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会计实证论文(第8页)

140 次下载 22 页 3930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会计实证论文(第8页)5

  一、 实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实证会计研究就是通过分析、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寻找其发生的原因,以预测会计实务的一种会计研究方法。它区别于规范会计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关注事物是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事物应该如何进行;不是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这些特征来源于实证主义哲学。

  实证会计研究在80年代中期引起了我国会计学者的注意。迄今已成为我国会计学者广泛接受的一种会计研究方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与青睐。我们可以把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时期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80年代末至1995年以前为理论介绍阶段,1995年至今属初步运用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少数以实证为研究方法的会计论文,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天空。

  二、 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对比分析来看。1994年以来,实证会计研究的成果一般散见于我国的一些经济类报刊中。以全国最具权威性的会计学术期刊《会计研究》作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①从1994年至1998年,实证会计研究的论文从无到有,逐年增加,1998年已占论文总数的63.%。②实证会计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理论探讨发展为具体的运用。如1994年只有一些理论探讨文章,而1995年就出现实证研究的论文。③研究方法由调查性的文章转向1996年以我国资本市场为对象的实证会计研究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①论文数量偏少。如证券市场研究是实证会计最主要的领域,但这方面研究文章的数量十分有限,难以真正形成有政策影响的研究成果。②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的研究大都以统计表格为主,虽有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的,但普遍比较简单。

  2、从国内的横向对比分析来看。目前,实证会计研究与实证经济研究还存在一些差距。从1995年-1998年《会计研究》和《经济研究》上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数量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两者都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实证经济研究的论文数量明显多于实证会计研究的论文;③实证会计研究的所用的研究方法的复杂程度,较实证经济研究明显低一些。因此实证会计研究的整体水平也较实证经济研究偏低。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同国外的情形一样,实证经济研究起步要比实证会计研究早,它已经形成很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氛围。第二,两者存在着学科上的差异。经济学是致用之学,它要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政策主张,必须通过实证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它比会计更需要实证研究方法。第三,从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来看,实证经济研究所使用的数据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各种统计年鉴和公开数据,数据收集具有比较优越的条件。而实证会计研究的数据收集难度较大。第四,我国会计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通过系统的运行去获取经验数据,所以实证会计研究还有诸多的限制条件。

  三、 实证会计研究面临的难点

  1、研究体制方面:我国会计研究体制历来是影响会计研究水平以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会计研究项目和渠道不仅没法与国外同行相比,也不能与国内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相比。即使有项目,其经费来源也极其有限,用于规范研究尚能维持,如用于实证会计研究则是杯水车薪。另外会计研究工作者大多是非专职研究人员,从事实证明实证研究实属“业余”,难以得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实证会计研究成果。

  2、资料取得方面:实证会计研究需要搜集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然而这些资料的取得却成为证实会计研究的一个难点。①从事资本市场研究的依据主要是各种报刊上公开的有关信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并不完善,使得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受到一定的局限。另外,许多真实情况难以通过具体的数据反映出来,如上市公司采用不同会计政策的动机、经营管理层面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这就导致研究限于就数论事,表象的东西多,只能采取推测得出结论。②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关证券市场的完整的数据库,而通过报刊搜集资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还可能挂一漏万。另外,资料的时效性也存在问题。③取得从事企业行为研究的资料则更难。一方面没有一定的关系和门路不仅难以接近企业,即便勉强接近,也不能得到真实、充分的信息;另一方面,资料的收集和论文的形成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