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设计开题报告十篇(第14页)
本文共计344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毕业设计时间:20xx年1月初——20xx年5月初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月初——3月1号:搜集相关资料以及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3月1号——4月15号: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审核及毕业实习。
4月15号——4月21号:地形图上选线、平面线形、线路标准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
4月22号——4月25号:路面结构层及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
4月26号——4月29号:隧道的位置确定及涵洞的详细设计。
4月30号——5月3号: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
5月4号——5月9号:各类数据以及图纸的整理。
5月10号——5月15号:上交设计成果。
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xx;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xx;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xx;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xx;
5、《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xx;
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xx;
8、《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
9、《公路垢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xx;
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xx;
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2、《道路勘察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
vi设计开题报告 篇8
一、选题背景
在中国高等设计教育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众多高校均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急剧扩大的招生数量也从表面上看似解决了社会的供需关系,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视觉传达设计”市场依然存在“人才难觅”的状况。设计教育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追求数量、忽略质量的设计教育现状势必会影响设计产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在招聘时许多企业更是明确列出应聘人员要具有几年的美术功底,会操作哪几个电脑设计软件等。不可否认,电脑制作是艺术设计的辅助工具,但其地位仅仅处于从属地位,这种错误的信息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是一种误导。企业在招聘时候更青昧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设计领域的“马太效应”,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存在“剪刀差”,毕业生就业处境尴尬。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扩大,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社会也赋予视觉传达设计师更高的要求。设计师除了具备一定深厚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则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一些学生创意大胆、富有想象力,但可行性了解甚少,设计作品无法真正付诸于实现;更有些学生,在校成绩优异,但一踏上工作岗位,就迷失方向,设计方案往往与市场脱节。诸如此类情况,会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用性,因此必须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现代设计发展至今,分类越来越细致,但由于社会与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挑战,综合型的设计人才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需要,除了要求设计师要有横跨诸多设计领域、门类的专业特长,还要有能够将不同设计领域细分又能系统地加以综合思考的能力。而就目前的设计教育看,重视觉表现,轻文化内涵和专业实践,课程之间仍然处于被束缚的孤立尴尬状态之中,各个专业互不联系,只局限于自己领域内,缺乏有机的衔接和交流。于是在就业中弱点逐渐被暴露,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适应能力差,从学校踏入社会的学生就像盲人摸象,只看到了局部,从而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理论与实践失衡,出现“学难致用”的局面,大量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设计作品普遍出现,部分毕业生进入社会还要接受企业的“二次回炉”,浪费了时间,也为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外行内行人士误认为人人都可以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景观、动画、民艺的学生纷纷加入“视觉传达设计”的队伍,也因此出现了“人人可以搞视传”的错误理念,阻碍着创新能力的发挥。诸如此类情况的出现,直接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教育提出了一个现实的命题,如何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并在有限的专业课程下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