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15篇(第5页)
111 次下载 25 页 4327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建立科学的幼儿美术活动评价方式,就是要在正确的教育评价观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条件,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幼儿美术活动评价方法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1、 作品分析法。在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幼儿美术作品分析讲评,赞美作品的特色,启发引导幼儿自由联想、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造,并对技能技巧给予适当指导,使幼儿进一步获得美感体验。选取作品不要只面向几个特长幼儿,要面向全体幼儿轮流选取或分组选取,让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展示。
2、档案袋法。教师和幼儿合作收集幼儿一个时期(周、月、学期、学年等)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理装袋或装订成册,师幼共同欣赏作品的美妙,回味进步的足迹,体验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教师不失时机的点评启发,进一步启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展览法。教师带领幼儿亲手将自己一个时期或一次主题活动中最得意的作品集中展示,共同组成五彩缤纷的墙面或桌面,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教师适时启发指导。
4、小组竞赛法。这是一种旨在消除个人评奖引发的种种弊端的评价方法,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较为流行。他们反对任何有关个人的评奖竞争,但却鼓励班级、小组之间的集体竞争和竞赛,目的是从小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同时,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此外,在教学中的评价有:
1、教师的评价与幼儿对教师评价或教师作品的再次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对幼儿美术能力的小结,能客观地发现美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教师的正确评价也是幼儿评价的榜样,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仍是必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幼儿对教师评价或教师作品的再次评价则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坚持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观察中可以发现,由于受过去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幼儿在评价中常常迷信教师的权威,缺乏自主意识。
2、同伴间的评价。
集体互动教学是发展幼儿相互审视评价的最好方式。集体教学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表现。教师引导幼儿关心同伴的言行,帮助幼儿学会客观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在教学观察中发现幼儿在对自己作品和同伴作品比较时,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好,一般情况下,幼儿总倾向于过高评价自己。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同伴间的评价、相互的审视具有了平等性、互换性,对评价的接受也更为放松、自然了。幼儿通过与老师、同伴的对话、乃至争论中学习如何协调、解决问题。
3、自我的评价。
大班期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而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大班期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并不高,仍处于学习评价和自我评价的阶段。大班幼儿的自我评价已从依从性评价、局部自我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开展幼儿自我评价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也更为客观公正了。他们对作品的自我评价从"我画的好","颜色好"发展为"颜色使主要的物体显得更突出,旁边的色彩正好与它相对"等等。通过自我评价既能让同伴有机会了解自己的作品,又能对自己作品有更理性的认识。同时教师帮助幼儿做出积极的自我评价,还能使幼儿增强自尊和自信。
六、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和教师一起,运用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作品。
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
但是,在工作中我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作品:“你画的是什么呀?你看人家画得多好?”因此,我感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幼儿美术的认识,如家长会、幼儿画展等。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以鼓励的方式加强幼儿对绘画的热爱。做好家长工作,任重道远,它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