布及评论新闻事件。这种时效性有时甚至达到了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传播就已经同时实现的'程度。这都是人类进入微媒体后福特主义阶段以来一以贯之且积极增长的文化生态之一[1]。

  2.3传播频率的几何级数化带来的高覆盖性

  微媒体新闻传播从首位发布者开始就以指数级方式扩散,这种原子裂变的传播方式可以使新闻信息在极短时间内覆盖全网。正是微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的这一特质,赋予了新时期新闻传播彰显人类文化传播范式重要变革的价值。

  2.4平等交互带来的及时纠错性

  在当下以交互为核心精神的web2.0时代,各阶层民众在互联网平台上享有平等的信息发布权。这种交互平台可以接收来自不同群体阶层的观点及声音,有利于还原新闻事件真相和综合客观评价,对于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能够起到纠错效果,体现新闻的真实原则[2]。

  3.微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交互发展的异同及优劣势

  在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布过程中,微媒体和传统媒体都以新闻事件播报的真实性、时效性作为主要追求目标;都需要对新闻事件本身及其发展过程进行跟踪、评论和深度挖掘;都受当下传播营销学影响体现出明显的亲民化倾向。微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固有的媒介议程,其时效性、广泛性、互动性、参与性等积极因素客观存在,但这种“我既媒体”弱化媒体把关人的“公民新闻时代”有其固有的亚文化征引和消极价值观等时代症候,如新闻信息量大但良莠不齐(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无效评论);公信力不足可信度低;新闻选题规范化、专业化偏低等。而与之相对的传统媒体新闻在时效性及广度上略显逊色,但其优秀的品牌知名度、丰厚的资源配置以及强大的信息内容生产力造就了传统媒体在新闻制作上的高标准专业化、深度挖掘剖析的持续化、真实权威的引领化、舆论导向核心价值的建构化等优势。

  4.微媒体与传统媒体交互立体化发展下的新闻传播重构机制

  新闻传播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微媒体与传统媒体是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的共同载体,微媒体思维模式的大范围进驻虽然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但微媒体的发展速度及现状并未跨越人类生物学的一个代际尺度,中国新闻传播场域中依旧是微媒体和传统媒体并存的格局,二者融合实现全媒体新闻传播战略是历史的必然,这体现了全球格局、在地路径的整合传播意识。

  4.1传统媒体和微媒体在新闻传播上实现交互借鉴

  为增强媒体竞争力,各大传统媒体均开设了网络版、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抢占新闻先机。但微媒体平台不是摆设,要积极开展平台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真实地参与到新闻本身,此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代入感和认同感都有利于新闻本身的关注度提升。另一方面微媒体要尽可能地规范新闻选题和内容的范式,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引用主流媒体的视频、声音、图片等资料提高自身公信力。

  4.2传统媒体应通过价值观导向引导微媒体建构良性新闻传播环境

  微媒体新闻传播的特质决定了其传播中的负面信息及虚假新闻会以几何级数化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给公众生活和核心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媒体此时应发挥自身权威性、舆论价值强的资源优势,引导、协助微媒体完成新闻的筛选,建构和谐的新闻氛围。

  4.3.传统媒体和微媒体建构交互立体化的多维新闻传播空间模式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传统媒体和微媒体应有效地结合,微媒体由于时效性强的特点可以担任新闻事件第一时间的报道发布,抢占新闻先机。传统媒体因为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强而随后以更充分的策划、采编、制作,发布更全面、更有深度、更有连续性的报道,并在报道中纠正负面虚假新闻,引导健康的价值观取向。整个过程中力争做到新闻传播的多场域、多类型、多层面的交互立体化播报模式,建构多平台融合的全媒体战略。今年的“两会”报道期间很多主流媒体开通了网络上流行的直播间,题为“直播两会”;前段时间央视《新闻联播》推出的系列专栏“点赞中国”,这些都为传统媒体与微媒体相融合借鉴提供了颇有裨益的案例参照。赛博空间下的新闻传播已由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交互立体化的多维网状传播,怎样更好地体现当代新闻传播的文艺修辞能力,是“全球在地化”语境下中国传媒发展的核心场域。应充分利用各媒体平台的优势进行交互融合与重构,共同营造全媒体新闻传播的新世态。

  参考文献

  [1]黄洁沁.刍议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传播,20xx(10):36-38.

  [2]冀蕊.基于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xx(15):288.

新闻传播学论文6

  信息时代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新阶段,信息化使得人们获得并传递一切信息变得更快更便捷,从而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播、媒介的制作都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而新闻传播学是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四个方面的研究构成的一门学科。传统新闻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先行者定位准确发展稳健,但未来前景却并不乐观。近五年来,传统纸质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这一现象将我们引入了怎样才能发展现代新闻学的思考中。现代新闻传播学除了传统的新闻功底的构建与积累学习基础性和学术性的知识以外还需要进行广告传播、影视文化、媒介经营管理、舆论学、文化产业活动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从传统单一的静态文字图像到以网络为载体发布影像、文字等媒体格式文件的无纸化传播,这使得现代新闻传播必须具备实时新闻信息量大,引发话题使受众积极参与讨论,生活服务类互动信息全面,并兼顾愉悦受众精神使受众获得身心健康休息的特点。新媒体时代更需要实现受众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整合度高的新闻传播效果,从这一点来看,想在电子时代建立现代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体系就必然需要多媒体软硬件技术的支撑。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应用型的计算机技术,其主要实现手段是通过人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来完成文件的部分或整体效果。多媒体应用技术本身是结合了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工程专业、新闻传播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等多种专业课程综合而成的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型学科。其业务范围涉及了媒体的包装及制作和媒体载体的包装及制作。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学和多媒体应用技术有了更多的交集,新闻传播效果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闻传播对传播的效果做出了新的要求,更需要多媒体软硬件技术的支撑。多媒体应用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又基本都是需要实际动手操作来实现的,这对于从事这个专业的大量从业人员又提出了不断创新进步的更高要求,除了需要大量更新资料以外还需要不断学习多种媒体类的实现方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更替变化也相当大,比如说在新闻传播业中发挥着巨大图文制作效果作用的photoshop,她是一款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位图图像处理软件,1999年photoshop5.0刚刚被许多中国用户认识,这款带有图层功能和历史功能的图像处理软件允许用户在不同视觉层面中处理图片,然后合并压制成一张图片。这款软件的出现立即打破了许多新闻从业人员以及广告从业人员“绘制基本靠手”的思路,13年来photoshop在不断更新完善中,成为在平面设计、图像修复、广告摄影、包装设计、插画设计、网页设计、后期修饰等方面的必备工具软件。而今时发展到photoshop CS6中软件已经带有3D图像编辑和内容识别修复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现今多媒体应用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多学科的辅助课堂教学活动,而在现代新闻传播学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应用技术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多媒体应用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学的限制,发挥其数字化、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对学科适应性强的特点,填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大量适用于教学的新素材新思路用来扩充教学内容中的各个模块,增大信息量,协调教学内容,提高备课的效率。在上课的环节中,以生动的`媒体课件合理设计课堂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展现相关知识点,合理调节授课进度,扩大学生的思路,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现代新闻传播学的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高校普遍建设多媒体专业相对较晚,而现有的新闻传播教学工作又基本是集中在课堂内完成,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单一的说教,学生很少能实际接触到平面的制作、新闻的采编、载体的包装制作等的实际操作流程,对技术性操作的掌握就更加的欠缺。那么合理的教学就需要现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和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两方面结合,任课老师应随着多媒体应用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实例用以教学,只有任课教师与新技术的操作实施不脱节才可能教出与时俱进的学生。

  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也需要设计新的教学手段,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可以更宽泛的进行学习。如开设计算机文字录入及实际出稿排版、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数码摄影及后期处理、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处理、视频采集及编辑、视频特效制作、动画制作、音频文件的采集与编辑、音频特效制作、网站网页、交互式多媒体等课程。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把学生组织成各个小团队,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一个或多个较大的教学主题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进一步认知对将来的工作能够有更深入的体验。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体会学习的知识并在操作的过程中重新整理知识,探究最新技术。而教师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的过程中也可以验证及提高自身对新技术的学习认知程度。在教学中达到师生双向激发主动学习的目的。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教授学生设计制作的方法而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教师需注意不以自身主观意见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肯定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表达。

  多媒体应用技术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探索与更新,给予新媒体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平台,而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来的创新性方式方法又为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促进了社会整体新闻传播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各大院校是培养现代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对多媒体应用技术方面知识与操作探索创新的重要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现代新闻传播学与多媒体应用技术并行,为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新闻传播学论文7

  新闻传播学涉及的领域很广,要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详细了解院校的培养方向与侧重点后再报考。

  对于一件事,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行动的动力,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如此,媒介环境学创始人尼尔·波兹曼曾说:“我骄傲,我是媒介环境学人。”而我,也很骄傲,因为我是媒体人。

  说起媒体人,很多人都会想到电视主持人或记者,但我却是—名微信文案编辑。事实上,媒体行业也分很多种,其中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而近几年兴起的新媒体则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数字化的传统美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不管是哪种背景下的`媒体人,他们都绝非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光鲜。说白了,媒体人其实很苦很累,在这里,常常是女人当男人使,男人不当人使。

  说起来,我的中学时代似乎就为从事这个工作埋下了伏笔。那时超喜欢写小说的我立志“以笔浪迹天涯”,于是在高考时我报考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该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主要学习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新闻采写、编辑以及摄影等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知识的实践性都非常强,在进行理论学习之后,更多的便是相关的实践操作。事实上,看似很好玩的新闻采写在很多时候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要及时写出既有时效性、真实性又吸引受众眼球的文章,是非常困难的。

  大学四年稍纵即逝。我的大部分同学在毕业后都去了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媒体企业做记者、媒体运营、网络编辑等。而我选择了继续深造,攻读传播学硕士。随着对媒体行业的进—步了解,我愈发向往进入该行业工作。于是毕业时我如愿进入了报社新媒体部做微售客户端的文案编辑。作为微信文案编辑,主要工作就是把新闻报道、有价值的文章以微文的形式推送给受众。本质上与传统编辑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换了—种表现形式而已。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得不说,媒体工作真辛苦!每天赶新闻稿件到凌晨,有时新闻来了,要立即爬起来编辑推送,吃不好又睡不好。不过,喜欢写东西的同学肯定知道,夜深入静时往往也是思绪最为活跃的时候,灵感常常在那时冒出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再苦再累我都认了。对于一件事,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行动的动力,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姐此。当你认真做完那件事,回头看自己留下的脚印,看到自己一路瘫来的成长历程时,那种愉悦感,你比谁都清楚。

新闻传播学论文8

  1、写作方面:

  新闻传播论文是论文的一种,有着论文的一般要求。新闻传播论文要求由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将本专业所学内容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由于学生经验欠缺,大多会参照网络论文,一般是从对教材大纲的介绍开始,中间穿插一些自己的想法,然后讲细节的方方面面。有的论文只是描述了专业的发展及现状,论文从头至尾也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发现,更没有论证的视角,还有些论文则像工作总结,文章开始大多以: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等形式存在。这类文章往往词藻较为丰富,内容流畅,但仔细看的话,还是没有把握论文要点,没有论证主体的新观点。以上几种都是论文中的常见问题,在每年论文评展中,所占比重不小。

  2、广泛的基础理论:

  新闻传播是与社会相联系的,论文需要大量的社会科学内容作支持,进而提出新的论证观点。在新闻传播论文中,大都研究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新闻的标题、新闻的变化等比较精细化的内容。新闻传播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所以新闻传播论文的写作可以针对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用专业化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论点。然而当下的新闻传播学学者在与社会接触时,只注重依靠课本资料来拼凑论文,缺乏广泛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持,写出来的论文就像没有支柱的楼梯,随时会倒塌。理论知识的失误会使论文不堪一击,也就是说在论文行文、论证和结构都没有失误的情况下,支持论文的理论知识出现了差错,该论文的立论也会不攻自破。

  3、参考文献的使用:

  参考文献是论文在写作初始阶段,借用已有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或概括。当然参考文献不属于论文的形式主义,而是论文的组成部分,它考察了作者在写作之前浏览的专业学科著作。而部分论文在结尾却并未注明参考文献,这样的做法使文章充满矛盾主义,使参考文献成了形式主义。还有些论文使用的`是专业导师的论证观点,因为老师研究的领域恰好是专业范围,而且观点独特,学者引用是正常的,但有些学者在论点与老师研究范围没有直接联系的情况下,还会引用导师观点,导致文章常常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

  4、语言运用方面:

  有些新闻传播学者在写作时强调新闻用语的精确性,按照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要求作为理论依据。新闻用语的精确性比较重要,但要明白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作文,学术论文要求论文的观点明确,可以涉及词语的解释和构成,使之容易理解,但不能作为参考文献来使用。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还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闻传播学论文9

  摘要电视新闻是我国新闻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力量汇聚加快了电视新闻发展进程,其中又以电子技术为突出代表,对电视新闻传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通过分析电子技术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探讨了电子技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并对电视新闻传播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电子技术;电视新闻传播;传播媒介

  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必然会带动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出现了现代化数字、互联网、电视新闻视频制播网、电视台音视频非线性编辑等不同的传播载体,电视新闻实现了同一时间不同渠道的传播效果,电子特技与动画随机应用开始融合。

  1电子技术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电视与电子技术关系密切,电视传播形式的每一次变革本质上都与电子技术发展密不可分。不同媒介中又以电视为突出代表,从电子新闻采集转变到卫星新闻采集,从新闻今天报到新闻实时报。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电视新闻传播史上有革命性的意义,不仅加快了传播效率,而且拓展了电视新闻维度,使得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和便捷,着重体现在两点:一是互联网技术在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过程中不断提供信息,信息获取的深度、广度、效率、机会不断增多;二是在电视新闻采访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电视新闻采访、现场采访、直播室采访三位一体的电视新闻采访新形式。电视新闻采访内涵与形式更加丰富,立体化呈现方式为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新机遇。生产技术的发展必然对生产力产生直接作用。电子技术发展使得电视新闻信息量出现量变,新闻信息出入更加简单化。新闻信息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新闻工作者提供素材的内容质量,对电视新闻受众对内容的理解有重大影响。电子技术发展突出表现在对新闻事件的快速整理与传播,社会效率的提升必然会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在传播领域的迅速普及。电视新闻与制作网络化形式的风靡,使得数字技术融合各大网络系统逻辑的盛况出现在人们视野,电视新闻传播领域又迎来一次新的飞跃。人们与网络传媒互动性增强,这也是互联网技术与通讯网络技术融合的良好表现,信息传输渠道与电视新闻采访效率都有了不错的发展前景。新闻信息传播形态不仅能通过互联网与通讯网进行信息传送,网络采访与异地采访也成为一种常态。在电视新闻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传播媒介整合层面,数字与双向性技术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进一步强调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开放性,加深电视新闻媒体特征。电子技术发展也使得电视新闻传播中的画面素材更为丰富,记录更加及时,传播更加迅速,新闻现场的画面质量与速度不断提升,甚至夜视技术发展也使得夜间突袭场景得到有效采集与传播。另外,字幕也是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说明物存在,对画面、声音等作出进一步解释,字幕在某些特别报道的新闻节目中意义重大,是新闻传播的第二大主体。

  2电子技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不断拓展电视新闻传播渠道,新闻信息呈现出海量化和多样化发展形态。随着移动端技术突飞猛进,大众开始接受更为方便快捷的新媒体,比如手机网络,以丰富的报道形式与传播渠道赢得人们认可。电视新闻传播在强大信息渠道竞争对手面前,要及时引进国际一流的电子应用技术,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改善社会工作效率,尽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身市场定位。并不断培养与总结后期特效技术人才,推动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更加契合人们实际需求。电视新闻制作必须充分结合电子技术,并积极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才能产生价值。电视新闻从业者应主动将电视新闻业务实际需求理解为应用系统与技术结合体,只有形成有效适用技术方案,才能充当新闻制作与电子技术之间的桥梁。相关从业人员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种关键作用,是生产技术更新迭代的智慧源泉,准确把控新闻制作与传播实际需求,才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开发适用系统,在国际电子应用市场中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做好电视新闻传播工作需将新闻制作与传播业务进行融会贯通。电视新闻媒体中每项技术也都需通过观众来体现其内在价值,一档具有高标准经济与社会收益的新闻媒体,其自身具备的一流电子技术与新闻节目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日常制作与传播过程中,需及时反馈受众与要求,从而推动电视新闻传播可持续发展。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接受画面语言的方式也变得不尽相同,抽象视听语言在电视新闻画面语言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在正确指导应用下,两种语言都能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细节语言体系存在。尊重客观事实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根本原则,但随着电视表现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动画、特效等制作技术与新闻制作的融合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闻素材的传播效果,与大众实际诉求相结合,这是时代发展必然要求,是电视新闻传播形式创新的结果,也可在电视新闻主题意义上进行挖掘,以此来塑造新闻节目内容的深刻性,增强观众记忆。

  3对电视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建议

  3.1不断促进双向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

  当下国内不断加快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电视频道资源较之前有很大发展,从少数几个台甚至拓展到上百个,大众对新闻源的选择更加广泛。各地方都大力推进双向改造,电视服务由单向传输转变成双向互动,电视在大众生活扮演的角色又开始重要起来,人们观看行为也从“看新闻”转变成“选新闻”,对新闻行业时效性提出一定要求。

  3.2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拓展传播形态

  电子技术发展推动移动通信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移动电视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在不看手机、看新闻外,在地铁、公车上也能看到实时新闻节目。除此之外,也需扩大电视新闻传播范围,在人群密集区域定点投放,比如电梯、出租车等位置。据全球策划服务中心调查表明,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之上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会对经济、社会等各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既为电视新闻传播业带来发展机遇,也为其安全绿色传播带来挑战,信息技术与安全成为电视新闻在融合移动通信技术过程中重点关注的课题。

  3.3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传播范围

  互联网普及让网络电视成为全球传播中最具革命性的新媒体形式,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视觉文化正逐步占领这个世界,诸多新型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自媒体等类型服务逐步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社会关注、广电发展的热点,运用何种方式能成分发挥广电主导作用,不断建设发展网络电视台,成为目前包括电视新闻传播在内的媒体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传播学论文10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

  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

  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既然现在不少大学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获奖、要求较高的课题级别和媒介报道等等评价要素,论文的作者很难不去追求。但在舆论上,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认识上要清楚,这些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对论文的评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要以社会环境整体宽松、人们的心态较为正常为前提。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并且人们都一致赞同这样的做法,或者人们普遍地处于某种激昂和偏执的状态,再完美的评估方案也会评出十分荒谬的结果,因为可能会出现密尔(J.S.Mill)所说的“多数的暴虐”现象[3]。另外,为了保证这一评估体系的公正,需要评委的数量相对多些。如果委员人员太少,每个评委的权重就会过大,自然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1]参见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参见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参见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其他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林学谛著《环境、交往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

  (4)M.尼尔.布朗《走出思维的误区》,张晓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5)金观涛、刘青峰《论历史研究中的整体方法/发展的哲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6)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李银河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李茂政《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相容性及内在联系性》,《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169-180,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编印。

  (9)陈力丹《硕士论文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xx年版。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新闻传播学论文11

  【摘要】就传统出版而言,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基本形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的格局,但其在数字化出版转型中同样面临困境。本文在分析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转型的应对策略,即创新数字化出版流程,实现数字化出版与营销一体化以及构建多元化商业模式,拓展数字出版盈利空间。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图书;现状;数字化出版;策略

  【作者单位】史小艳,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严定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概况

  1. 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的历史及现状

  相较于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新闻传播学兴起的历史较短,但是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学图书的出版进入新的时期,1982年,甘惜分教授的《新闻理论基础》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新闻学术著作。随着新闻传播学从国外引进,新闻传播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研究所兴起,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数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各大高校,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新闻传播学重镇,陆续出版了新闻传播学系列理论研究著作和教学用书,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取得了颇多成就。21世纪,新闻传播学教育蓬勃兴起,新闻传播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每年皆有数百种相关图书出版。新闻传播学的迅速扩张使其学科的影响力和声誉广泛提高,并逐渐成为众多高校的热门专业。

  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数量的增长既有现实的因素,又有历史的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数量的增长适应了新闻学教育对图书的需求。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点已有800余家,每年向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正是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对新闻传播学出版数量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和图书出版既反映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又为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引。再次,新闻传播学作为舶来品,其研究的建构和基础理论直接来源于国外的相关成果。新闻传播学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新闻传播学图书的出版既表明新闻传播学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创新研究,学科结构建设发展健全,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的建设步伐加快。只有推动新闻传播学教育,大力发展传媒产业,提高学科研究的热情,才有利于新闻传播学研究工作和图书出版工作的开展,进而建立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体系。

  2. 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的特点与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迎来繁荣景象。以1997年为界,在此之前,我国出版的新闻传播学图书虽然在数量上出现了显著增长,但总体数量相对较少,种类较为单一;在此之后,新闻传播学被确立为一级学科,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此外,传媒产业的发展也为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1)图书出版渐成体系,深度广度不断拓展

  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开设初期,相关图书出版较少,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及复旦大学等新闻教育水平较高的几所院校出版的教材为主;20世纪90年代,新闻传播学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的教育,在多所高校设立硕士、博士点,这直接促进了大量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新闻传播学研究专著的出版积累颇丰,新闻传播学教材体系也已臻于完备。此外,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质量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寻求理论新突破和实践新认识。比如陈力丹先生自20xx年起,每年都发表关于中国新闻传播学出版的概述,对当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点评。在新闻传播学教材出版方面,刘鸿英先生通过对中美两国新闻学、传播学权威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指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和教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1]。总体来看,我国新闻传播学出版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系列教材,都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入。

  (2)“译著”与“专著”平分秋色,教材类与学术类旗鼓相当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初在西方兴起,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因此在我国的新闻传播学发展初期,学者们曾大量翻译国外著作,一方面用于高校教学,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相关图书出版提供一定的参考。一些学者由此成为研究国外理论和领域内著名学者思想的权威,其翻译的著作也成为出版界的标杆。例如何道宽先生翻译的麦克卢汉等学者的系列著作,对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影响深刻。随着国内研究水平与国际的接轨,国内学者的研究著作大量出版。从20xx年新闻传播学类畅销书中译著和国内学者专著各占一半的比重可以看出,我国图书市场“译著”与“专著”数量大致相当。早期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是为满足教学的需要,但大量同类图书竞相出版,整体质量并不理想。随着市场和研究的发展,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新闻传播学图书显著增多,在教材类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依旧占据大量市场的同时,学术类新闻传播学图书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两者在市场竞争中大有旗鼓相当之势。

  (3)出版内容趋于多元,学术引领作用增强

  在早期出版的新闻传播学图书中,新闻类或传播理论类的书籍明显偏多,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涉及统计学等定量分析方法的内容较少。在当今的新闻传播学著作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已经普遍应用。比如苏新宁先生对CSSCI 中 20xx—20xx年新闻传播学论文引用图书的情况进行统计,选出本学科中被引次数相对较多的 197种图书,该研究对于分析新闻传播学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很有意义[2]。此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一般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困境

  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阅读习惯和兴趣的持续变化,使得我国图书出版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已成必然趋势。随着网络媒体尤其是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数字出版物的市场需求快速扩大,但当前的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并不能与读者阅读需求相匹配。数字化出版潜力巨大,但优质数字阅读产品短缺的现象,在新闻传播学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中同样存在,业界面临着许多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1. 认识不足,人才与资金难以满足数字化出版需求

  首先,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集中于传统领域,现有的出版人才大多数不具有数字化出版的意识和能力,难以满足数字化出版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现有的出版程序和工作规范也明显不适应数字化出版需求。其次,数字化出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缺乏资本运营模式的传统出版部门难以支撑。再次,数字图书出版的'收益中互联网广告占有较大份额,电子书付费所占份额相对较低,这对传统出版观念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由于观念改变迟缓,以及缺乏人才和资金,新闻传播学图书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缓慢,要真正实现转型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数字化出版模式单一、转变形态有限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数字化出版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版社与电子阅读器开发商合作,将图书内容与电子阅读器一起投放市场;另一种是出版社与网络平台开发公司合作,开启在线学习模式,提供数字内容服务。在国内,大部分数字化出版的方式不外乎对纸质内容进行复制,相对于国外“互联网+”模式,国内流行的“+互联网”模式要落后得多。比如新闻传播学图书,其数字化出版只是单纯将内容转变为数字形态。同时,纸质图书数字化业务收益甚微也让出版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

  新闻传播学专著、论文等学术成果通常是纸质出版与电子出版捆绑销售。例如,中国知网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图书出版数据库,优质期刊一旦出版,中国知网便会对其文章搜集、编辑,进行数字化出版,但这种数字化出版方式过于单一。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出版资源分散、市场主体缺失、网络化程度低、集成度小,数字化出版能力较弱。相对于国外数字化出版的立体化开发、多种模式发展,我国数字化出版的线性结构需要改变。

  3. 版权保护制度不完善

  目前,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的一个明显障碍是版权保护不力。由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拷贝和获取变得轻而易举,同时,由于相关法律对数字出版物内容复制缺乏规范和限制,使得一些作者的知识产权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另外,数字化出版涉及的利益方远多于传统出版,除作者和出版商外,网络运营商占有较大比例的出版利益份额,这是导致数字化出版转型困难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出版领域倘若没有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制度,对内容直接生产者和出版者的利益保护不到位,必然会使数字化出版转型缺乏动力。

  三、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的未来趋势与发展策略

  1. 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的未来趋势

  (1)传统图书出版与数字化出版并驾齐驱

  当今的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市场中,纸质出版依旧占据较大比重,数字化出版则面临多重困境。传统出版虽然受到冲击和挑战,但不会迅速被替代。首先,在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中,教材教辅类图书的市场需求较大,其纸质图书因内容编辑全面、合理,比电子书更受追捧。其次,数字化图书出版数量逐年增加,其作用是对纸质图书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纸质图书的市场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再次,当前数字化出版只是简单地复制传统图书出版的内容,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字化出版链条,其盈利能力相对于传统出版方式要差得多。但数字化出版转型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的格局将是并驾齐驱、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的革新和进步。

  (2)优势资源聚合,垄断数字化出版市场

  我国传统出版资源比较分散,相较之下,数字化出版呈现集中化特点,数字图书市场被几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数字出版集团垄断,其凭借人才、资源、平台的优势,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这种格局一时很难打破。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这些大型数字出版集团会不断扩大其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市场份额,强化其地位。规模化的数字化内容生产是确立垄断地位的前提,要形成规模化的数字图书生产,一是要具备强大的网络信息搜索、传输能力,二是要具备高效优质的内容生产能力,而后者正是传统专业出版社所具有的优势。内容生产利益链上的良性互补合作,势必是未来数字出版产业的一种合理结构,其为催生数字化出版的业内翘楚奠定坚实的基础[3]。

  2. 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发展策略

  (1)创新数字化出版流程

  传统图书的出版流程已经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出版要求,必须进行出版流程创新。首先,要重视数字内容的选取,重视内容的质量和权威性,扩展数字出版来源,扩大可选择的范围。其次,要依靠数字网络技术,开发数字出版编辑系统。再次,要把先进的印刷技术融入数字化出版中,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实现数字化印刷的创新。也就是说,要将“+互联网”思维转换为“互联网+”思维。网络是一个大平台,是集生产、服务、管理、销售于一体的终端,单纯地把互联网作为平台的延伸难以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的革新,只有以互联网思维重构数字化出版的内在模式,优化出版结构,重视出版内容,创新数字化出版流程,才能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数字化出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优势整合,实现数字化出版与营销一体化

  新闻传播学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不仅能满足受众对网络阅读的需求,同时为出版拓展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出版的目的在于拓展销售平台,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而数字化出版与营销的一体化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要实现一体化,就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整合资源,统筹传统的营销手段,在保留传统营销优势的同时,创新数字化营销方式。此外,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营销要实现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4]。受众可以随时了解新闻传播学图书的出版信息,出版社可以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以此改善出版质量、优化出版流程。在数字化营销过程中,可以开展图书分众化销售。互联网时代,自媒体高度发达,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各异,新闻传播学图书的内容也各有特色,根据现实的市场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数字内容服务是数字化出版的营销方向,也是实现数字化出版与营销一体化的前提。

  (3)构建多元化商业模式,拓展数字出版产业链

  经济学家Elliot认为,商业模式简单而言就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盈利=收入-成本”[5]。目前,我国大部分数字化出版仅仅是传统书籍内容的数字化转换,模式较为单一,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应该将产品和服务定位于开放性、综合性的内容平台。首先,新闻传播学图书要打破单一的数字化出版模式,解决渠道平台障碍,利用互联网的用户资源和平台资源,创新模式与渠道,寻找数字化出版的新出路。其次,构建多元化的商业模式,降低硬件成本和内容成本。数字化出版的收入不仅要从产品销售方面着手,更要在数字服务、增值服务以及广告等方面下功夫,建构合理有效的利益结构模式。再次,要创立多元化平台,聚合优势资源,拓展数字出版产业链,将出版机构身份由出版社转换为数字出版商,建立集内容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提供于一体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条,提升出版社的品牌价值,获得最大的盈利空间。

  新闻传播学图书的读者,大多数是专门从事现代信息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高校学者、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他们对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特征有着更为深刻而独到的领悟。因此,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以互联网思维为引导,用“互联网+”的理论与技术重构数字化出版的模式与结构,唯有如此,才能打造新闻出版学图书的数字化出版特色,引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1]刘鸿英.中美两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及教材的比较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9):1-10.

  [2]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903-959.

  [3]张景,高晓晨.我国高校教材数字化出版的困境与出路[M] .学报编辑论丛,20xx:215-220.

  [4]梁艺.探索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营销之路[J] .编辑学刊,20xx(5):27-29.

  [5]祖湘莎.图书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存问题与对策[J] .知识经济,20xx(13):122-123.

新闻传播学论文12

  摘 要:历史回忆与现状 从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讨会、徐宝璜先生为北大学生讲授《新闻学》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有近九十年历史。1949年前的30年里,全国共创办过59个新闻教育机构,但范围不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不超越400人,共培育出毕业生不到3000人

  关键词:武大新闻传播学论文

  一、历史回与现状

  从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讨会”、徐宝璜先生为北大学生讲授《新闻学》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有近九十年历史。1949年前的30年里,全国共创办过59个新闻教育机构,但范围不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不超越400人,共培育出毕业生不到3000人。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学教育事业进入了新时期,在1952-1955、1958-1960呈现了两次高潮。文革后,新闻学教育恢复正常次序并迎来了大开展的春天。传播学也慢慢传入中国。据统计,1994年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1999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20xx-2004年共增加335个;而截至20xx年6月,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计661个,即广告学232个,新闻学209个,播送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急速升温,其缘由是多方面的,既有理性的考虑,也不乏自觉的跟风,办学质量也良莠不齐。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缺乏。

  二、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问题

  兴办历史较早、实力雄厚的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是比拟胜利的。但是一些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寻觅处理的对策。

  1.供过于求

  新闻学专业点超凡规开展带来了一个不可防止的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对毕业生需求有限,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却在急剧增长。全国新闻学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约在130,000人以上,均匀每年毕业约32,000人,显然供过于求。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致上为:报纸约2200多种,期刊约8000多种,播送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家。近3-5年国度新闻总署的方针是“控制范围、优化构造、提高质量、促进效益”,这意味着新闻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将维持现有范围,不会有大的增长,并将努力于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因此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中央及多数省市新闻媒体曾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较高、学问构造较合理的队伍;对能从事普通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为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时倾向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招收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

  2.理论时机少、理论功底薄,毕业生质量不高

  新闻学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强的学科,参与媒体理论,到媒体实习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锻炼时机。但随着新闻专业学生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国的新闻媒体也不能提供更多的实习时机。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速度和数量上去了,质量却不尽人意。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陈旧,到报社“没有两年上不了路”。“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着理论与理论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新闻与传播学院培育的人不会写有新闻的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也有媒体指导以为,新闻院校培育的学生敏感和工作顺应性强,但潜力明显缺乏,“写小而浅的东西能够,写大而深的报道则不行。”这其中的主要缘由是学生平常吃的是“快餐”,理论功底薄弱,中文写作功底不厚。

  另外,学生个性开展缺乏。表如今能采写的多,会编辑、组版、画版的少;擅长写社会新闻的多,能写好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问题新闻、专刊新闻的少;懂得发行、品牌推行、广告运营的特别少。

  3.课程设置、学生学问构造与市场需求的偏向

  目前新闻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是根底理论课,都是“书本加概念”的笼统学习。重新闻理论性强的特性来看,这明显存在着理论与理论的严重脱节。而课程设置的狭窄、落后,必然招致新闻专业学生的学问薄弱、构造单一、视野不开阔、新闻敏理性差、入手才能差。这与注重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开展的人才培育时期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新闻院校培育的毕业生媒体不需求,媒体需求的新闻院校又培育不了。背叛市场需求的教育形式增加了毕业生就业艰难。新闻媒体急需媒体运营管理人才,而建国后新闻院校集中力气培育编辑人才,却长期无视了也需求培育运营人才,简直没有高校设置过媒体运营管理类专业。

  另外,新闻媒体紧缺复合型人才,即不只控制新闻学科的根本理论学问和技艺,同时还具备另一门学科的根本学问。由于新闻媒体的专版、专刊、专题节目除了请求增大信息量以外,更需求对各行业的状况和问题有深层次的剖析和评论。遗憾的是,由于新闻院校难以提供,新闻媒体在招徕人才时只好留出局部名额给其他学科的毕业生。

  4.研讨生培育的问题

  目前,全国新闻院系共有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约20个,相关于661个专业点而言,硕士点和博士点显得太少。主要问题有:本科生和研讨生的教学内容没有拉开层次;博士点少,博士生导师担负过重。博士生导师学术造诣比拟深,在研讨方向上各有特长,但一位导师要带多达20名博士生,质量终究能有几保证,真实令人堪忧。博士学位论文的请求是很高的,学术上应该有所创新或者在某方面能填补空白。一位导师三年内能否就本人擅长的范畴提出20个有创新意义的论题,并指导博士生去高质量地完成是值得疑心的。

  5.师资奇缺及糜费

  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点的超凡规开展,一些匆匆上马的专业中,特别是中央本科院校,有不少连根本的主要专业课程都开不出,有的学校以至只要一、两位专业教员掌管专业教学,或者有许多教员基本没有新闻专业学问,更不用提理论和经历都丰厚的专业教员了。这就形成教学质量不可防止地打折扣。这也是近年新闻专业学生畅销的一个重要缘由。

  另一方面,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共有教授约260人,除了有博士点的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以外,约有200位教授因不在博士点而不能招收博士生。他们的学术潜力没有得到充沛的发挥,非常可惜。在西方国度,只需是教授、有特长,就具备了招收博士生的条件和资历。

  6.对新闻教育的认识落后及投入过低

  由于一些教育主管对新闻教育的实质认识有偏向,把新闻教育当作普通的文科教育,以为不需求几投入就能够办学。教员有本子和笔就能够备课,粉笔加黑板就能够讲课。这是一种典型的“短、平、快”的“快餐”教育,或许这是很多新闻学生工作潜力缺乏的重要缘由。

  三、战略研讨

  1.控制办学范围,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提讨教育主管部门充沛注重新闻教育事业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燃眉之急就是控制数量的超凡规开展,严厉审批申请程序。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专业点,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或者暂停招生,或者坚决停办。

  另外,新闻类专业的规划也应该力图合理。普通不宜在同一城市举行过多的新闻专业,以便集中师资、设备和优势,真正办好新闻专业,防止反复糜费。

  2.提高毕业生质量

  由于社会需求不大,今后应该中止招收大专层次的新闻学生。而历史长久、办学经历丰厚、师资力气强大的新闻院系,能够思索调整培育目的,转向以培育研讨生为主,本科生为辅,多保送高层次人才。

  能够思索引进MBA的案例教学法用于新闻传播教育,由于如今进入高校的学生根本上都是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大学的,对社会的理解甚少,一味地灌输概念会比拟笼统。

  新闻教育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奠定其人文素养,进行中文、政治、经济、法律等相关的跨学科教育,培育“通才、杂家、复核型人才”;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道德素养教育、义务认识、爱民认识,培育学生育成爱考虑、重调研、讲真话的`职业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第一节专业课开端,就要培育学生的记者角色认识。学生的仪表、胆识、口头表达才能、逻辑思想才能、快速反响才能、博闻强记才能都是将来记者必备的素质和才能。

  3.依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应该恰当调整不同院校新闻专业的定位,加强新闻专业教育的针对性。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有综合、财经、政法、体育、外交等各类大学办的,这些院校应该发挥本人的优势,培育有特征的新闻传播人才,以顺应新闻媒体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例如,财经院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培育目的就应定位在财经新闻媒体的需求上。这种媒体需求的人才既应具备新闻传播技艺和理论,又要控制财经专业学问。

  除此之外,既要注重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要鼓舞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注重非新闻专业包括文学、哲学、法律、经济、心理学、历史学以至自然科学各相关学科的学问教育,关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将来新闻工作者学问面和业务潜力无疑是有益的。要做到这一点需求防止以下两种失衡的课程设置:一是新闻专业根底课、专业课的比例过低;二是只注重新闻学专业课程而疏忽以至忽视相关课程。“记者应是杂家,编辑须是通才”,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请求,也是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请求。

  另外,能够成立媒体运营管理专业、网络传播、品牌推行等新专业。能够坚持双学位制、主副修制,或者试办硕博连读班、招收非新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成立硕士班,探究一条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4.提高研讨生层次办学才能

  研讨生段的教学内容应该和本科段拉开挡次,应该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育计划重新审定。另外,能够恰当增加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博士点。有专家建言:只需是具备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的博士点条件和规范,就不应该人为地在数量上加以限制。

  5.优化师资构造

  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请求教员具有专业学问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新闻理论的经历。新闻记者、编辑在采访第一现场的生动故事、在把关第一现场的转危为安的聪慧和“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最能感动和感染学生。因而能够延聘、引进既有厚实专业学问、又有新闻理论经历的采编人员为教员,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新闻业务学问,同时约请在线总编、台长来校讲学、讲座,给在校新闻学生引见当前新闻阵线的新现象,更新新闻理论,改动新闻传播教学与理论脱节的现状,补偿师资力气的缺乏。

  调查显现,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中,只要17% 的教授没当过记者;而80%的教授以为新闻从业经历是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先决条件,并坚决主张把具有丰厚理论经历的记者聘为教授。这些有经历的新闻记者的研讨成果包括对新闻学和新闻媒体深入批判的著作,对新闻教学和工作都极具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传媒业高度兴旺的美国新闻界首领人物深信,胜利的新闻学教育形式应该是贴近专业学问、远离脱离理想的纯学术性的问题。

  我国新闻学非博士点的200位教授,能够向所在院校提出招收博士生的申请,经过有关规范的应该准许招收博士生。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有力于减轻博士生过火集中的博导的繁重担负。另外,在研讨生招生扩张之前就应该做好增加导师的工作。

  6.树立高投入的教育观念

  低价办新闻教育的观念早已过时,因陋就简的新闻教育观曾经明显掉队于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事实上,新闻教育也如医学院的教育,需求一流的设备、器材。传统的报学专业,曾经采用电子排版、激光照排,而播送电视专业的摄录编播各个教学环节都需求重配备和高耗费。培育入手才能的新闻业务课程如采、写、编、评、摄,都需求注重理论教学。因而,办新闻教育,必需有“高投入”的观念,必需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一定的实验手腕,所以必需增强实验基地的建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干控制实战的技术与身手,这样才干培育高素质、高质量、顺应社会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高校能够思索给新闻院系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之可以以更多的途径完成开源,获取社会资金投入到新闻传播学科的建立中去。

  7.增强新闻专业教育的新颖性

  尽量运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以免学问老化、观念滞后,不顺应媒体的开展和市场的需求,更无益于学生的培育。

  教学内容也要经常更新:一是最新的新闻学专著、学术期刊上的新观念、新成果、新问题,应该及时地补充进教学内容;二是教学中触及的案例要运用最新的热点新闻、典型报道,在新闻采、编、评、筹划、制造等方面的新经历、新思绪,由于具有及时性、新颖性、生动性都会惹起学生的学习兴味。

  教学手腕要创新。新闻专业教育要充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腕,对静态学问进行动态加工,对动态学问进行分层剖析,使笼统问题详细化,使单调单调的学问兴趣化。专业课程的教学都能够有效天时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新闻的特性即反映社会生活的开展变化、紧跟时期节拍,加上新闻传播科技的一日千里,招致新闻教育必需随时顺应社会需求和时期变化。因而新闻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办,无论是课程设置、培育目的的制定,还是培育途径的选择,都必需走出校门实行开放教育教学方式。对当前新闻教育呈现的问题,先要正本清源、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的实质,才干进一步提高新闻教育的质量,新闻专业的学生才干真正学有所长,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

新闻传播学论文13

  20xx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总结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并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未来规划。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xx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着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 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4.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教授介绍了申办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的进展。据介绍,专业硕士以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目前我国已设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等针对不同职业的学位15类。调研发现:新闻传播业采编人员需要这种与职业教育联系紧密、以案例教学为主、以撰写研究报告方式修成学业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招生具有较大的潜力。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有利于满足新闻传播实践的需要和教育的拓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将金融、新闻传播、社会工作等硕士专业学位列入20xx年的启动计划。

新闻传播学论文14

  手机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带来传播生态格局的变化,也在社会、经济的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手机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改写了媒体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讲,它“第一次实现了传受双方自由、自主的沟通,点对点之间的流动成为现实”。①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际传播特征使分众传播成为可能

  手机的原始功能是进行人际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机传播已呈现出诸多大众传播的特点。而大众传播中一旦加入了人际传播的元素,信息传递的流程将会变得复杂。而导致这一流程复杂化的,是手机的转发功能。

  手机连接的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一个人可以利用手机的转发功能,将接收到的信息很快传递给他的社会关系网中的成员。大众传媒发布的信息经由人际通道,可以惊人的速度和无法预测的方向在人群中扩散,这样一来,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通过手机的转发功能实现了共振。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自人际渠道的消息,也可能在一定情况下成为大众传播的议题。手机传播中的人际渠道信息通过不断被转发,就可以导致人际领域的信息快速扩散,从而形成类似于大众传播的效应。

  与此同时,手机使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过程相互交错,彼此影响。学者刘津、张金玺曾通过分析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向他人发布信息的方式,加剧了传播的泛中心化趋势,“这一方面消解了大众传媒在信息制造和传播中的垄断地位,促进了信息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当大众传媒未能及时公开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信息时,人际关系网络中散布的流言可能在一定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人们的社会行为。”②

  “碎片化”是近年来社会学领域经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手机媒体的出现使得“碎片化”过程中的小众得到满足,从而实现“分众传播”。碎片化是指当社会阶层分化的时候,各个分化的阶层内部也在不断分化成社会地位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的群体。旧的阶层不断分化,新的阶层不断涌现,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及利益诉求的差异日益明晰化,每个群体都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利益诉求和职业特征。另外,除了阶层的划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等,也是区别不同群体的标识。由此,各个阶层和群体消费习惯和需求的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受双方角色模糊,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受到挑战

  我们通常把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以后的时代划分为两个媒介时代,第一媒介时代是指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主的大众传播时代,是一种“播放型传播模式”盛行的时代。第二媒介时代则是一种可能促成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生产的替代模式,它是以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为契机的,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模式。正是这种模式,颠覆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使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合二为一。③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传者和受者的角色是固定且稳定的,有一批经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播机构,大规模地传播信息。在这样的信息强势面前,普通受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而手机媒体出现以后,受者不再仅仅处于被动接收地位,想看某个节目,不必在某一固定地点或固定时间收看。另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作为某一事件的当事人或旁观者,将信息发布出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者。

  目前,大部分手机可以录音,还可以拍照,可以上网,普通人利用手机可以完成一个记者和编辑需要做的全部工作。

  手机媒体的发展顺应了媒体移动化的大趋势

  通过对当今传媒发展中各种新传媒形态、新传播手段的梳理,我们很容易发现,媒体移动化是目前的大趋势。目前的手机移动通信与传统固定电话通信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固定电话通信不得不固定在一个地点,而手机移动通信则可以随时随地建立联系,使人们摆脱了“固定”的束缚,联系更加便利,从而“获得了新的意义上的自由”。④

  手机移动通信工具的出现及其与传统媒体形态的结合,很好地顺应了媒体移动化的趋势。从最早的短信新闻播报,到目前种类繁多的手机报形式,以及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的逐渐普及,一条新的价值链正在形成,诸多产品形态也在融合中不断分化,形成新的产品链条。这更进一步拓展了移动媒体的发展空间,也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舆论格局。学者陆小华就坚定地认为,媒体移动化是不能忽视的历史趋势。⑤

  为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

  传媒生态圈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也在通过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和与外界的能量交换,不断地维持着媒介系统的动态平衡。新的因素出现时,现有的平衡便会被打破,通过一番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之后,会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并在一定时期内运转下去。

  手机媒体的出现便是这样一种新因素,它改变了大众传播媒体的传统格局,使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手机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和广告份额,还间接分散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消费能力和兴趣。我们知道,受众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手机媒体的出现导致很多受众与传统媒体渐行渐远,转而投入新兴媒体的怀抱。

  在迅速占领青年人群体的受众市场的同时,手机媒体还以纯信息和纯商业的姿态占据了另一个竞争优势,即跨媒体和跨地域传播。手机传播的多媒体化特质让人感受到的是对综合感官的立体“按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拥有手机媒体,信息便会如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所谓“二次销售”理论,就是通过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获取媒体内容收益,然后把受众打包出售给广告商,赚取广告利润,也就是说,媒体是在拿受众的眼睛和耳朵做生意。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可以通过与手机媒体的结合得到改善。这可以从20xx年“超级女声”节目的火爆窥见一斑。“超级女声”节目通过传统媒体制作播出节目,吸引受众观看,同时鼓励受众发送手机短信积极参与,媒体一方面从广告商那里兑现观众的广告价值,另一方面与服务商分享受众参与带来的丰厚利润。对于曾经严重依赖广告收入的传统媒体来说,与手机媒体的联姻无疑会“合则两利”。

  注释:

  ①③靖鸣 刘锐:《手机传播学》,新华出版社,20xx年版

  ②刘津 张金玺:《手机短信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传媒科技》,20xx年第2期,第39页

  ④⑤陆小华:《新媒体观》,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新闻传播学论文15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女性主义以其独特的视野诠释着整个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姿态。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到了大陆学者的研究范围,并于90年代中期被引入到了新闻传播学领域,从而引领着新闻传播学向着更为积极、平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女性主义 方法论 新闻传播学 应用

  女性主义理论在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后,多年来在众多学者的关注下,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面临一些尴尬困境,需要更多的新闻传播界的理论学者予以关注,以期这一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促使大众传播媒介能够大放异彩。

  一、女性主义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西方社会思潮,发源于十八世纪的自由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强调女性针对男性而言的专有权;中期突出两性差异;后期反抗本质主义的规定。在这三个发展历史进程中,女性努力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争取准确的自我定位。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现代女性主义开始追求两性平等,开始冲破家庭的束缚,争取在外界得到自我肯定,寻找自身的准确定位,从而推动了女性主义理论的蓬勃发展。

  女性主义源头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斐尔特与我国孔子的教育思想类似,他也指明了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认为应该不论贵贱,抛开性别,人人都可以入学进行学习,并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这种办学思想和方式的传播使得接受教育的女性开始增多,并将更多的思维启蒙意识传给更多的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妇女首先举起了争取妇女人权、反抗社会压迫的大旗。

  18世纪至19世纪初,女性主义的目标是争取和男性相同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工作的权利,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国家的女性获得了与男性相同的参政权利,随之而来的是女性教育的广泛展开以及女性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20世纪中期,女性主义进入到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从表面的争取权利平等进入到了批判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的阶段,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觉醒。这一时期,女性主义逐渐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反对男性主义浓厚的政治话语权,并走进了西方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和研究领域逐渐开始形成规模。

  1978年,美国传播女学者盖尔·塔奇曼与他人合著的论文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出版,这是“性别与传播”研究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标志着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正式成立。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界,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对西方成果的直接借鉴。1995年出版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第3期中系列地刊出了一批女性主义研究文章,这几篇国外女权主义者的文章仅仅描绘了她们国家的媒介与妇女关系的情形。而我国学者重点讨论的是媒介使用的性别差异和传播权与妇女人权等问题。

  我国的新闻传播学者结合外国的研究思路,对女性主义开始了自己的本土化研究,在《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一书中,鲍海波教授对当今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对女性的定位及关注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女性在新闻传播中出现三重缺席:1、新闻传播主体的女性缺席,即女性话语权的缺失;2、新闻内容中的女性缺席,即对女性的报道极少;3、新闻受众的女性缺席,例如女性看电视大多是看电视剧、家居、美食及电视购物等节目。

  二、女性主义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本土化的女性主义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传统文学和大众电影的研究领域,但并未引入到传统媒介当中,这样也就未能引起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尽管那时女性主义和传播学都已在中国生根发芽,但二者的真正结合却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推动下的结果。1997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承担了国家一项重要课题“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主要研究项目是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自此大力推动了女性主义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相结合,是媒介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众文化远离意识形态,摒弃严肃、神圣、深刻等意义,消解价值、消解意义,追逐平面化、零散化和享乐化,关注当下、关注个体的特性,恰到好处地迎合了从计划经济来的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也缓解了他们身处现代工业社会的生存压力,因而它倍受人们青睐。于是,以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流行就成为顺应潮流的事。

  目前,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一种是沿袭了女性主义研究的传统批判思路,认为当今的媒介中尽管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但它们并未展示出真实的女性生活,由男权掌控的媒介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充满了不经意的理解偏差;另一种则认为在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新闻传播已经出现了“女性化”的表象,但它所掩盖的却是更加隐蔽的性别不平等的实质。这两种观点视角不同,却都反映出社会性别的`差异和话语权的掌控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根本实质。

  女性主义鲜明地表现出它对大众传媒中展现出的性别成规(stereotype)的批判态度。比较常见的包括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肥皂剧(电视连续剧)及MTV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等。实际上,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是一种文本分析,它较多的采用了文学批评中典型形象分析的方法,从性别权力的结构观点出发,对大众传媒中所表现出的与女性有着特殊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归纳,从中观照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并探寻构成这种文本的内在机制。

  表面上看,女性人物和女性话题在媒介报道中频繁出现,占尽风头,但进入到社会文化层面分析,在西方新闻报道中出现最多的女性基本是“刑事案件和灾难性的受害者、某位重要男性的亲属、娱乐界或体育界的明星”,这三类女性的定位都是以男性为坐标,处处体现出男性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这种“女性化”的真相“实际上是女性在媒介中被边缘化和私人化,并在男性视域里受到更大的文化贬抑”。正如研究者刘伯红所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色情暴力作品中女性形象大量成为新的卖点(女性形象的商业化)以及色情暴力作

  品中女性形象的扭曲反映,就是这种深刻的不平等的一种表现。同时,对色情暴力作品的讨论和在这些问题上的女性主义呼声,也可能预示着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①

  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客体,对受众的研究是新闻传播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新闻受众中存在女性受众缺席现象。女性受众缺席的原因:一是“产品少”,即新闻报道中的女性缺席,主要表现为女性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很少, 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对女性角色和定型的不均衡描述;二是“工人少、领导少”,即新闻生产部门中的女性缺席。包括新闻媒介中的女性从业人员少,领导层中的女性更少,控制者大都是男性,女性在生产部门的缺席间接导致了受众中的女性缺席;三是“关注少”,即传统文化中女性缺席是受众中女性缺席的深层原因。我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女性整体素质较低,对女性的关注和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颇,家庭中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女性没有接受能力和接受时间, 导致女性受众的缺席。②

  三、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景与不足

  女性主义理论的引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发展中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深度不够。由于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一种从西方引入的理论,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当中多受拘泥,对这一理论多是集中在表面上的一些研究,没有从实质方面进行更进一步地深入与探讨。理论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后,深度挖掘也是不够。在史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研究者的研究著作大为可观,但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能够将女性主义理论应用到新闻传播学中的研究著作确实少之又少。原因除自身缺乏创新性以外,还有对国外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动态缺乏关注,缺乏对国外最新理论的借鉴。

  第二,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目前,国内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面比较窄,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女权主义流派各自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介绍,同时在实证研究方面,一方面介绍西方女权主义的文本分析样本和实证研究样本,另一方面运用西方理论开展国内的文本分析和实证调查研究。由此说来,国内关于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领域面比较狭窄,仍需进一步拓宽。

  第三,本土化色彩淡薄。由于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从西方引入的,“拿”到中国后,不免带有西方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中国实质上的本土色彩意识淡薄,没有能够很好和中国的发展状况结合起来。在引入西方理论的同时,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则是最重要的问题。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女性主义理论仍有不足,但其前景仍是十分广阔的。尤其是现在,女性主义方法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已是越来越广泛。众多的研究者已开始意识到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并在这一领域开始了新的研究,研究内容除女权主义研究外,还涉及到了社会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新的内容。正是因为女性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才使得新闻传播学中的发展更为广阔,才会使新闻报道中女性与男性达到一个质的平衡。使得报道中女性的角色不仅局限于家庭、消费及男性背后的领域,更多的应该涉及女性自身的独立发展。

  女性主义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会推动女性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将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使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参考文献

  ①刘伯红,《部分报刊性与暴力描写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浙江学刊》,20xx(4)

  ②黄蓉芳,《我国新闻受众中的女性缺席》,《新闻与传播研究》,20xx(3)

阅读全文
论文助手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度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而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这样一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本身的要求也是处在变化之中的,也就是说HR工作者要保证合理的调整工作任务,针对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以供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 1  [1]薛璟.工作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社会心理科学.2013(02)  [2]毕楠.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J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经典】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经典】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班级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小学作为学生正式接

硕士论文撰写要求及方法

硕士论文撰写要求及方法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硕士论文撰写要求及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硕士论文基本要求  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学位论文工作,使研究生进一步系统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进一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热门)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热门)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实用]工程造价管理论文15篇

[实用]工程造价管理论文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造价

[集合]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集合]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造价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工程造价管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程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工程管理论文1

物资管理论文[精选15篇]

物资管理论文[精选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资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物资管理论文1

物资管理论文15篇(精)

物资管理论文15篇(精)
现如今,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资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物资管理论文1摘要:物资管理工作

(热门)物资管理论文15篇

(热门)物资管理论文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资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