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15篇(第9页)
本文共计432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教师关怀能力———教育关怀的关键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充满关怀的事业,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有头脑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且是代表人类前途和发展命运的人类群体中最富活力的成员。”这一对象的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懂得关怀,懂得怎样去关怀,这便是对教师关怀能力的诉求。首先,提高教师对学生合理需求的感受和识别能力。从学生实际的合理需求出发,应成为教育关怀的核心理念,也应成为教育关怀的实践取向。教师力戒将其教育目标仅仅局限在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而是要关注学生的想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希望、梦想,去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去掌握学生的兴趣、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心理和精神发展等多方面的合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心灵有特别的感悟力,既能听“话”,又能听“声”,包括对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识别能力,这样才能破译他们的言外之意或言下之意。善于透过学生的外显行为,迅速、准确地理解学生内在的真实感受和行为动机,并及时给予关怀和鼓励。其次,提高教师的关怀能力,改善关怀方式。1.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关怀型的人,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师要善于从关怀的视角反思自己的关怀经历和言行举止,在与学生交往时,强化与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避免用已有的惯性思维来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当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怀触动了学生的心弦时,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体验和感受教师的关怀过程中,他们明白了什么是关怀,并以教师为榜样,去模仿,去关怀他人。
2.提高自身的人际智能,掌握与学生对话和沟通的技巧。人际智能即人际理性,是指对他人需要、利益、情感等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的准确观察和理解,并能通过相互让步或发现彼此共同的兴趣点而达成平衡共识的能力。人际智能是激起教师关怀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教师只有掌握了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才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
3.有意识提高对学生的认可度。认可即教师对学生优点的确认和鼓励,教师要赋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唯有此,学生才能产生较高的自我认同感,才能形成积极的追求,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
4.教师要积极营造关怀的育人氛围和民主的管理环境,为师生良好关怀关系的建立提供文化和制度上的保证。关怀教育的关键是良好的关怀关系,这是以平等、尊重、对话以及宽容等为基础的民主和谐的关系。惟有在民主、和谐、弥漫着关怀和集体温暖的班级氛围中,师生间才能敞开心扉,真诚坦率地沟通交流。
(三)培育具备“关怀品质”的社会公民———教育关怀的终极价值“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每个个体一出生,就处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中,处于一个关系网络中,一方面,他人(他物)和社会要作用于个体,另一方面个体也要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他人(他物)和社会。关怀行为既体现了人类共生依存的特性,又符合人类交往的本质。因此,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关怀品质”的社会公民理应成为教育关怀的终极价值和目标。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与帮助,必将使学生形成体察他人需要并给予关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建立与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关系。同时,教育关怀又具有榜样性和教育性,学生们会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会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自然,实现人、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当学生形成了关怀品质后,出于一种社会导向性责任,关怀将自然而然地由一个人的美德传导成为其他人的美德,并从一个人对待他人的关怀态度扩展为其他人对待他人的关怀态度。因此,教育关怀可以促进他周围的人连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教育论文5
1.探析物理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实践
1.1教师创设问题场景,实现现代化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背景下,要求物理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角,为学生提供和创设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背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学生兴趣如何得到提高;其二,课堂气氛如何营造。实际上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教学技术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使传统教学中生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变得十分清晰。通过问题创设,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其为学生创设的背景更符合物理教学的目标,也使物理教学更加动态化和直观化。问题的创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首要条件,需要物理教师改变自身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