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教育论文15篇【热门】(第10页)

239 次下载 25 页 4207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行与健康。人的行为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对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着重在于培养行为,以促其社会适应。需要从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能力等方面来培养。

  (五)手拉手——反馈检验

  1、帮孩子开启“我能行”大门。卢勤把“我能行”归为六种力量:一是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成人赏识的目光,能使孩子创造出奇迹;二是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三是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学会用发现的力量,金子就在你身边;四是评价的力量——你真棒。评价是一种力量,适当的评价能生发出一种能力;五是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学会与人合作市成功的开始。六是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人。

  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检验。有正常的智力活动,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行为和能力;乐于同人交往,如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情绪饱满愉快,如对事物能够表现出情绪安定、愉快、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活泼,如心情开阔、天真、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够悦纳自己,如自信心强,能努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有良好的适应性,如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面对困难勇敢克服;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行为举止与年龄相一致、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总体一致,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3、家长的角色。家庭环境中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领导、孩子的兼职教师、孩子的保健医生、孩子的榜样和导游。家长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做孩子的朋友,关键时做孩子的领导,在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项上必须由家长做最终的决策,而不能迁就孩子的任性;做孩子的兼职教师,讲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更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带着孩子去做;开明的家长不做“轿夫”,而当“导游”,引导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前行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向孩子介绍“旅行”路线;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269.[/M]

  [2]吴增强等.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05).a,411-412.b,422.[/M]

  [3]张瑞芳.纵观我国学前儿童家教的历史和现状[EB/OL].

  [4]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xx(09).a,7-23.b,31—44.[/M]

  [5]卢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xx(04).a,6-20.b,139-151.c,201-219.[/M]

  [6]宋宁等.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幼儿版[M].太原:希望出版社,20xx(05).4-6.[/M]

  [7]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6.[/M]

  [8]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08).252-271.[/M]

  [9]乐茗.身边的危险之劣质童装[J].家庭教育.20xx(1):26.

教育论文6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又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它的出现,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改变为是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发展,是一种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

  为实施素质教育/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为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的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方法,获得自己反思和修正的机会与体验,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较强的优势,它能使群体和个体同步全面发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能正确分析和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会使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更加实用和高效。

  一、小组的划分

  在小组划分的问题上,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高低,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品质,使划分更具有科学性。我在第一次划分小组时,只考虑从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高低这一面来划分,将一个优生搭配一个“两有生”,再加两个中等生,四人以固定座位形式划分为一组,力求使每组的实力相当,便于竞争,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系的问题,如有的小组成员在合作中表现出很冷漠的态度,有小组成员过于冲动,有小组缺少组织性和纪律性等,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不相融而使合作无法继续。这些是由于学生的 个性心理品质不同而造成,于是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将学生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结合知识与能力重新优化组合,取得较明显的效果。当一个人的性格符合他从事的工作时,他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把这一结论运用到小组划分上是很有必要的。如理智型的学生思考缜密,善于权衡利弊,比较适合当小组长。情绪型性格的学生情感反应强烈,行为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适合当小组的发言人。意志型的学生目标明确,行动积极主动,处事果断,能够在小组中积极参加讨论,发表意见,同时他们的态度对其他成员产生影响,能使小组充满活力,是每一小组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漠然型的学生虽对新鲜事物反应迟钝,但一但他们产生兴趣,则具有较强的持久性,也许不是最好的“影员”,但一定是最好的“观众”,比较适合从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再从气质上分,多血质的学生活泼、好动,性格上表现为理智型或情绪型;但汁质的学生容易冲动,喜好表现,是典型的情绪型;抑郁质的学生文静、善于思考,很容易形成意志型的性格;粘液质的学生沉默内向,但思考问题有深度,外表给人冷漠的感觉。分组中尽量安排中种不同性格或气质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小组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是地便于小组公平合理地展开竞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