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第58页)
本文共计1518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0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第三篇章文明生活倡导节约用电
节约用电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以下10条做起:
1、随手关灯;
2、建议家里把每盏灯的灯泡换成25瓦。客厅中的电灯有多个灯头的可适当拆卸几个;
3、不用电茶壶或电热水器。
4、提高洗衣机的利用率,小件手工洗,定一个家庭洗衣日,大件同时洗;
5、多参加室外活动,少开空调。
6、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回家后一家人在一个房间活动,既减少电器与电灯的使用率,又提供一家人享受天伦的机会;
7、减少上网时间,建议大人们在办公室不使用电脑时,把电脑调至待机状态;
8、少玩电脑,少看电视,多读书读报;
9、晚间路灯可以间隔熄灭一盏,公共场所尽量减少装饰用电(特别是圣诞和新年将至,商家促销时是否也应考虑到这一点)。
10、要经常注意开关、插座和电线的完好情况,增加用电设备要及时更新线路和开关设备,以免发热绝缘老化发生漏电,浪费电力,更严重的要产生不安全隐患。
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第58页) 篇21
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作为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讲诚实,守信用”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团体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诚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传承几千年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受到严重冲击,出现“诚信危机”,导致人们的不诚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频频涌现。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在校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覆盖我校全体学生,共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达到了问卷总数的100%。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在调查中,60%的学生对诚信问题很重视。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的同学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在几个关于交往中的诚信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自身出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80%的学生回答最信任的人是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回答最信任老师,也有%的学生回答最信任自己的好朋友。有%的学生说信任讲诚信的人,%的同学认为自己身边讲诚信的人较多,但是,50%的同学的答案是“一般”。
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的表现
(1)在学习中诚信问题
对学生在“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现象”一题中,%的学生认为“深恶痛绝,自己也决不会作弊”,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学习风气有很高的期望;在“您有过考试作弊吗?”一题中,有%学生回答“从不作弊”,回答“好多次”的仅为1%。回答“你的好友坐你后面,要抄你答案,你会”一题时,%的学生回答“很乐意给他看”,只有20%的学生回答为了教育帮助他,不给他看。另外还有%的同学“不太愿意,但碍于朋友面子,只好同意”。在问到“你认为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是”时,%的同学认为“别人也在作弊,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10%的同学选择“为了考高分”,而%的人选择了“其它”。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