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证论文(第5页)
140 次下载 22 页 3930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四、综述诫杂
杂,杂乱无章之意,实证会计论文的综述尤其强调诫杂。实证会计研究文献浩如烟海,杂乱无章的综述让人不得要领,同时也暴露了写作者未能很好地梳理经典和前沿会计研究文献,所以又怎么能让人信服文章的研究贡献呢?关于诫杂,建议如下:一是把握经典文献;二是关注学术前沿;三是经典文献与前沿动态有机融合。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文献的综述不是简单堆积类似研究文献,应该是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解读的基础上,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描述,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思路。
五、理论诫陈
陈,陈词滥调之意。理论诫陈强调的是,实证会计论文的理论分析讲求推陈出新,力免落入俗套。理论分析是实证会计研究假设的逻辑演绎,陈词滥调即如无病呻吟,试问,陈词滥调之理论分析缘何提出创新性的研究假设?勉强为文当无研究贡献可言。所谓的理论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比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理论的引用要恰如其分,可以从理论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衡量。总的原则,把学术界经典理论与时下学术前沿的新颖理论结合起来。比如,研究公益性捐赠时,引入社会责任金字塔分层理论[2]与社会责任保险理论[3]等。
六、计量诫拙
拙即拙劣、笨拙的意思,计量诫拙,强调的是实证会计论文数量分析的内核--高质量研究设计的问题。拙劣的研究设计反映了文章的撰写人未能很好掌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自然文章的发现和结论很难经得起推敲。拙劣的研究设计,比如存在样本自选择或样本偏差时,却使用了OLS的估计方法,又如研究数据集为面板数据,设计应用的研究模型却是混合数据模式,而不是面板数据模型。计量诫拙要点包括:第一,强化对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学习;第二,玩“转”统计分析软件,如Stata软件。
七、结论诫晦
晦是指晦暗、不明晰,结论诫晦意思是,撰写实证会计论文时要避免含混不清、根基不牢的研究结论。实证会计专题研究致力于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现实会计问题,因此要求专题会计研究结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研究结论是写作之大忌。为此,在撰写实证会计论文的研究结论时,务必做到:第一,字斟句酌,务求表达的清晰性。即力戒使用模糊不清、易致歧义的文词,务必给出明确的研究结论等;第二,坚持稳健性,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对自己的经验发现进行再验证。众所周知,实证会计论文必须包括稳健性测试部分(比如,替换关键变量、删除特定样本、采用不同的模型等),且这一部分的结论应与主检验的结论保持一致。
八、建议诫虚
虚,虚与委蛇之意,建议诫虚,就是要规避虚无缥缈、虚与委蛇的大道理,所提出的会计研究建议应当非常务实,能解决所面临的切实问题。比如,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公益性捐赠与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关系时,可围绕以下两个方面撰写政策建议:(1)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捐赠的'机制与体制,如立法等方面,使得慈善捐赠能落地生根,发挥捐赠法律、法规的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2)推进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强化产品市场竞争的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等。
九、着录诫滥
滥,是滥竽充数的意思,实证会计论文力诫引入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着录质量是专题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撰写人的学术水平。论文如何着录才能做到诫滥呢?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权威性,要求着录中要有经典、有说服力的文献;二是相关性,即引用的文献要与撰写的内容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三是时效性,强调实证会计专题研究着录要紧跟时代潮流和政策热议;四是充足性,强调着录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五是规范性,规范的文献着录反映了研究者勤勉、严谨、尽责的治学态度,能够增大论文发表的几率。
十、文辞诫干
干,干涩无味之意。文辞诫干就是要求,论文文采和质地要相得益彰,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单独强调文采或质地都达不到理想效果,只有“文”和“质”兼备,两者平衡,两相和谐,文章才倍加有趣,读来心情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