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第11页)
70 次下载 19 页 32619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要求
1.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中,受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老师基本都已灌输式教育形式为主,教学过程中老师具有课堂主导地位,整个教学的节奏也都由老师来掌控,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4]。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首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老师的角色应该由教学的主导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小学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革新教学形式,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形式存在诸多缺点,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在充分掌握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问题引出课堂教学内容[5]。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并不完善,对于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基本都是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出适合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评价指标,增加教学评价的频率,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及时发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形式。
结语
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形式,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齐国.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xx(7):198-198.
[2]陈其玲.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41):173-174.
[3]刘昌奎.探析小学数学体验式问题导向教学[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xx(4):54-54.
[4]陈婷婷.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xx
[5]黄春发.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旬,20xx(12):96-96,97.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第11页)9
题目: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的必要性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围绕立德树人的要求, 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在当前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德育教育常常被忽视, 以至于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模式单一、不重视教学过程等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可从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 而且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数学在小学教学阶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并对提升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阶段, 因此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以小学生实际需求为主, 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德育教育, 以发挥其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
(一) 学生参与程度较低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 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能够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若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则能够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但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未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导致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相互分离, 并且教学的传统化现象较为严重, 导致学生参与程度降低, 课堂效率低下。
(二) 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当前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教学的灵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只是将课堂教学固定在教室中进行, 导致教学缺乏实践性, 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得不到提升, 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从而造成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欠佳。

设计毕业论文致谢(通用33篇)
旅游网站策划书(通用7篇)
浅析传统美学艺术对现代动画电影的影响
浅析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教育论文
初中美术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初探的论文
印象派油画的介绍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美术欣赏教育的作用论文
教学改革工艺美术论文
论关联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及翻译
培养兴趣,激活美术课堂的愉快教学论文
深挖乡土美术资源 开发美术新课程论文
手绘油画和印刷油画的优缺点
沈从文创作后期的文化阐释视阈:走向融合和跨文化阐释
印象派绘画技法
大学与大人的阐释
试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的论文
印象派的绘画技法
民间艺术对当代油画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