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认识实习报告5000字(第87页)
本文共计2021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7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为了增加水洗效果,他们介绍一种结构简单可洗净度又极高的水洗装置。一般来讲,一条湿法合成革生产线有三个七米长的水洗槽,每个水洗槽有4对挤压辊。如果把最后一个水洗槽换成这种水洗装置,可以肯定水洗效果好于原先。清水从最上面的一对辊上用喷淋管喷淋到贝斯上,合成革则从最下面一对辊开始从下往上运动。洗涤水逐辊往下流,最后收集在水槽内,用泵打入前面的水洗槽继续使用。因水里含DMF的浓度比较低,这种水洗装置洗涤效果可使贝斯中所含DMF降至最低。
简而言之,其生产流程为:基布-放卷-浸渍槽(浸渍PU含浸浆料)-凝固槽-烫平-涂覆机-凝固槽-水沈槽-烘箱-半成品卷取-离型低转移法贴面-后加工-成品2.干法
合成革干法生产线系以PU树脂用涂布法,涂布于各种纹路的离型纸上,经烘干、上糊后再用底布(针织布、无纺布)为基材一起贴合,烘干等制程,使产品的花纹与各种离型纸之纹路相同,再经印刷处理,使其在触感,韧性和外观上,足以媲美真皮。
3、第三站: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时间:20xx年10月19日
在这我们参观了尿素和复合肥生产车间。首先看到的是他的重大危险源的警示标志,进入化工厂必须要有安全意识。
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公司发展历史。
然后,给我们介绍了合成氨的总流程:制气(吹风机回收)脱硫压缩变换(变换精脱NHD脱碳甲烷化合成)脱二次脱硫丙碳脱碳铜洗合成。要点:制气,压缩,净化,合成。
尿素的净化车间的大致工艺流程是:
首先脱硫:煤燃烧→焦炉气→湿法脱硫(缓流塔→填料塔)→3M16→对流段(升温)→小铁钼→大铁钼→氧化锰→氧化锌
其次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转化和变化及脱碳: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中变炉→低变炉→二氧化碳吸收塔→甲烷换热器→中变换热器→甲烷换热器→净化器→分离器→3D22(气体压缩机)部分反应方程式:脱硫:H2S+Na2Co3=NaHS+NaHCo3析硫:NaHS+1/2O2=S合成氨:N2+3H2=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
脱硫后进行甲烷的转换和变换。干法脱硫后的气体出口温度达300℃,压力为17MPa左右,加热至380~390℃后进入一段炉,镍为载体,过程中含有水蒸气,甲烷裂解后主要生产一氧化碳,出口气体温度为680℃,甲烷含量在6.8mg/m3以下。一段炉有85个炉管,每个集气管对应相应地的炉管,反应温度在890~1000℃。从一段炉出来的气体进入二段炉,二段炉有燃烧室,在燃烧室内燃烧氧气,目的是为了补充氮气,温度达520℃,他是铁触媒甲烷继续裂解,出口甲烷的量0.2mg/m3,出口温度为800℃。甲烷转化成一氧化碳后进入变换过程。气体进入中变炉,CO转化成CO2,转化率可达70~80%。中变炉内也是铁触媒。而后气体经小氧化锌精脱硫化氢,出口的硫化氢含量为百万分之一。最后经冷凝器进入低变炉,铜触媒,温度在200~210℃,一氧化碳的出口量在0.25mg/m3以下。
然后进行脱碳,脱碳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首先进行煮废气,而后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碳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由下而上进入,溶液喷淋气体,溶液两端再生,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经1.3MPa到达再生塔,出口二氧化碳的量在0.2mg/m3以下,经气液分离,气体温度达100℃,对其降温,出口的二氧化碳占3000mg/m左右。而后气体进入甲烷换热器再到中变换热器,最后给碱洗器降温至310℃左右。在甲烷转化炉内,CO和CO2在生成CH4,应为CO和CO2会造成催化剂中毒,转化后出口的CO和CO2在25PTM以下出口温度在320~330℃,生成的甲烷部分燃烧,部分排放。
三、实习感想:
回归这几天的实习,精彩的讲解、不同的机器、迥然的工艺……在知识方面,我学到了、看到了许许多多平时课堂上无法学到、看到的东西。老师不仅将我们这些专业知识的问外汉领进了门,同时还安排我们认识了实际的生产,使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首先在理性方面有了更深一成的认识而最为重要的是在感性上,对自己的专业、专业前景有了了解,更知道如何去学习专业知识。在这段实习期间,为了解到化工专业的学习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指明了方向。在此期间,端正了学习态度,改善了学习方法,认识到专业知识与一般的基础必修课的学习不大一样他需要的是广博的知识水平,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更加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他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又密不可分。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不经要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还要掌握其他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