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精选]文明礼仪教育论文15篇(第3页)

本文共计267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在游戏中往往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融入礼仪规范的游戏,让幼儿参与进来,使他们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让幼儿玩:A洗手,B也洗手;A玩玩具,B也玩同样的玩具。A对B说:“你为什么学我?”B对A说:“你为什么学我?”A恼怒,B也恼怒。此时教师出场,对A和B进行调解。教师对A说:“你试着对B微笑看看。”A对B微笑,B对A也微笑。A装出哭的样子,B也装出哭的样子……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初步理解到: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我对别人不好,别人就会对我不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谦让,有礼貌,这样对方才会对他们做出谦让、有礼貌的反馈。

  (三)在集体活动中开展礼仪教育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每天下午组织开展“国学堂”活动,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并结合相关的视频节目,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为人处世等。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争做文明礼仪使者”活动,在教授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举止的基础上,在整个幼儿园中开展竞赛,评选文明礼仪使者。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幼儿讲礼貌话、做文明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在不断的强化中,达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目的。

  (四)在特殊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喜欢过节,而近些年中国兴起了父亲节、母亲节。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气氛浓郁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向幼儿讲述爸爸妈妈生育、抚养他们的辛苦,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并引导幼儿要懂得感恩,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动手为父母制造一张新奇的贺卡、画一幅漂亮的画作为节日的礼物,并写下对父母爱的话语。在教师节,家长要提醒幼儿为教师准备节日礼物,并说出自己对教师节日的祝福。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不要“高大上”,不要“贵奢华”,要的是幼儿自己的小创意,可以是一件精致的小手工,也可以是一盆充满生机的小绿植等等。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幼儿懂得了为人处世的礼仪规范。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3

  一、我省特殊教育发展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1.发展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20xx年新建的4所特校同时都招收聋和智障学生,短期内“做大”和“做精”会有矛盾,会导致后续招生困难。综合性特校不利于管理与教学,各地特殊教育的普遍经验和规律是将综合性特校拆分成单一残疾类别特校。

  2.经费投入不足。公办学校经费保障力度不够,民办机构靠租赁场地和自聘教师运转,维持都很困难。硬件和软件提升的经费要“双保障”。

  3.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学前康复教育停留在私立微型幼儿园层次;中等职业教育停留在短期培训班层次,就业巩固率低。

  4.随班就读资源支持保障体系未建立。随班就读是残疾人接受教育的`主体安置形式,这一块没有加强就谈不上特殊教育办好了。应有专业机构、编制和资金来保障此项工作。

  5.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公办学校和机构师资培养滞后、专业水平不高、教学交流困难、职称评定困难、特教教研员不专业、教师幸福指数低,民办机构更是难上难。

  二、对我省特殊教育发展的建议

  1.成立特殊教育集团。将各市县特校更名为“海南(XX市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主体为市县政府,教学业务和招生范围归省里。聋教育由几所大校办,市县特校集中精力办培智教育和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建立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备专业人员编制和资金,统管全省特殊教育教学业务,实现海口特校和市县特校教师定期互换岗位的工作机制,实现传帮带效益最大化。

  2.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由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统筹,覆盖所有公立、私立机构,开展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活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