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第19页)
76 次下载 23 页 2431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幼儿教师游戏精神的重建
1.转变思想重新树立幼儿的“主体游戏人”地位。游戏精神作为一种和谐、自由的理念体现,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过程便是结果”的超功利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当格外重视游戏精神的重建工作,利用转变思想来强调自我超越与自我修炼,以此来将游戏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幼儿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理性的组织幼儿教学游戏互动,从摆脱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束缚入手来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捍卫好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权利与地位,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场上不断挖掘自己优点、发现自己的潜能。
2.教师做好游戏互动的“玩伴”角色。在幼儿阶段的游戏教学中,教师与其他环境、道具、空间设施等一样重要。在这种状态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必须要做好孩子们的“玩伴”通过协助哟而进行玩耍与游戏,来杜绝传统教学手段的“越俎代庖”,最终发挥幼儿教师在游戏精神教学环境下的最大智能与功效。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学员们才能够在不断的游戏教学中产生无限的灵感与冲动,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角色中来。
3.构建良好的合作与对话互动关系。与传统教学手段最大的差异便是幼儿游戏精神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终极关爱,也从教学本质上实现了幼儿游戏精神的理性回归。现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由于教师与幼儿之间权利不对称所产生的话语权失衡,而游戏精神下的教学则是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困境。而在这种环境下所建立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多向性、多边性的互动师生关系。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幼儿的天性才能够得以释放,他们的激情与梦想才能够伴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得现实而具体。
三、结论
记得德国的加达默而曾经说过,人类的每一项游戏活动均玩味着某种东西,而“某种东西”指的就是我们本文提到的“游戏精神”。游戏作为世间被喜闻乐见的东西,无论是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还是成年人都乐此不彼。特别是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来讲,游戏不仅仅是孩子们纯洁、天真、快乐的抒发渠道,同时也是帮助他们打开一扇全新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要从良好的智力培养与有效引导入手,帮助每一名孩子们都能够通过无限的潜能来挖掘他们内在的优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这种游戏精神来帮助每一名幼儿学员都能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韩瑞敏.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D].河南师范大学,20xx.
[2]黄进.游戏精神的缺失:幼儿园教育中的反游戏精神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76-83.
[3]黄甜.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合理应对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20xx(12).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11
1、引言
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着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在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也更加看重对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增长。在幼儿教育当中,要秉承将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将教育内容蕴含在其中的要求。幼儿的年纪导致他们每天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在游戏上面,这也就说明了在幼儿教育当中需要将教学内容混合在幼儿每天的游戏当中,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游戏中锻炼到自身的技能,获取一些有用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找寻到快乐,促进教学成效。在现阶段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创造了有利于教学的良好氛围,实现了知识技巧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双赢。
2、用讲故事的表演形式开展幼儿美术教学
2.1、用讲故事的形式提升幼儿绘画的兴趣
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充分分析当下幼儿感兴趣的点和他们当前能够接受事业的最高限度,通过分析幼儿本身的生长环境和他们表现出的喜爱事物来选择最恰当的故事提升幼儿绘画的兴趣。幼儿教师只有本身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大班的美术教学成效,开展更加有趣的游戏美术教学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当下幼儿最喜欢的故事,将其融入到美术教学的内容当中,通过表演和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们来进行绘画作业,完成自己有趣的绘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