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必备15篇)(第15页)
本文共计421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9.技术过硬。现阶段我国民航在机组人员技能要求上具有明显的划分,其中空乘服务人员的要求标准过度集中在服务标准上,过度忽视了对空乘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因此在对飞行大学生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全面培养,以此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的飞行人员,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且提升了飞行队伍的整体专业技能水平。
二、加强对飞行专业大学生的教学教育管理
飞行行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服务型行业,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教育管理,就要坚持以“理论教育+实践培训”的教育方针来进行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要在校内注重对其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道德素养、职业标准等的培养,以行业标准来严格规范学生,让学生在校内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具备高标准的道德服务标准。
此外,加强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飞行学院要加强对民航企业的教学合作,为学员获得更多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接触行业高标准和核心职业道德素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白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实践经验与自身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不断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飞行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高标准服务行业,只有加强对其的职业素养培养,坚持以校内理论知识培训和校外实践结合进行培育,才能为我国民航事业培养出一批飞行人员精英队伍,才能推动我国民航事业的成功转型,真正做到民航强国。
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10
论文摘要: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高职旅游专业的特点,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旨在充分发挥实训室的功能,切实服务高职实践教学,从而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职旅游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
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或车间”。在这种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纷纷建立实训基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用不上、社会不满意等矛盾日益突出在旅游行业也不例外。因此,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实训室不仅要有,而且要切实“有用”。为此,拟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出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准确定位、统筹规划,建立符合校情的校内实训室近年来,许多旅游类高职院校重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诸如导游、餐厅、客房甚至吧台等实训室,服务于实践教学,环境一流,设施高档。但同时对部分实训室的建设没有全盘考虑,盲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大批设备引进后或实训场所建成后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的实训室设备及场所使用率低,闲置浪费,成为摆设。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首先要准确定位。所谓准确定位,就是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办学规模、重点专业以及今后办学方向等进行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其次,实训室的建设还应具有前瞻性,考虑先进性,注重实用性,并结合高职教育办学水平评估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再次,根据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实训室的建设和设备的完善还应该做到有步骤、分批次、有重点。当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与旅游企业共建实训室也是很好的'实训室建设途径。
根据旅游专业特点,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内实训室旅游专业主要是为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等相关企业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同时,也是一个经常与人打交道,对客服务较多,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正是由于旅游专业具有这样的特点,旅游专业的高职教育只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仅把实训室作为技能训练的场所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培养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面对陌生的旅游、酒店工作环境以及对客服务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束手无策。事实证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已经成为旅游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与企业接近,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真正适应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