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合集[15篇](第26页)
104 次下载 31 页 54649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五、结语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国对新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每位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不断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经验,积极拓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英琦.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科版),20xx(7).
[2]曾梦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
[3]袁忠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构建[J].教育现代化,20xx(39).
[4]方瑗.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xx(3).
[5]莫梦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探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科版),20xx(6).
[6]张佳.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文学教育,20xx(2).
[7]程安琪.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4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加以引导,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化,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团体辅导教学活动应用于高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会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创新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堂;团队辅导;应用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复杂,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心理压力增大。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是让教育工作为学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利用团体辅导原理实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有效方法,丰富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趣味化
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需求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有一定的体验。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活动,具有活泼有趣的特点,更加关注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团体辅导形式的.应用,给教师提供了组织多样化活动的机会,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趣味化。
(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互动
团体辅导,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明显增多。教师作为心理健康课堂的组织者,可以与更多的学生互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素材,促进课堂氛围的热闹化。团体辅导,有利于教师从多个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就共同的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会让课堂变得开放起来,也会让学生找到更多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
二、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要让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在有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内容中融入团体辅导模式。让团体辅导活动真正服务于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利用团体辅导,加强自我意识教育
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探索,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意识,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建立健康的个人形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心理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我是谁”的活动,让学生说出15个“我是……”的句子,对自己进行由浅入深地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价值拍卖”游戏,假设给每位学生一定数量的金钱,向学生展示“健康”、“诚信”、“大房子”等拍卖品,让同学们竞拍,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追求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
(二)利用团体辅导,促进人际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