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专业论文(精)(第2页)
本文共计448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建设具有教学、约束等功能的实训基地文化
(1)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突出实践技能的加强,实训场所的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走进实训室体验到文化的要求。通过实训室的文化标识界定实训室的作用,实训室中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图纸等文化内容也起到了教学的功能。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形成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专业文化,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合作的工作精神等职业素养。(2)在会计专业的实训场所的走廊等悬挂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的事迹照片介绍,以及违反财经纪律的警示图片,让学生可以领悟到会计职业的优秀榜样的风范以及会计工作违规操作之后的严重后果,主要是给予学生精神上的一种强大推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向上,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明白潜在的危险并加以约束。(3)实训场地内,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岗位分工,摆放办公桌椅、办公设备、文件柜等物品。实训场所内通过张贴手工会计核算流程图、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图、纳税申报与税务会计流程图、财务审计流程图等,这些文化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会计文化活动
(1)会计专业的文化建设可以与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相结合,以课外文化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经常组织各种会计知识竞赛、会计手工账务处理技能大赛、财务决策大赛、珠算比赛、点钞大赛、会计电算化比赛等赛事。通过第二课堂形式多样的活动弥补会计课堂文化教育的不足,丰富会计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励、引导学生的会计行为,构建和谐的校园会计文化环境,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会计文化熏陶。(2)成立由学生组成的会计协会,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由会计协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利用微信、APP等进行会计文化宣传,在数字生活中也能体会到会计文化的正能量,使会计职业道德和素养要求尽可能通过开发更多的课外活动,使会计文化教育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又能对学生有所启迪,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优秀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专业的日常教学中需要加强重视,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文化并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融合,培养具有诚实守信、严谨细致、认真仔细的会计专业人员。
作者:刘希玲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葛杰.财经类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以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会计师,20xx(1).
[2]刘玉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经济,20xx(10).
[3]任高飞.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文化建设调查研究——以九江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xx(6).
[4]潘玉琪.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以会计职业文化建设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xx(12).
[5]李坤,丁佟倩.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加强专业文化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xx(3).
[6]李盼,符学龙.会计专业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xx(10).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2
摘要: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的特点出发,点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会计专业学生创业的优劣势,基于现有传统的培养模式,探讨全民创业新形势下会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下,高职会计专业实施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创业能力;途径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的特点
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其人才培养直接面向产业一线,以就业为导向,侧重于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财会岗位一线工作的技能操作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专业课程教学以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为核心,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实施适应未来就业岗位需求的实践和案例教学,将“教、学、做”融为一体[1],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其宗旨是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技能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不但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满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要求。这种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实用性为导向的培养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