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的实习报告范文锦集(第27页)
本文共计986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2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第二天我们就正式开始进厂参观实习。当一进厂房内,我们就很惊奇,宽大的厂房是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而且里边又是排满生产设备和装备线。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是在这样的地方开始我们的学习,每天都在机器声中穿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边看着一件件零件和一台台机器被生产出来,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慢慢地解除了对机械工艺加工的神秘感。而我们这次着重就机械工艺加工过程中的工件定位与夹紧进行学习和研究。
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了一个工艺系统。工件加工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是由工艺系统间的正确位置关系来保证的。因此加工前,应首先确定工件在工艺系统中的正确位置,即是工件的定位。而夹紧是让工件在正确的位置上保持不动。
工件定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件加工面与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之间的位置公差(如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和距离尺寸精度。工件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与机床的正确位置是工件加工面与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之间位置公差的保证;工件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与刀具的正确位置是工件加工面与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之间距离尺寸精度的保证。所以工件定位时有以下两点要求:
一是使工件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与机床保持一正确的位置;
二是使工件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与刀具保持一正确的位置。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进行说明:
1 .为了保证加工面与其设计基准间的位置公差(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工件定位时应使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相对于机床占据一正确的位置。
2 .为了保证加工面与其设计基准间的距离尺寸精度,工件定位时,应使加工面的设计基准相对于刀具有一正确的位置。
表面间距离尺寸精度的获得通常有两种方法:试切法和调整法。
试切法是通过试切——测量加工尺寸——调整刀具位置——试切的反复过程来获得距离尺寸精度的。由于这种方法是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多次试切才能获得距离尺寸精度,所以加工前工件相对于刀具的位置可不必确定。
调整法是一种加工前按规定的尺寸调整好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置及进给行程,从而保证在加工时自动获得所需距离尺寸精度的加工方法。这种加工方法在加工时不再试切。生产率高,其加工精度决定于机床、夹具的精度和调整误差,用于大批量生产。 工件定位的方法 工件定位的方法有三种:
(一)直接找正法定位
直接找正法定位是利用百分表、划针或目测等方法在机床上直接找正工件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使其获得正确位置的定位方法。这种方法的定位精度和找正的快慢取决于找正工人的水平,一般来说,此法比较费时,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要求位置精度特别高的工件。
(二)划线找正法定位
划线找正法定位是在机床上使用划针按毛坯或半成品上待加工处预先划出的线段找正工件,使其获得正确的位置的定位方法,此法受划线精度和找正精度的限制,定位精度不高。主要用于批量小,毛坯精度低及大型零件等不便于使用夹具进行加工的粗加工。
(三)使用夹具定位
夹具定位即是直接利用夹具上的定位元件使工件获得正确位置的定位方法。由于夹具的定位元件与机床和刀具的相对位置均已预先调整好,故工件定位时不必再逐个调整。此法定位迅速、可靠,定位精度较高,广泛用于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
工件定位之后就要考虑夹紧的问题,夹紧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或振动,以免破坏工件的定位。因此正确设计的夹紧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夹紧应不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
2 .夹紧装置应有足够的刚性;
3 .夹紧时不应破坏工件表面,不应使工件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
4 .能用较小的夹紧力获得所需的夹紧效果;
5 .工艺性好,在保证生产率的前提下结构应简单,便于制造、维修和操作。手动夹紧机构应具有自锁性能。
工件夹紧力三要素的确定根据上述的基本要求,正确确定夹紧力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大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夹紧力方向的确定
(1) 夹紧力的方向不应破坏工件定位。
(2)夹紧力方向应指向主要定位表面。

