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教育教学论文(第13页)
本文共计342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教态方面,要端庄、自然、大方,不要拘谨,也不要随意地走动;在进行演示时应力求准确合理,教师应从小事着眼,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八、结尾不能拖泥带水
课堂教学的结尾不要拖泥带水,挤占学生的课间时间,也不能草率结束,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要养成按时下课的好习惯,关键是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时间,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用心探讨课堂结尾的技巧和艺术,提高课堂45分钟的利用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需要广大教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完善!
教育教学论文11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已具备发展体育产业的经济条件,只是因为人们体育意识及体育消费观念的滞后,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高校的公共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终身体育锻炼观念及体育消费意识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对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注:本文所讲的体育产业主要指竞技体育表演业和体育服务业)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创新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研究。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创新的立足点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体育已被赋予丰富的经济文化内涵,体育产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体育及体育消费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第一,人们体育意识的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欣赏能力的提高、体育消费观念的引导等已不再是一种简单自发的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后天的教育息息相关。第二,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将从大众化的群众体育活动逐渐向追求个性化服务与高端享受的体育消费活动过渡。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站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大视野下,重新认识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与社会的关系,认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与体育产业的关系。高校的公共体育教育教学不应该成为社会体育文化(包括体育产业活动)的“孤岛”。我们要树立“大体育”的观念,采取开放的心态,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为己任,主动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以此为立足点,创新高校公共体育的教育教学。
三、以体育赛事欣赏为媒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切入点,也是体育产业中竞技体育表演业的相对独立项目。人们以运动项目为基础来参加体育活动。专业运动员与体育业余爱好者的区别仅在于体育运动技能的高低有所不同。进一步,职业运动员以体育运动为职业,成了竞技体育表演业中的“演员”,体育爱好者则是“观众”。竞技体育表演业的发展既要有“演员”又要有“观众”,高校的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热爱体育运动项目的“观众”。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想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演员”,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结果弄得学生丧失体育兴趣与热情。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动机有关。一切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兴趣与爱好无疑是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根据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行为的辩证关系,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放在第一位。高水平精彩的竞技体育赛事的欣赏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方法。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一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赛事(例如NBA、世界杯足球赛等)已经大大超出体育本身的范畴,是一场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盛宴。NBA球员的精彩扣篮、世界杯足球赛中一次酣畅淋漓的射门得分等无不给无数体育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根据美学原理的有关知识可知,通过移情作用,审美的欣赏不是对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一个自我的欣赏。学生对赛事中体育明星的欣赏可以寄托个人的情感,容易激发对该体育项目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实际,以精典赛事的`欣赏为媒介,首先教会学生欣赏各具体比赛项目的必要知识,提高学生赛事的欣赏水平;然后在美的感召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单独或与社会体育产业经纪公司合作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特别是一些比较普及的项目(如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对学生进行体育赛事文化及体育美的熏陶,培养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湘潭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把竞技体育赛事融合到体育教育教学中,以体育赛事欣赏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很好地把体育产业文化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消费意识的双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