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探析墨子伦理思想(第4页)

本文共计653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对人员考核的启示

  考核同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部分,是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职务升迁,薪酬分配等进行评价时的主要依据,也是建立有效激励模式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评价至上而下发生,就学校来说,我国的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那么我们所说的评价即是从校长开始,贯穿整个组织的考核,每一级的管理者都对向他负责的员工进行评价。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建立考核的制度和基本准则,只有制度保障才能摆脱考核因人因感情而异的困境;只有指定准则才能排除标准模糊的情况。实务中,这样的准则是“职务说明书”或“工作说明书”,即通过对所在职位的分析,确立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者特征的程序,一般被认为是员工雇佣的标准,也是考核员工的标准。但是,大多数单位都有行政和后勤的区别,其考核程序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四)对管理理念灌输和控制的启示

  “尚同”是墨子思想中又一重点。尚,就是向上,同,就是统一,从上往下保持一致。尚同,就是统一思想,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统一企业核心价值或者企业文化,也是个人价值和道德理念的灌输。墨子很有经验,《淮南子·泰族训》中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这就是理念灌输的效果。他靠什么来保证理念的灌输呢?法规,墨子看到万物皆有法则,而社会“百人百义”所以“天下之乱”,于是提出“一同天下之义”,即尚同。具体操作中,墨子做了一个假设,假设君王也是最高管理者也是最贤能的人,对当今人力资源管理来说,这个假设也是成立的,因为最高管理者若是组织内最有才能的人,那么组织的管理自然有效,就算不是,下属也得实施和贯彻其思想;在此基础上,墨子说,“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要求下属与上级管理者保持一致。对当今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管理者向员工清晰的表述组织的核心价值和道德、伦理和文化理念,以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利益来统一员工思想,才能最大程度的增强凝聚力,体现组织价值和目标。

  内部情况的掌握对管理者至关重要,充分掌握信息的管理者将占有有利地位,而要想获得最大范围的信息,就得有通畅的信息通道。得道多助,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中,管理者在与员工互相沟通的基础上,信息互动,让员工以主人公的角度为组织思考,是有助于组织的团结与稳定的。一个团结融洽的集体,就可以做到“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即是上级有遗忘的隐秘的事情,下级知道后可以去帮助上级办妥而有利于上级;下边有积聚起来的怨恨和情绪,上级知道了就会去排除。此外,也要加强控制。因为理解差异,每个人对于相同的理念还是可能出现不同的看法,为了避免模糊和走样,管理者还需随时提醒,不断加强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要求下属“上同而不下比”,思想和行为与管理者看齐而不结党营私。这样整个组织由上而下目标一致,一层一层职权分明,各部门行为有序,管理自然事半功倍。

  墨子生活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其思想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局限,但综观其人才思想,仍然存在很多闪光之处,尤其是对当今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有很多学习和借鉴之处。我国今天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过程中,汲取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注重挖掘自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博采众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之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