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精)教育教学论文(第19页)

本文共计342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关键词:感恩教育 小学生 和谐

  一、小学感恩教育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感恩情怀,怀有感激之心去对待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爱社会,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建设和谐社会同样需要感恩教育。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只有每个人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个人成为和谐的个人,进而构建和谐家庭。须知,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个内在的、具备丰富潜能的心灵世界,而感恩教育正是充实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方面

  小学生感恩情感比较丰富,觉得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会有发自心底的感动与快乐。说明也平时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感恩父母的行为较缺失也是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受到过多的呵护和关爱,造成了孩子依赖心太强和寄生思想,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从不会萌生任何感激之情。因此,造成了许多青少年身上出现了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如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缺乏对父母的孝顺,对别人呈现得较为冷漠。反而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

  (二)学校方面

  由表4可知,只有10%的学生经常随手乱扔垃圾,大部分的学生会积极爱护校园一草一木。这说明目前学校在针对小学生在保护环境、感恩自然方面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表3可知,学生自尊心理较强,这跟平时教师的课堂教育是分不开的。有些教师因为平时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学生的叛逆心理就会凸显。长期以往学校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老师表现出不尊重的行为。学校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场所,一旦学校没有给予学生感恩教育足够的重视,过度关注个体智力发展,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智力的发展中,道德教育缺乏时效性,那么,学生感恩意识将会严重缺失。

  (三)社会方面

  教育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相互影响的。道德品质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与协助。因此,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社会大环境也要负有一定的责任。

  实际上,感恩教育是一个关系社会和谐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方面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方应携手全力支持构建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走进学校生活,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坎里。

  三、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方略

  (一)感恩教育活动活动主题分类

  1.感恩大自然,乐于实践

  (1)组织学生观看万泉河,在河边进行野炊活动,让学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2)植树节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

  (3)给野生动物小鸟做窝,买鱼苗放鱼苗活动。

  (4)为西部治沙活动捐款等。

  2.感恩社会,帮助他人

  (1)结合五一、 十一长假,同学们纷纷走进了社区、幼儿园、敬老院和福利院,开展小队活动,让同学们从学校走入社会这所大课堂,并在其中学会求知、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2)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举行义卖旧书本、红领巾活动,义卖所得全部纳入学校爱心基金,用于帮助身边困难的伙伴,使同学们在奉献自我中学会感恩社会,帮助他人。

  (3)每周一,利用升旗仪式作题为《学会感恩,做真正快乐的人》的国旗下讲话。

  (4)不乱闯红绿灯,义务参加公路执行员活动。

  (5)自己绘画宣传参加公益活动,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等。

  (6)拟发给家长的一封信《学会感恩 从我做起》。

  3.感恩父母,学会回报

  (1)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少先队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同学设计一份感恩活动方案,并付诸实践。

  (2)自己动手,给妈妈准备制作一件小礼物,送上对妈妈的祝福。

  (3)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爱好,问问父母有什么心愿,陪父母一起做一件家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