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设计开题报告十篇(第20页)
本文共计344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在特定成长阶段最适宜的阅读的优秀读物。一二年段以童话、成语儿歌、成语故事等适宜低段孩子阅读的书籍为主。
中年段的孩子来说,可以先诵读经典、读科幻故事等,到了高年级可以多读一些优秀儿童文学,逐步过渡到经典名著。
学生阅读读物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教师统一指导的读物;一种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学生课外阅读要取得实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没有统一的读物,教师进行指导就无从下手。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也予以宏观上的指导,主要是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我们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家庭、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等方式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五) 通过自主设计“阅读指导单”有效评价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
(六) 利用好学校《自助餐》,既让学生学会“自主”,又要吃的好,吃的饱,还要“余味”无穷。
(七) 做好各年段校本教材的编撰,力争“1+x”中的“x”实现最大值
(八) 时间保证,行动落实。
一是列入课表的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专时专用。
二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书写作业量,腾出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自由阅读。低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20分钟,中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40分钟,高年级学生每天阅读不少于1小时。节假日更要明确地安排好。
三是活动落实。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阅读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等。
四是检查落实。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
收集好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资料(统计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检查阅读笔记,以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自评情况,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等级制评价,将阅读成绩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单。
在此阶段研究过程中实验组成员要及时总结。
七、课题总结反思
1. 收集资料
2. 撰写报告
3. 反思提高
八、课题成果形式
1.课题组教师提交相关论文;
2.课题研究方案、经验总结;
3.显现研究成果的观摩课;
4.编写各年级学生校本教材;
5.编制学生读书卡;
6. 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