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管理学论文15篇(精品)(第24页)

本文共计492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国防军工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在型号研制全生命周期过程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加之装备采购制度和军代表制度的改革正在酝酿,对装备监造者——军代表带来了很高的挑战,军代表要做好武器装备质量工作,就必须创新传统质量监督思路,树立全系统、全寿命的质量观念,突出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特点,不断改善检验验收手段,同时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武器装备的总体质量,保证我军在新时期“打赢”战略的实现。

管理学论文15

  目前,国内学者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得到快速发展。

  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说法不一,郭水兰(20xx)[1]认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目标包括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实践教学手段必须考虑教与学的双因素,实践教学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满意。

  梁心见(20xx)[2]进一步概括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认为其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或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过程,贯穿了整个专业教育的始终。

  杨勇(20xx)[3]从实践教学的本体论内涵、实践教学的认识论内涵、实践教学的方法论内涵三个方面精细解读了实践教学的内涵。

  师生教和学的互动活动是实践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实践教学具有普遍性与现实性两个特质,其既是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实践教学的现实依据,并且实践教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1998)[4]研究得出实践教学的外延是实践教学的不同种类,实践教学的外延包含实践教学所有元素的集合,而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

  邬移生(20xx)[5]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外延主要是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提出了实践教学居于主体地位,其内容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实践教学具有社会现场性特征;实践教学注重校企合作,具有产学结合性特征;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训和综合训练为主,具有技术应用性特征。

  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研究

  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号召,积极有序地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虽然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6]。

  部分学者对现阶段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夏文莉(20xx)[7]、喻红莲(20xx)[8]提出我国工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观念落后于专业发展,忽略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点,导致校企供需结构性失衡,致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匹配,实践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急需得到强化。

  雷发斌(20xx)[9]研究发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不但存在观念落后的问题,还存在实践教学重计划轻实施、教学计划与目标偏离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在,某些高校缺乏相关经费支持,缺少实践教学基地及设备;实践教学的课程总量少,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执行力不够;学校缺少紧密合作型企业,校外实习流于形式。

  张余华(20xx)[10]认为我国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缺乏“双师型”的师资力量。

  现阶段任教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专职于学校教职工岗位,理论知识和授课经验丰富但缺少工商管理的实际经验,这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

  孙忠才(20xx)[11]、陈军(20xx)[12]分析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规模偏小、设备落后、功能单一,实践基地流于形式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硬件投入存在的问题。

  马同涛(20xx)[13]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和管理存在很大缺陷,实践教学管理没有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人事管理缺少严明的奖惩机制。

  3、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研究

  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