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财务管理论文[经典](第12页)

本文共计417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一,明确财务发展战略。新时期下,高校不但要做好基础教学与科研设施的建设与购置工作,还要不断提升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必须明确财务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有效配置各类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利用效率。当前,很多高校的预算管理以及经费分配工作的质量不高,导致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基于此,高校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思想,认真分析自身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运营实际的财务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以及院系的财务管理积极性,提升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进而提升学校的财务管理效率。

  第二,巩固会计核算基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是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关键,因此,高校必须巩固会计核算基础,确保记录的所有会计信息都是学校经济事项的真实反映。首先,明确会计原始凭证要素,所有会计记录必须附带原始凭证,如原始凭证不慎遗失,则需要开具原始凭证的单位提供复印件;其次,高校应结合自身运营情况以及教学科研特点设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相关会计法律以及法规的要求;第三,明确会计核算主体,由校财务处统一核算所有的收入、成本以及费用;第四,应用网上报账与支付管理信息系统,所有报账事项都需要在网上完成部门或者院系审批环节之后,再提交至校财务部,校财务部逐项处理预约的报账业务,可以报账之后就在系统中给出提示,报账申请人就可以按照系统提示到财务处办理相关的报账事宜了。

  第三,改变预算管理方法。预算是高校对未来年度经济事项的预测与控制手段,科学合理的预算能够帮助高校更加合理的配置有限的教学与科研资源,提升高校的资源利用率。首先,更新预算管理理念,基于学校的发展战略确定预算管理目标,并将目标逐层分解落实到内部各职能部门以及院系之中,再由他们结合自己的运营情况将预算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员工身上;其次,使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使用的预算编制方法都非常简单,就是以前一年的实际经济记录为基础进行简单的加成之后,得出下一年的预算方案。虽然这种预算编制方法非常易于操作,但却忽视了学校的运营实际。高校应使用更加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案,保证预算方案与自身的运营实际的贴合性。第三,协调各预算分项之间的关系。虽然高校的主要办学任务是做好教学以及科研,但保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很多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因此,在编制预算方案时,必须协调好各预算分项之间的关系,保证各预算主体都得到相应的运营资金。第四,加大预算执行力度。高校应加大预算执行力度,要求所有预算责任主体都严格按照给定的预算方案实现预算目标,所有的收支项目必须有符合要求的审批手续以及原始会计凭证。第五,加大预算执行的考核力度。高校应积极做好预算执行的考核工作,检验各预算责任主体的预算执行收效,及时发现当前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断提升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性。第六,严格专项经费预算管理。高校每年都会支出一定额度的`专项经费,所谓的专项经费就是只能用于固定用途或者项目的经费,为了提升对这类费用的管控程度,笔者建议高校严格预算管理,所有的专项费用都必须按照预算限定的方式申请以及使用,一旦发现将专项费用挪作他用的情况,则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第四,建设新型财务组织。高校要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就必须建设新型的财务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流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结合自身运营实际以及现代财务管理理论框架设置财务组织。第二,明确财务组织中各科室的职责,并由科室将具体职责落实到岗位员工身上。第三,将会计核算权力集中起来,由校财务处统一负责所有的会计核算工作。虽然高校的职能部门与院系众多,但应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各会计管理对象就可以按照系统给定的流程逐项完成报账程序,校财务处只要将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即可。第四,提高财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仅要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还要培育他们的职业道德,毕竟财务工作实际上就是与金钱打交道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那么舞弊以及监守自盗的现象就很容易发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