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论文(热)(第5页)
158 次下载 21 页 3563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4.3建立健全成本会计组织体系
根据调查,我国很多企业为力提高成本会计的相关工作,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成本会计部门,并且有专门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为了提高工作质量,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培训体系,定期对成本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仅需要对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还需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个人认为不仅需要设置自己的成本会计部门和人员,还应该在内部建立健全奖罚机制,为高素质、高能力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最好的待遇,让他们能够长期在企业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会计的发展状况、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近几年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我国企业要想在当今形势下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提高自己成本会计的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形势与节奏,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能力,在当今形势下取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怡.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xx(13).
[2]邱丽红.试论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市场,20xx(40).
[3]熊之潔,庞敏.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与对策探讨[J].商业会计,20xx(4).
谈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运用
物质流成本会计(MFAC)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一种,通过构建物量中心,从实物和货币两种量度衡量物质流在企业内部的流转及损耗,使得各阶段物质消耗得以明晰化。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像环境恶化、资源利用率低等也令人担忧,我国应该在重视GDP的同时,也应该重视GNH。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发展观,强调建立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的重要性。要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绿色发展,应该深入研究物资的流动规律,以期寻找物质流动的最佳路径及数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利用率、减少“三废”排放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同步发展的目的。
一、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伴随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在这种大的国际环境下,环境管理会计顺势被提出。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以下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绿色经济”核算的需求:(1)完工产品承担了全部的生产费用,没有合理计算产品损失的成本。(2)没有真实反映最大组成部分的材料成本和逐渐增加的间接费用成本。(3)没有包含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业务,不能收集与环境相关的数据。而MFCA通过对物质运动的研究和跟踪,来提供与物资流转相匹配的资源价值流数据、不同时段投入与产出数据、废弃物损失数据、整理可得资源利用率等,从而为企业改善经济运行成本提供详细信息。所以,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物质流成本会计(MFCA)是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以货币计量作为主要的手段,定量的研究某个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其系统中输入、转移和输出的过程及流动规律,并评价该物质流动对环境的影响,参与经济决策和管理控制的活动。
物质流成本会计起源于德国,在日本得到了完善。上世纪90年代,德国Augsburg环境管理学的BerndWagner教授首先提出,20xx年由德国联邦环境部(GFEM)和联邦环境局(FEA)共同出版了《环境成本管理指南》,该指南阐述了企业实施MFCA的细则。日本在90年代末引入环境成本会计后对其进行不断地发展与完善,1999年首次颁布《关于环保成本公示指南》,并且日本的经济事务省也对全球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研究,20xx年日本的工业标准委员会提交其制定的MFCA国际标准草案。
在我国,北京大学的陈效逑、乔丽佳(20xx)首次运用物质流账户分析问题,南京财经大学的李刚(20xx)首次将物质流账户指标体系分为四大指标:物质输入指标、物质输出指标、物质消耗指标、强度和效率指标。肖序、周志方(20xx)对国际环境管理会计指南进行剖析,肖序等(20xx)运用物质流与价值流之间的关系,从流程制造企业碳排放的成本核算这一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肖序、熊菲(20xx)通过PDCA循环来对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数据与分析标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