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合集[15篇](第11页)

104 次下载 31 页 5464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保证微信平台的正面引导作用。微信具有虚拟性,容易因不便监管而不可避免地出现非理性甚至虚假言论等现象。在进行管理时,高校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倡导积极正面的网络言论道德,及时发现不良言论并进行过滤,保证微信平台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吕文静.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今日中国论坛,20xx(17).

  [3]张祖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35).

  [4]管龙陵.论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J].教育教学论坛,20xx(37):51-52.

  [5]水永生.微信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8(7):152-154.

  [6]郭静静.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xx(7):25-27.

  [7]常雅娟.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xx(17):154-15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6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xx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