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15篇(第16页)
本文共计450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 0 督促工人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基本都有配备个人劳保用品, 但正确使用劳保用品是关键。部分作业人员没有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 如: (1) 没有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帽。出现进入生产现场从事生产劳动时, 将戴安全帽放在旁边, 没有佩戴;戴安全帽时帽带没有系紧;私自拆卸帽上部件和调整帽衬尺寸。 (2) 高空作业没有佩戴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施工时, 没有佩戴安全带或安全带没有与挂在安全绳上;安全带低挂高用;使用3m以上长绳的将绳打结使用, 没有设缓冲器;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 没有挂在连接环上用等。
1 1 结束语
施工现场具有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周期长、工序繁多、易受客观环境影响等特点,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艰巨的工作, 但是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 完善管理机构, 健全安全制度, 全面落实责任制, 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对涵盖所有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采取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 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狠抓落实, 同时分析安全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调动起所有积极的因素, 就能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 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 同时也为企业争得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惠君。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四川水泥, 20xx (05) :166.
[2]冯世增。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江西建材, 20xx (14) :25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10
1.项目管理制的定义与应用
1.1项目管理制的定义所谓的项目管理制指的为了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制定一个明确的区域与实践范围并在其中建立一个从事工作任务的机构,收集起来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科学并高质地完成预期目标的一种管理体制。
1.2关于项目管理制的应用项目管理制最初应用于国外的组织机构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巳然比较健全。上世纪50年代前后的一段时期项目管理制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国防与民建工程中,但那时的目的是针对于项目预算与规划问题的解决。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人们越发关注项目管理制在建设工程与投资效益的作用与价值,从而开始对其更加重视并最终演变成一^较为完善的学科,尤其对于本世纪而言,它的作用更加明显,己经与信息、网络以及软件工程形成了紧密联系。但是项目管理制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在1984年才刚刚引进,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发展,项目管理制逐步发展成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管理体制并被广泛应用。
2.项目管理制的'独特之处
对于项目管理制而言,它的可行性、严肃性与可操作性成为其最大的独特之处。①项目管理制的严肃性充分展现于项目施工期间,重点不是关注它是否可执行,而是必须让项目执行人切实执行起来,一旦满足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不执行项目管理,那么相应人员应得到规定的处罚。如施工时施工人员务必佩戴安全帽,一且不戴就必须接受100元的处罚款额。②项目管理制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于施工期间,应该展示出语言上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同时要在操作上达到简易,对于建筑施工而言,一旦不具备易于操作和实施的项目管理制度与方法,那么就是一种累赘。③项目管理制的可行性体现于施工期间,禁止出现不切实际的项目目标,既不能太髙也不能太低’一旦目标太高,那么严重挫伤了管理与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目标太低又发挥不出来他们的最大潜力与价值。
3.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内容
对于一个完整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而言,它往往囊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组织管理、施工项目的准备、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安全生产六个方面的管理。
3.1组织管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组合起来构成了建筑施工项目这个管理体系,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有保障的组织管理,建筑项目管理要取得成绩必须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与机构之上,所以组织管理的完善与健全是建筑施工项目的重点工作。详细而言就是建筑施工项目不仅要拥有一个髙素质的管理经理与管理体制,而且还得拥有一套明确的经理责任制,明确相关的责任。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